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孩子喂飯越來越難?因為沒!用!對!方!法!

豬豬煲

南方醫科大學(原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博士,執業中西醫結合醫師,執業中藥師,高級催乳師,小兒推拿師,國家二級健康管理師,康復理療師,現為全職媽媽一枚。

今天豬寶在外面吃飯

又吸引了一堆小姐姐

無他

就是因為他乖乖自己吃飯的樣子

有點笨拙

又有點老練

又有點懂事

又有點條理

關鍵是

他看到小姐姐

就!喜!歡!表!現!

不知道學的誰

可怕的男人天性

豬寶開始學習自己吃飯的時間

並不算早

他是從10個月開始拒絕喂飯

要自己吃飯

快10個月的豬寶非要自己吃飯,天一半地一半是家常便飯,正值三伏天,洗累了,乾脆脫光了吃吧,其實放手讓寶寶學習,初期媽媽會挺累的。

後來

到了1歲2個月學會使用勺子和叉子

如果按照目前前沿的餵養方法來說

比如BLW

(Baby-led Weaning讓寶寶做主導的輔食添加)

從6個月就開始

給煮的非常非常軟的固體食物

不餵食

直接讓寶寶抓來吃

和這樣的方法比較

其實他的起點是不早的

如果再跟普通澳洲和美國的指南比

他們認為8個月就引入手指食物

讓寶寶嘗試自己吃

他也是不早的

他是10個月才正式引入手指食物

但他其實最後還是在很早的時間裡

很大眾的時間裡

學會自己用餐具吃飯

所以豬豬煲想說

不要覺得孩子鍛煉的起點晚了

就不再去給孩子嘗試

只要你決定去做

並且做起來

什麼時候都不會晚

今天豬豬煲就來分享一些好的

自主進食培養方法

3個必須的好環境

寶寶都是在模仿中成長的

我們今天對著一個食物搖頭說「不」

他明天也給你表演一個搖頭說「不」

我們今天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

大一些的孩子也是一樣

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

你今天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

他明天也是一樣給你演繹出來

你的今天

都是他明天的起點

家長才是真正的起跑線

所以一個好的環境

能讓寶寶從小耳濡目染

傳說中的孟母三遷

不正是講得這個道理嗎?

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

是巨大的

因為這才是潛移默化

滲透到骨子裡的力量

正如豬豬煲在之前

談培養嬰幼兒閱讀習慣的觀點一樣

好習慣首先都是依賴好環境的

第一個好環境:一家人一起吃飯,從出生開始

孩子從出生開始

就是家裡的一員

可以嘗試讓他與家人一起共餐了

這裡不是說

寶寶很小就吃大人的飯菜了

而是說

給寶寶參與感

就像大學裡的旁聽課一樣

讓寶寶在旁邊觀察大人吃飯的樣子

為什麼說從出生開始呢

因為豬豬煲自己帶孩子的時候發現

有時候孩子

不總是先睡覺然後大人安心吃飯的

很多時候

都是吃不上飯的

搞得媽媽很疲憊

又餓又疲憊

一旦還遇上睡渣寶寶

分分鐘就忍不住揍他了

其實這對媽媽情緒和對孩子都是不利的

所以豬豬煲就嘗試

當孩子不是睡覺時間

而我又正好要吃飯的時候

怎麼辦?

於是豬豬煲就把他放在餐桌旁

放在一個小躺椅里

開上音樂

上面再吊兩個他喜歡的玩偶

他能躺在那裡默默地看

默默地聽

這裡必要的安撫是需要的

比如音樂和玩偶

不然孩子也是待不住的

持續的小天使

是不存在的

結果是

等他滿180天添加輔食的時候

我們發現他吃飯很老練

一來是時間到了

沒有太早添加

各方面都已經發育穩定

二來是看得多了

覺得吃飯就是理所當然的時

大人都是這樣的吃

我也可以這樣

很開心

對輔食的接受度很好

添加過程就很自然

和家人共餐

孩子有參與感和獨立做主的感覺

每一個小小孩都是想當大人的

所以盡量給他們大人一樣的尊重

他們會表現得很好

和家人共餐

也是對進食技能的學習

你要知道

對於一個寶寶來說

他連看到大人吃魚會吐出來骨頭

都會大吃一驚

因為他不會

他需要觀察

才能內化為自己的技能

第二個好環境: 自己有專屬的位置,和大人一樣

從寶寶添加第一口輔食開始

就要有自己的專屬位置

一個固定的位置

其實生活越簡單

對這些小寶寶來說會越穩定

一個固定的位置

給他提供了一個模仿大人的條件

這張桌椅不用多功能

不用多高級

就是一張穩定性好的

配有安全帶的凳子

就可以了

多功能高級餐椅的坑豬豬煲踩過

你們就別跟著踩了

記得一定是

只有安全吃飯的功能

就!可!以!了!

第三個好環境:家長自己不能挑食,自己要先享受食物

最後一個好環境

就是家長本身

家長如果天天在孩子面前

都是一副這個不吃

那個扭頭的樣子

這種嫌棄食物的樣子

孩子也是會模仿的

更大的可能

是青出於藍

所以

豬豬煲在孩子最初添加食物時

遠離挑食的人

而且警告老王

對食物多一份享受和敬畏之心

3個必須的家庭進餐規則

家庭里應該是充滿愛的

但是我們常常很容易

分不清愛和規則的界限

所以必須的規則

是要提前自己心裡清楚的

只有父母自己有規則

不隨意改變規則

孩子才能清楚地接收到你給出的指令

才知道你說一就是一

不是可做可不做

是必須這麼做

孩子的思維是很簡單的

他一開始什麼都不懂

他都會去盲目跟隨父母

跟著爸媽去燒烤,也有自己的專屬位置哦,一同去的朋友,都驚訝他全程乖巧的配合如果吃飯時

父母有時候在餐桌上

有時候在電視機前的茶几上

有時候又不知道跑到什麼位置上去

對於一個嬰兒

他並不知道該坐在哪裡吃飯

他也會跟著到處亂跑

又比如

有的孩子比較機智

他抓著食物撒腿就到處亂跑

你嘴巴上跟他說

「坐在餐廳凳子上吃飯!」

他不聽

這時候

你行動上也不去制止

由他

孩子這一次的試探

就成功發現了

你在這方面是個沒有底線的人

於是他會一直去打破這個規則

因此

對於一個家庭進餐來說

必要的規則是很重要的

只有界限明確

孩子才會對正確吃飯有個明確的概念

孩子才會知道吃飯該是什麼樣子的

其實這種家庭規則

會延伸到家庭教育的每一個方面

今天只是把吃飯挑出來說

而已

規則一:吃飯要在餐椅上,下了餐椅就不能吃

吃飯要坐在餐椅

吃完飯了可以下餐椅

如果堅持一定要下去玩

那就不能再吃飯了

其實對於從第一口輔食就坐在餐椅上的孩子來說

基本不會存在說要下來吃的問題

大多都只認餐椅

他們會把吃飯和餐椅聯繫起來

想吃飯了就會爬到或跑到餐椅旁

示意大人要吃飯

但是如果一開始並沒有做好的話

設立這個餐椅的規則

就顯得很有必要

規則二:餐椅上不能玩,只能吃飯、和家人聊天

這個不能玩

不是說小寶寶不能玩餐具

小寶寶最初學習自主進食時

都是先玩餐具的

他們對這些東西很好奇

所以會通過不斷把玩

不斷了解餐具的使用特點

最後學會使用

這個是允許的

而且爸爸媽媽要有耐心

人都是慢慢成長起來的

不會一蹴而就

要給寶寶探索的時間

這裡的玩

是指玩玩具

看手機

看電視

看ipad

等等

這些不專心吃飯的行為

是不允許的

有的寶寶喜歡看ipad吃飯

其實是因為

沒有家人陪伴一起吃飯

或者沒有人陪他一起互動

他很無聊

所以

首先要分析寶寶出現這個行為的原因

再去進行調整

不能一味說

這就是規則

而沒有體會到孩子內心的需要

比如陪伴的需要

比如被家人關注的需要

還有一個不能玩

指的是

不能在餐椅上蹦蹦跳跳

笑的再甜,危險的事情必須糾正

因為高腳餐椅是很高的

蹦蹦跳跳非常危險

應該及時糾正

因為哪天如果媽媽在忙

沒有看到孩子站在上面玩

摔下來的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絕對不能出現在餐椅上蹦的行為

規則三:如果因為吃飯不專心而超過用餐時間,不管吃沒吃飽,都要收拾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

可能因為邊玩邊吃

而影響了吃飯時間

導致飯菜都涼了

大家都在等他一個人

一頓飯吃很久很久

對於這樣的孩子

可以定這個規則

放一個小計時器在旁邊

定下30-40分鐘的時間

如果計時器響了

就必須停止吃飯

這樣他能明確到什麼是時間

時間到了是一種什麼樣的結果

這個結果需要孩子來承擔

他會知道

吃飯是他自己的事

吃不飽就會餓肚子

餓的是自己

不是爸爸媽媽

他會慢慢知道

吃飯這件事並不能威脅家長

對自己負責

有了好的環境

好的規則

接下來再搭配一些小技巧

基本就能培養一個快樂吃飯的小天使了

篇幅限制

技巧篇留到下一篇里和大家分享吧

畢竟一次學習量太大不好消化~

總而言之

想要培養孩子的一種好行為

家長的改變

應當是首當其衝的

模仿是人類的天性

畢竟

你的今天

都是他明天的起點

家長才是真正的起跑線

我是比醫生有趣,比媽媽專業的逗比博士麻麻,更多有趣好玩的育兒科普、餵養技巧、孕產故事,請關注「奇蹟麻麻」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寶寶10個月就能自主吃飯,用錯方法3歲還要追著喂~你合格了沒?

TAG:進食 | 嬰兒輔食 | 嬰兒餵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