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玩會死:自由潛二星理論課程筆記

自由潛是什麼?危險在哪兒?科學提高的方法?


視頻:領航鯨+自由潛水

人類最初的胚胎也是在水生環境里9個月,自由潛水是喚起潛能的方式。

和水肺不同

  • 無裝備,在水下展示,自己身體美好姿態,自己放鬆姿態
  • 聽到海豚的聲音
  • 看到大貨可以快速跳下去

自由潛危險

  • 下潛超過60m
  • 成年累月的潛水可能會減壓病(海女)

AIDA國際自由潛水發展協會

  • 1992,法國
  • 一星二星三星四星,四星以上可以繼續考教練

自由潛收穫

自由潛是可以學習的

本能:視頻把小嬰兒丟到水裡,自動閉氣,自由自在。------哺乳動物潛水反射,是身體的本能,學習自由潛,激發潛能。

放鬆:自如的狀態,會游泳怎麼都不累,不會就渾身較勁特別累。

呼吸

改善閉氣能力,如何從1分鐘慢慢提升?水下特別緊張的時候怎麼處理?

??空氣中可以自己練,水下要有buddy(BO身體自然反應會繼續憋氣,最後肌肉失去控制能力,水會進去,溺水)。家裡浴缸里可能會淹死。

了解呼吸系統

氧氣約21%,氮氣約78%,呼入後呼出,二氧化碳會由0.04%變成4%。如果不呼出,可以一直消耗21%的氧氣。

自由潛用嘴吸氣後,經過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肺泡。

控制呼吸的肌肉,橫膈肌+肋間肌。

血清(主要成分水)CO2溶解在這裡

肺循環:肺泡和毛細血管做交互,高濃度往低濃度的方向交換。

體循環:血紅蛋白運氧載體

閉氣過程,血液中的氧氣會越來越少。

96-99%血氧含量。43-45%會進入休眠狀態,失去意識像睡著了,讓氧氣消耗最慢,保護大腦不受損。

5min左右,靜態閉氣可能到45%。

學習呼吸方法

全呼吸(全呼吸=腹式呼吸+胸式呼吸+鎖骨呼吸)

腹式呼吸:胸腔肩胛骨不動,吸氣6秒,吐氣12秒

全呼吸:腹式呼吸後,吸滿胸腔,放鬆,感受脊柱在往上拉著,鎖骨舒展開

學習呼吸步驟

調息--全呼吸--閉氣--恢復呼吸

1、調息

1)2min(初級階段建議),腹式呼吸,吸6吐12(吸氣6秒,吐氣12秒,或按照吸吐1:2即可);

2)約10幾秒(因人而異),3次凈化呼吸,前兩口吸1吐4(吸氣一點點,輕輕吐掉),第三口凈化呼吸的時候吐more,像嘆了一口氣;(CO2會少一些,耐受頂點會晚點到來)

放鬆,整個過程大概氣量是全呼吸的50%。

2、全呼吸

約5-7秒(因人而異),全呼吸:腹式呼吸+胸式呼吸

3、閉氣

過程中會覺得橫膈肌會抽動,好像拽著你有點難受,只要鎖住聲門防止倒抽氣進去,能忍受這種難受更久,就能憋更長。距離極限絕對值45%還挺遠,要先放心

小技巧:全身放鬆,從頭到腳掃描檢查是否完全放鬆,想一些簡單愉悅的事情(不要想閉氣,想一些在大海邊看落日啊,走在草原上看花花草草啊,也可以數橫膈膜跳動)找到自己緊張的情緒原因

4、恢復呼吸

大口短促吸入,在胸腔憋住3秒加壓,被動吐氣。連續做3次。(高壓會讓氣體快速壓入血液中)

什麼導致想要呼吸?

身體里的CO2含量

CO2耐受(我稍微吐氣還能繼續憋?但自由潛全程不吐氣,吐氣是危險的信號??)

延長閉氣的秘訣

放鬆+忍

當心超呼吸??

過快的呼吸,CO2吐的含量很低,導致以下生理反應。氧氣含量會快速下降,在CO2耐受點到來前,沒感覺到難受,沒有任何徵兆,出現BO。

生理:腦血管收縮 心跳加快 新陳代謝提高 波爾效應

身體:頭暈頭重 口齒不清 莫名歡欣 手腳發麻 金屬味

MDR哺乳動物潛水反射

冷水 閉氣 壓力

水裡會讓心率更低,新陳代謝降低,讓生命消耗更少,延長閉氣時間。

鯨魚心率6-8次

自由潛會冷,也是因為新陳代謝低,身體會覺得冷。

激發MDR 和CO2是自由潛水員的好朋友。

耳壓平衡原理

整個大氣層=1個大氣壓=10M的水

所以水下10M的大氣壓=陸上整個大氣層+水下大氣壓10Bar=20Bar

波義耳定律:恆溫條件下,氣體體積與壓力成反比

身體里有氣體空間的會受到影響。

1)肺(體積會隨壓力變化,不需要平衡)

2)鼻竇(鼻竇由四部分構成:額竇+上頜竇+篩竇+蝶竇)

3)面鏡和眼鏡之間的空間(如果用泳鏡相當於給眼睛拔火罐,所以要用面鏡,自由潛水面鏡盡量選低容積,少量氣體可平衡

4)耳朵,平衡的主要是中耳的空間。

耳壓平衡練習方法

閥式:捏著鼻子,腹肌發力,擤鼻涕一樣的發力,耳膜鼓起(頭朝下會做不出來)

法蘭佐:檢測方法看4個地方,鼻子鼓,舌根動,耳朵聲音,胸腔不用力

平衡耳壓要提前、頻繁、溫柔。必要時,放緩下潛速度。絕對避免強行進行耳壓平衡。感冒或者鼻塞時,不可潛水,因為發炎堵塞管道,氣體會膨脹,導致耳內壓力過大。

內斂下頜並放鬆頭頸部,咽口水幫助清潔「黏著的耳朵」

在陸地上最好一秒練習一次

自由潛的危險 LMC BO

大多數發生在睡眠,0-10m

1)LMC

運動控制失靈,桑巴。因為氧氣含量過低,導致低氧適應症。一般發生在下潛或靜態閉氣之後浮到水面時發生。一系列無法控制肌肉抽搐、面目扭曲、蒼白症、思維混亂、目光渙散、可能持續數秒,可能導致突然昏迷。

2)BO

Black out 淺水黑視症

LMC後會BO,憋氣時間過長導致身體缺氧而造成的意識喪失。潛水過程中,體內氧氣持續消耗,直到無法支持大腦正常工作的臨界點。在這臨界點,大腦會停止運轉,自由潛水員隨即喪失意識。從BO中醒過來,很可能不知道發生了潛水昏迷。

如何救助LMC的潛水員?

扶住潛水員,防止磕碰

摘掉面鏡

保持呼吸道暢通

幫助消除恐懼

找到原因,停止當天的潛水

如何救助BO潛水員?

S-A-FE-B-T-T

Surface 到水面

Airways

remove Facial Equipment

Blow 吹氣

Tap 拍臉

Talk 呼喚

10-15秒無效後5次人工呼吸,找到原因,停止當天的潛水

slower is faster

請求救援-心肺復甦-就近就醫

如何防範和避免?

了解自己,循序漸進,不輕易挑戰極限,不超呼吸,良好的技術,有效地回復呼吸,保證良好身體狀況,及時補水

避免低血糖,避免緩解充血藥物,恰當飲食,不吸煙,適當的訓練強度,保證睡眠,保暖,不過度放鬆/緊張

如何降低風險?

永遠不要獨自潛水!

和相同水平/訓練有素的潛伴一起,合適的配重,10m以內正浮力。下潛時摘掉呼吸管,升水時迎接(和buddy一起),救援練習,用好浮球,遇到危險第一時間丟棄配重,用lanyard

If you think you should act,act!

潛伴制度

首先是自己,其次是buddy

相同水平,相互了解

養成習慣:同步、示意、注視、迎接、提示、關注

One up one down

泳池的救生員 ≠ 你的buddy

不能接受水肺潛水員的氣體

單次水肺潛水和自由潛水之間間隔12h

多次水肺潛水和自由潛水之間間隔24h

禁飛標誌消失前不要自由潛

先自由潛再水肺

其他注意事項

注意周圍環境

不要讓長蛙鞋碰到任何東西

STA 靜態閉氣:

DYN 動態閉氣:踢蹼動態 世界紀錄300m 一口氣完成最大距離

DNF 動態閉氣:無腳蹼動態 世界紀錄200m+

CWT/CNF

FIM 自由沉降(也叫攀繩) 比賽時無腳蹼,拉繩子 124m

VWT 可變配重下潛:已經取消

NLT 無極限下潛:已經取消

呼吸管:濕式,適中硬度,無放氣閥,下潛取出,可佩浮套

腳蹼:套腳式、長=更強推進力,碳纖最好,熱塑。單腳推進力更強,專項課

配種塊:柔軟、戴跨上,快卸扣

濕衣:分體高腰、無拉鏈款、頭套、防寒防晒、合身、無拉鏈

系鎖:連接導繩、拉鉤鋼索魔術貼

絕不獨自潛水

絕不盲目挑戰極限

永遠記得放鬆和享受潛水的初心


推薦閱讀:

自由潛系統簡介之PADI
【有姿勢】不呼吸,你會死嗎?!(下篇)
乾貨|應對呼吸慾望的正確姿勢
巴哈航海-太平洋中牽手大白鯊
nothing but pure blue自由潛(freedive)

TAG:自由潛水 | 潛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