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概述
TCP/IP四層模型 TCP/IP五層模型 OSI七層模型
應用層
應用層 應用層 表示層
會話層
傳輸層 傳輸層 傳輸層
網路層 網路層 網路層
網路介面層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 物理層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在硬體方面通過線纜將網路設備和計算機連接起來,在軟體方面,操作系統、應用軟體和應用程序通過通信線路互連,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資源共享、數據通信、增加數據的可靠性、提高系統的處理能力。
計算機網路發展:60年代-分組交換;70~80年代-TCP/IP(數量更多距離更遠的主機能夠實現數據通信);90年代-Web技術。
網路協議(協議就是網路當中一組控制數據傳輸的規則)與標準(標準就是一致同意的規則),協議有三要素分別為語法、語義和同步,制定標準的組織有ISO、ANSI、ITU-T、IEEE。
網路類型:區域網(WAN,Wide-Area Network,1千米左右的計算機網路)和廣域網(LAN,Local-Area Network,幾十到幾千千米的計算機網路)
網路設備生產廠商:Cisco、華為
網路設備:switch(組建LAN網)、router(訪問外網,不同網路之間通信需求)
網路安全設備:防火牆(硬體防火牆和軟體防火牆)、VPN設備(從Internet中開闢出一條兩點間的隧道,提高安全性)
無線網路設備:無線寬頻路由,無線網卡,筆記本電腦有內置無線網卡,USB介面的網卡。
網路拓撲結構:點對點、匯流排型、環型、星型及擴展星型、網狀。
星型拓撲結構:switch接多台主機,在匯聚層,switch接更高級的switch,優點是易於實現、易於網路擴展、易於故障排查,缺點是中心節點壓力大,組網成本較高。為了提高安全性,有一個備用的匯聚層設備,這樣互相交錯構成了網型拓撲,成本也提高了。實際生活中,常用的是星型和網型拓撲,接入層是星型拓撲,匯聚層是網型拓撲,兩種拓撲相結合。
數制轉換:
什麼是位權?就是當前數位上的數值大小,比如125中的1的位權是100,2的位權是20。
數制統一表示方式。統一右下角括弧表示。或者數值後面跟一個字母。
常用的二進位對應的十進位數:
10101000=168
11000000=192
11110000=240
11111001=249
11=3
101=5
110=6
1111=15
11111110=254
11111111=255
1=1
10=2
100=4
1000=8
10000=16
100000=32
1000000=64
10000000=128
十進位轉換成二進位,除二取余,商為1就不再除了,將商和餘數從下到上進行排列。
二進位的優點:只需用兩種狀態的數字、容易實現,運算規則簡單,用二進位容易實現邏輯運算(真 假)。
網路帶寬:(在一定時間內通過某一網路連接的信息量)帶寬單位 縮寫 等價換算比特每秒 bit/s 1bit/s 帶寬基本單位千比特每秒 kbit/s 1kbit/s=1000bit/s兆比特每秒 Mbit/s 1Mbit/s=1000000bit/s吉比特每秒 Gbit/s 1Gbit/s=1000000000bit/s存儲量計算機的存儲量可以用位和位元組計量8位(最小單位) 1位元組1024位元組 1KB1024KB 1MB1024MB 1GB1024GB 1TB
為什麼網路帶寬跟實際不相符?10M的網路傳輸的時候不夠10M,為什麼跟實際服務商報的不一致?(B和b不一樣)
1kBps=8kbps
512kbps=64kBps
為什麼買硬碟的時候實際會小一些,買100G的硬碟,查看的時候不夠100G?
因為硬碟是按千為單位,1000M=1G,那麼1G就浪費了24M。
協議分層:
什麼是協議?網路通信中,控制數據通信的一組規則就是協議。
為什麼要進行協議分層?網路通信的過程很複雜,數據以電子信號的形式穿越介質到達正常的計算機,然後轉換成最初的形式,以便接收者能夠閱讀,為了降低網路設計的複雜性,將協議進行了分層設計。
分層後引出服務的概念
服務和服務訪問點
下層給上層提供服務。服務是網路中各層向其相鄰上層提供的一組操作。
服務訪問點(SAP)
-N+1層實體是N層的SAP來使用N層所提供的服務。
-SAP相當於相鄰層之間的介面。
服務類型
面向連接的服務
-先建立連接再傳輸數據,之後再斷開連接
-數據傳輸過程中,數據包不需要攜帶目的地址
-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無連接的服務
-不需要事先建立連接,直接發送數據
-每個報文都帶有完整的目的地址
-不保證報文傳輸的可靠性
OSI七層模型解析(按協議分層)下層給上層提供,有服務訪問點即介面
數據單元(統稱為PDU)(協議數據單元)
應用層 APDU
表示層 PPDU
會話層 SPDU
傳輸層 TPDU
網路層 報文
數據鏈路層 幀
物理層 比特
物理層:建立、維護、斷開物理連接,定義了介面及介質(各網路設備廠商按統一標準生產),實現了物理層數據(比特流)的傳輸。物理層設備有網卡。
數據鏈路屋:建立邏輯連接、進行硬體地址定址、差錯校驗等功能、通過MAC地址實現數據的通信,幀包裝、幀傳輸、幀同步。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
實現不同網路主機間的通信。
網路層:進行邏輯地址(IP 地址)定址、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通信,定義了IP地址,為數據傳輸選擇最佳路徑,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
找到目標主機後,還要找到目標主機里的程序。要實現程序和程序之間的互連。
傳輸層:定義傳輸數據的協議埠號,以及流控和差錯校驗(流量和差錯控制都屬於可靠機制),實現了程序與程序的互連,可靠(TCP)與不可靠(UDP)的傳輸。傳輸層設備有防火牆(阻止惡意程序的入侵和攻擊)。
會話層:建立、管理、中止會話,例如斷點續傳。(下載一半就斷了,或者提示是否繼續下載)
表示層:數據的表現形式,如加密、壓縮。
應用層:網路服務與最終用戶的一個介面。應用層的設備有計算機。
最常用的應用層的協議是HTTP,它在傳輸層對應的埠是80。
OSI的七層框架功能應用層 網路服務與最終用戶的一個介面表示層 數據的表示、安全、壓縮會話層 建立、管理、中止會話傳輸層 定義傳輸數據的協議埠號,以及流控和差錯校驗網路層 進行邏輯地址定址、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路徑選擇數據鏈路層 建立邏輯連接、進行硬體地址定址、差錯校驗等功能物理層 建立、維護、斷開物理連接
TCP/IP四層模型
TCP/IP五層模型
實際應用使用的就是TCP/IP模型,但OSI更易於理解
TCP/IP協議族的組成:應用層:HTTP,https,FTP,TFTP,SMTP,SMTP,POP3,SNMP,DNS,telnet傳輸層:TCP,UDP網路層:ICMP,IGMP,IP,ARP,RARP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由底層網路定義的協議(需要記憶的是上三層的協議)
數據傳輸:
數據在傳輸的過程中從上層入下層進行封裝,對於接收方從底層到頂層進行解封裝。
對應不同層次的數據的名字:
應用層:上層數據
傳輸層:數據段 segment
網路層:數據包(或者叫報文)packet
數據鏈路層:數據幀 frame
物理層:比特流 bit
設備與層的對應關係:應用層:計算機傳輸層:防火牆網路層:路由器數據鏈路層:交機物理層:網卡
總結:數據在網路中的通信過程,什麼是計算機網路,網路的功能和發展,發展的三個階段,協議和標準的概念,規則,WAN和LAN,拓撲(星型拓撲和網型拓撲),數制知識,分層為了降代網路設計複雜性,方便定位網路故障,分層後又知道了服務的概念,下層給上層提供服務,SAP提供服務介面,面向連接和無連接的服務,是否需要目的地址,可靠與不可靠。連接元素,請求指示響應和確認四個元素。封裝和解封裝。每一層有什麼協議、數據單元是什麼、有什麼對應的設備。
推薦閱讀:
※《tcp/ip詳解》三卷本該怎麼看?
※表示層( presentation layer)和會話層(session layer)為什麼會被棄用?
※TCP/IP哪些層加密了哪些沒有加密?
※HTTP協議里的請求頭有什麼用?
※瀏覽器能夠使用一次TCP連接多次發起http請求,那麼瀏覽器是怎麼區分這多個請求的響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