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中的性別不平等:算上孩子 | 繆斯夫人
撰文 | 胡揚
責編 | 沈洋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中國在性別平等方面取得的進步需要一分為二來看待。在公共領域,女性在教育與職場與男性的差距逐漸縮小,出現了合一的趨勢; 然而在家庭領域,女性卻仍然肩負著操持家務的重任。 據統計,中國女性平均每周花在家務勞動上的時間長達18個小時——這一數字是男性的三倍之多。
雖然成年人的家務性別分工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但是,對於「性別革命」為何停滯不前以及家庭中的性別不平等是如何生產與再生產出來等議題,大家對孩子的狀況卻始終 「緘默不語」。事實上,孩子對於家務勞動的貢獻並非無足輕重。數據顯示,在中國,10到15歲的孩子平均每周花在家務勞動上的時間有4個小時。成年人不平等的家務性別分工在兒童身上同樣有所體現:每周,和同年齡段的男孩相比,10-15歲的女孩在家務勞動上要多花一個小時。
1 雙親家庭背景下的行為模型
筆者於2015年發表於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的研究發現,通過和父母以及和其他家庭成員的日常互動,孩子學會了如何「做」性別 (doing gender)。在雙親家庭中,性別不平等通過孩子模仿父母的家務性別分工行為而在代間相傳。此外,城鄉性別規範的差異,使得女孩和男孩模仿父母的方式也有著明顯的區別。
在家務外包資源豐富的城市地區,如果父母分攤家務勞動,那麼男孩投入家務的時間有所增加,而女孩會少花一些時間做家務;但是在性別規範更為傳統保守的農村地區,即使父母之間的家務分工很平等,仍然沒有減輕女孩的家務重任。由於父母平等均分家務這一行為和農村地區傳統性別規範相衝突,女孩迫於環境壓力並不會模仿母親減少家務勞作時間從而在家務上花更少的時間。
2 多元化家庭結構中的家長制家務替代模式
家庭結構,意指不同家庭成員的存在或缺席,也在型塑孩子的家務性別參與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1990年人口普查中,雙親核心家庭占我國家庭結構的54%;到了2010年則降低到了33%。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同時留下了上千萬的留守兒童。大約22%的中國兒童生活在父、母單方外出或雙方都外出務工的家庭里。
在2018年發表於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的研究中,筆者發現在非雙親家庭中,家務分工受到父系等級制的嚴格約束。兒童尤其是女孩對家務勞動的貢獻被視為缺失女性家庭成員和男性家庭成員家務貢獻不足的重要補充。與此同時,較年輕的兒童又通常被當作(外出)年長家庭成員的家務替代者。因此,如果家庭中的女性成員缺失,比如母親外出務工,那麼留在家的子女,尤其是女孩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做家務。
3 代際轉嫁:性別不平等的再生產
對於成年女性來說,社會職業的參與和與之帶來的經濟收入已成為實現獨立平等的重要途徑。但是對於家庭事務而言,成年家庭成員的就業活動加劇了兒童所經歷的性別不平等。基於家長制的家務替代模式,外出就業的母親用於家務的時間大大減少,孩子變成了家務勞動的重要供給者;而賦閑在家的父親則寄希望於通過少幹家務來重塑自己的男性形象,再一次地將這一活動轉嫁給了孩子,特別是家裡的女孩。
孩子在早年時期所經歷的家庭性別不平等的再生產對其發展有著短期和長期的影響。從短期看,性別化的家務勞動分工影響了他們對其他活動的參與程度,比如教育,社交以及休閑娛樂等;更重要的是,長遠來看,童年時期形成的性別意識形態及行為與之後的性別操演和工作家庭期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計劃經濟時代,家務和看護工作由單位或者生產部門提供支持。改革開放以後,無償的家務勞動逐漸被私有化和再家庭化。傳統家庭關係和傳統性別觀念的再興起彌補了家庭福利的缺失。從國家轉移到家庭的家務責任有著性別化的後果,「代際轉嫁」的存在則進一步說明了孩子是消化這一後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為了進一步促進性別平等,僅僅考慮到成年世界中社會、經濟、文化和制度結構的變遷是遠遠不夠的。探究性別不平等如何在家庭中再生,如何在代間傳遞,對打破性別不平等世代相傳的循環有重要的意義。
胡揚,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社會學系講師
本文內容基於以下研究:
Hu, Y. (2018). Patriarchal hierarchy? Gender, children』s housework time and family structure in post-reform China.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Online first: http://doi.org/10.1080/21620555.2018.1430508
Hu, Y. (2015). Gender and Children』s Housework Time in China: Examining Behavior Modeling in Contex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7(October), 1126–1143. http://sci-hub.tw/10.1111/jomf.12225
致謝吳曉剛和計迎春編輯的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中國性別平等特刊,趙夢瑤幫助校對本稿。
製版編輯:斯嘉麗|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三八婦女節特稿|捍衛女性的勞動權
※【性別平等教育系列1】「男生踢足球,女生跳啦啦操」合理嗎 ——談性別平等教育要培育完整的人
※國際婦女節專題:關於男女平等你需要知道的那些數
※「男性主義」理論簡介,以及請知乎管理員解除「男性主義」與「男權」這兩個標籤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