標籤:

一部小電影

本文內容來自【轉】P大的事兒了解一下 - 北京大學學生會(StudentUnion)版 - 北大未名BBS

出錯啦 - 北大未名BBS

我校某些吃瓜學生為了參加學校的微電影大賽,拍了個小電影,如下:

【故事 喜劇】澡堂保衛戰 (原創)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

好不好另說,我校校友花個十分鐘看看還是可以的。

參賽的一共24部作品。初審中,評委老師們選了其中六個晉級,其中包括這個作品。本來入選的六部作品會參加之後的展映式,結果這個小電影的劇組接到大賽組委會同學的通知,說片子因為「題材原因」被「團委老師」審查掉了,不能再參與展映。簡言之,團委老師看完了晉級到決賽展映式的六支片子以後,認為澡堂保衛戰的題材敏感,存在政治隱喻,因此不給通過,不允許在展映式上公開展映。然後選取了替補影片進入展映式。

劇組表示

在最初征片時發布的評審規劃和初審規則里,並沒提到在評委會初審之後還存在團委老師再次審核的制度,組委會也從來沒在參賽組負責人群公開或私下通知過存在這一評審流程,我們是完全不知情的。我們劇組和作品完全符合電影節報名要求,現在以這個突然出現的老師的審核結果來否定我們,是不合規範的。

後來經過和組委會聯繫,最終發現這個所謂「團委老師」是校學生會主席。

於是劇組就有了如下疑問

1、校會主席、非電影領域研究或從業者,是否有資格和權力對如此專業的藝術領域,且在專家評審團初審之後,進行個人非公開評審和撤換?

2、主席所言「政治隱喻明顯、容易被過分解讀」等如此主觀個人的評價是否可以直接判定我們電影的屬性?

3、初審公開通知晉級結果時組委會措辭「評委組在認真觀看大家的作品後,按照評分章程要求進行了客觀公正的投票」,既是客觀公正,為何現在自己又來否認專家評委組當時的評審成果?

4、最初發布的征片推送中對作品主題內容的要求:「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內容及畫面不得涉及色情、暴力、民族歧視、宗教歧視、種族歧視等問題」,請問我們違反了哪一條規定,要因為「題材原因」把我們臨時撤換?

5、替補影片的相關規則並沒有在賽事規則中明確,而且哪部影片成為了替補影片也並沒有官方通知說明,我們也是在自己被撤下之後再了解到的。

《澡堂保衛戰》編劇的原本的創作初衷闡釋:

創作這個故事的初衷,始於我意圖表達一些對於所謂「北大精神」的淺見。這四個字,用的人多,可似乎每個人說得都不是一件事情。

北大縱然是多面的,但其最讓我念念不舍的,必定是她的包容。可我若以包容來定義,不啻於以另一個定義來定義。最後,我終究找到了一個或可表達我想法的行動。

反對。

我從未見任何一種思想或是熱點能夠在北大傳播之後不見反對的聲音,我也從未見任何一種反對不容於這裡。

北大的包容是以反對形式而存在的包容,我之所見的北大,包容一切的反對一切,反對一切的包容一切。

故而有了這個故事,是反對的故事,是無用的反對的故事。

主人公叫吳勇,無用之勇。

可勇氣非得有所用處才稱之為勇氣嗎?當我寫完這個故事之後,我似乎找到了能自我滿足的答案。

不必有所施展,不必要有結果。

勇氣之存在,已是作用了。

吃瓜群眾的相關討論

學生會的學生大概跟我們不是同一類學生吧

所以,學生會主席也不是我們的主席

想起了之前有人發帖提出要組建學生權利保護的社團,別人回復說這不是學生會該做的事情嗎

真是不錯的笑話

自己做了鬼,當然是看什麼都是政治隱喻。不足為奇。

自己是個鎚子,看什麼都是釘子?

要不要規定一下不許賣包子,不許賣牛蛙?

那我舉報松林包子有政治隱喻的嫌疑(>﹏<)建議避諱改成松林饅頭

被斃是政治諷刺電影最好的歸宿

一下就把影視藝術變成了行為藝術

北大團委發布的關於「北大電影人」微電影比賽相關情況的說明

4月10日,網路信息反映在校學生會、藝術學院學生會主辦的「北大電影人」微電影比賽中,參賽作品《澡堂保衛戰》被不合理取消參加展映資格。校團委據此信息向該作品主創團隊、比賽主辦方核查有關情況,了解到《澡堂保衛戰》確系在初審後,校學生會負責部門未遵循比賽章程,並且對作品界定過於草率,取消作品參加展映的資格,工作存在嚴重失誤,校學生會主要負責人當晚向主創團隊表示誠懇的道歉,並初步達成對方諒解。

同時,經過對作品的複核,我們認為該作品中部分內容對學校工作存在片面化解讀,容易造成觀眾對學校有些舉措的誤解,建議主創團隊進行適當調整後,該作品列入晉級作品參加展映,在此過程中如產生相應費用由主辦方承擔。特此說明。

PS:關於「貴校」和「我校」的用法:北大眾所周知,但北大其實有兩個,一個是浮在水面上,大家都看得到,做得各種xx事的副部級事業單位,表·北大。另一個是不為人知,深藏在部分北大人心中的里·北大。參見知乎用戶:北大清華的本科畢業生,認不認非土著的碩士、博士為校友?表·北大做得好事,我等實在是配不上,所以稱表·北大為「貴校」。里·北大的一大特徵是「搞事情」。我等不但知曉里·北大的存在,還挺認同這種思想,所以把里·北大叫做「我校」。


推薦閱讀:

三戰北大,三次複試被刷,今年我終於可以向全世界宣告:我考上啦!
寫給自己的情書:這是我們的獨木成林
從EVA中人物看父母缺位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依戀理論的視角
中日家庭教育有哪些差異?
破碎的「嘉年華」與性侵背後的親子關係之殤——基於愛的心理學的角度

TAG:北京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