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才華遇見品德,這是一道單選題

春,下令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資治通鑒?卷六十六?漢紀五十八》

建安十五年,曹操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下令求才。

終曹操一生,類似的文書一共發過三份,史稱魏武求才三令。這三份紅文的中心思想都一致:有沒有道德敗壞的才能之士能輔佐我成就霸業呀!

注意,重點不是才能之士,是道德敗壞的才能之士。

前兩份文書說得還比較收斂,只是說品行差一點也不要緊,有才能就可以。但是到了第三份就說的很直白了:只要有才就行,不考慮道德因素。

舉世震驚。

如果你感受不到這種震撼,那麼我們可以來做個類比:

你正在準備國考,突然,中央說:以後我們招考公務員不考什麼行測申論了!你只要能拉動GDP增長就OK,貪污腐敗都隨意!

估計微博知乎天涯甚至抖音都得炸。

曹操為什麼要發布這樣一種求才令,效果又如何?我們今天就來做一番分析。


這個問題背後的終極考量,其實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在選人用人的時候,究竟是品德好重要,還是才能高重要?

有才又有德當然最好,沒才又沒德也不消說,但是,在才與德只能二選一的時候,在那些厲害的人渣和平庸的老好人之間,天平到底應該傾向誰?

讓我們從漢朝的察舉制開始說起。

帝國的統治,需要各級官員來運轉。這些官員從何而來呢?在漢朝創立之初,官員大部分繼承自秦朝,以及部分軍功卓著者——雖然仗已經打完了,但這些人的組織管理才能還在,正好可以把這些轉業軍人利用起來。

但這並不是長久之道,畢竟大規模的轉業軍人只有在王朝的初期才會存在。之後,又經過近百年的實踐摸索,最終在漢武帝時期,察舉制完備形成:地方官員負責考察本地區的人才,並推薦給國家,擇優錄用。

察舉制中最重要的一科,便是孝廉。

孝,的是指孝敬父母;廉,指的是清廉勤政。孝子廉吏,成為當時對官吏的重要考核指標。你只要被舉了孝廉,基本上就能入官了。 為什麼漢朝要用舉孝廉這種辦法呢?

答案是:可量化

我們不妨設身處地的替地方官做一下考慮:你是一位郡太守,現在面臨著替國家挑選人才的重任。那麼,你想要挑一個什麼樣的人出來呢?

當然最好是有才能的。但問題是,「有才」這個事,沒辦法標準化。每個人都可以聲稱自己有才,有的人認為自己懂得安邦定國之道,是有才;有的人能教化四方,是有才;還有的人說自己給家裡人分豬肉分得好,也是有才。

一定有人會撇嘴,認為會分豬肉算什麼本事。不好意思,你還真錯了,會分豬肉還真的是個很重要的才能。

《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陳平就很得意於自己會分豬肉,曾經美滋滋的想:我要是哪天當了宰相,主宰天下的方法,不就和分豬肉一樣么!

為什麼陳平為什麼如此得意?因為這是一頭祭祀用的豬。禮成後,豬肉要分給大家吃掉,而把豬肉分給家裡的長老,誰多一點誰少一些,哪個部位的肉應該分給哪位長輩,這其中的權衡,相當的難。陳平竟然能得到大家的好評,足見其能力不凡。

而這些還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如果太守手中的名額不夠,那麼,你憑什麼用一個會分豬肉的人,擠掉我這個會治國安邦的人呢!

公平選拔人才的前提,在於可比較。才能雖好,但不同才能的人,卻沒法放在一起比較。因此到了最後,漢朝人選擇比較大家的兩種能力:孝順父母,為人清廉。

每個人都有父母可孝順;為人是否清廉,也能從旁人的評議中得知。因此,以這兩條為基礎,就可以把所有人放在一個平台之上,分出三六九等了。

而且,不管你能力如何,有了上面這兩條,那麼最起碼能保證,你為官不至於太壞。

這裡要插一句:

漢朝以「孝」選拔官員,也是漢朝厚葬之風盛行的一個原因。

任何競爭到了最後都會異化,既然父母活的時候大家比不出高下,那麼在父母去世以後的行為,就可以拿出來比較一二了。

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朝廷選人,想要的是有才能的人,但因為才能這東西沒辦法量化考察,因此最終變成了一些個人品德方面的考核指標。

這個變化,也是幾乎所有考試都所存在的問題:考試的內容,跟考試選人所要達成的目標,總並不見得一致。

考試的目標,一般是選出具有A能力的人,但實際上,大部分的A能力都是沒有辦法考核的,最後只能是考察B能力。

你看看公務員考試的試卷就能明白,那些所謂的行政能力測試的題目,真的跟行政能力有關係嗎? 以德選人的標準,就這麼被確定下來了。

一定有人會問:那既然如此,這些靠道德品質選出來的人才,有用嗎?

在實際中,還真的很有用。

一個社會成熟以後,各級官吏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有固定章法依循,並不見得需要發揮多少主觀能動性。與此同時,這個官員還有孝心,能控制得了自己的慾望,這就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官員了。

事實上,這種對官員品德的考察,古往今來一直如此。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就有規定,「對公務員的考核,按照管理許可權,全面考核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廉,重點考核工作實績。」

你看,其中的德、勤、廉,都是品德方面的考察。


如此說來,漢代的察舉制是一項不錯的制度。但是,在幾百年的執行中,這套程序卻出了bug,而且無法修復。

假如你我同朝為官,各自在對方的家鄉做太守。某天,我跟你說,我兒子馬上就要成人了,得麻煩您照顧一下。

哦,你馬上就懂了,下一年便將犬子舉為孝廉。

在下這廂當然也要投桃報李。到明年,令郎也會被舉為孝廉。

旁人肯定會很憤怒,你們這麼私相授受,朝廷難道不管嗎!

朝廷還真不管,而且,也管不了。

因為我們家有文化。

雖說官員選拔看中的是道德品質,但你想當好一個官,必要的文化知識還是要有的。於是問題就來了:你學富五車,這又是一個知識就是力量的時代,面對僧多粥少的局面,這時候你會把這一肚子的知識文化教給誰?

不用想,肯定是首先傳給自己的兒子嘛!所以幾代以後,你會發現,讀書這種事情,慢慢的就變成家傳的了。

我們家世代都是讀書人。皇帝你治國理政不用讀書人,難道還要用目不識丁的老農民嗎?東漢的世家大族,由此慢慢的就演變出來了。我們在前篇曾介紹過:袁氏四世三公,你固然可以把他們家理解為門閥,但請注意,袁氏家裡的人,可都是真正的讀書人。


以上,就是以德選官以及東漢世家大族的一些背景。此後。漢王朝的轟然倒塌,天下陷入亂局。到了建安十三年的時候,曹操對此現狀有了想法,想要做一些改變。

曹操的考量,既有實際困難,也有自身需求。

  • 說實際困難,是因為察舉制所選出的人才,不符合他的要求。

就像剛才所說,察舉制下,孝廉們做一個太平年間的好官,基本上不難,循規蹈矩即可。但如今是亂世,指望這些人能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基本上是痴人說夢。因此曹操想拋開正常的選拔機制,放棄對人才的道德要求,以期求得賢才。

  • 說自身需求,則是因為曹操想要藉此對世家大族有所排斥。

幾百年來,世家大族已經逐漸把持了官僚系統的選拔,這對於朝廷來說,是致命的傷害。你換個場景試想一下,如果你們公司里的職員全都是各個頭頭腦腦家的親戚,那麼誰還會對這個公司有責任心和使命感呢?

而想要在世家大族之外尋找人才,唯一的辦法,就是打破之前的人才評價體系。既然察舉制下以個人品德為優先考察內容,那麼現在就得反其道而行之:唯才是舉。因此,曹操明確提出:不考察候選人的道德品質,只重視實際才能。

在第一次求賢令中,曹操說,有沒有懷才不遇,像姜子牙一樣在民間釣魚的賢才呢?有沒有像陳平一樣,雖然和嫂嫂通姦、在軍隊中收受將領好處,但的確有才能的人呢?我都要,快到我的碗里來!

請注意,這可是正兒八經的政府發文。你在讚歎他的無所禁忌之時,也要考慮一下實際的道德影響,這完全就是在向接受了幾百年道德熏陶的士人宣稱:道德TM不重要,老子不care。

到了第二次求賢令,曹操說:有才能的人,品行不一定好;但是,品行好的人,不見得有才。二者選一,我選有才能的人。各級官吏,你們要注意我的這個擇才標準。

第三次求賢令發布時,曹操又說:選才用才,出身什麼的,不重要;之前做過什麼事,也不重要,只要你有才就行!真的不需要核心價值觀,有才就行了!

此舉在當時可謂驚世駭俗。後世之人常常只注意到了曹操的「唯才是舉」,但你若真的看他的政令,才會發現事情來得遠比你想的要震撼。

唯大英雄真本色呀。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番外 | 我們的說書時間

在才能和品德之間,曹操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並為後世不少英雄豪傑所讚許。但是,曹操的這種政策,卻並不是歷史的常態。千載以下,唯才是舉,始終只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口號。

為何如此?我們回歸到曹操發布政令的時代背景中就可以明白了:這個政策本身就是亂世之中的應急之策。

那為何不把這套制度延續到承平年間呢?

答案是:正常的國家,並不見得需要那麼多有才能的人。雖然曹操追求唯才是舉,但歷史的真相是:選人用人,還是要以德為先

司馬光對此曾有過一番論述:

「 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司馬光以德和才之間的比較作為考察標準,將人分為四種,而取人之術的順序,依次是:聖人、君子、愚人、小人。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聖人和君子,那麼,與其任命小人,不如任命愚人因為愚人既沒有德,也沒有才,犯不出多大的錯。

現實中也是如此。

在很多半大不小的企業里,財務都是那種小心謹慎老實巴交的人。

因為這樣的企業,本身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並不高,你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

但若找一個有能力卻心眼壞的人來,那麼在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他一定能把公司偷個底朝天。

此外,司馬光在這段論述中,還藏了另外一個原則,那就是:

才能一定要和德行相匹配。

如果一個人的能力就是做個縣長,管個幾萬人,那麼對他德行的要求相對也就比較低。但若這是一個郡太守,職位提升了,對德行的要求也要相應提高。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就是這個意思。在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如果德不配位,那麼,也算小人。

在這裡我們可以舉兩個人為例子:諸葛亮和司馬懿。

按照司馬光的評價標準,諸葛亮應該可以躋身「聖人」這個範疇,再不濟,也是「君子」。而司馬懿呢?毫無疑問,才勝於德,屬於「小人」。

這似乎與我們所理解的「小人」概念不是很契合,但事實的確如此,司馬懿就是小人。他身受兩代託孤重任,朝野倚重,最終卻竟然欺負孤兒寡母,篡奪了曹魏江山。你若站在曹魏皇室的立場上,這不是小人是什麼。

事實上,司馬懿的人品,在當時就曾有人懷疑過。

魏明帝曹睿曾經問大臣陳矯:司馬懿這樣忠心正直的人,可以稱得上社稷之臣嗎?陳矯說,司馬懿可算是朝廷有名望的大臣,但是不是社稷之臣,我不知道。

(帝憂社稷,問矯:「司馬公忠正,可謂社稷之臣乎?」矯曰:「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

選人用人,雖然幾千年來一直都在聲稱要量才選人,但事實上,從來都是以德為先的。越是重要的崗位,越是如此。

當然,古今不同,對於「德」的標準還是有差別的。在古代,「德」大約就是忠君愛國,謹守本分。而在現代,似乎可以認為是忠誠奉獻。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有一技之長並不難,難的是德才兼備呀。

- Review -

武帝用人:最難不過善終

八股文的偉大之處,你不曾發現

東漢選官:野生HR們存在的重要意義

- More -

文字內容原創

謝絕未經授權轉載

三國之前內容已歸檔入

微信公號「喻以流年」

不再搬運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有不妥請告知刪除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中徐庶的介紹是什麼?
高平陵之變相助司馬懿,曹魏元老是沒良心,還是另有苦衷?
劉備之妻孫尚香是怎麼死的啊?
如果三國也有奧斯卡,那麼小金人該發給誰?
信息安全有多重要?看完這篇你就秒懂了...

TAG:曹操 | 三國 | 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