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達用車:再也不會使用的共享汽車體驗

今天作為小白嘗試了一下目前很流行的共享汽車廠商之一「盼達汽車」,卻真實感受到了野蠻生長的公司糙快猛的作風、完全不合理的設計以及一個有欺騙消費者嫌疑的行為。我的標題清晰反映了我的體會:再也不會使用這個品牌的共享汽車了

一、這就是四座車?

今天下午和同學約好了去看電影,離得不遠,大概3-4公里的樣子,於是想試試現在非常流行的共享單車,下了好幾個App附近都沒車,直到下了一個名叫「盼達用車」的App,終於在學校門那裡有車,由於第一次嘗試,註冊認證了就直奔車輛。

見到車的第一眼我就驚了,這是四座車?

原來這個車長三米多的玩意是四座車?後排的上下感受就和七座SUV一樣, 但是空間簡直小到難以忍受,身高1米8根本沒法乘坐第二排,使用體驗極差。

當然,要趕不上電影了,管不了那麼多,先上車再說。

一打開門,懵逼了,又是一個共享汽車公司沒考慮到的問題:車子里太熱了,這讓我想起夏天把我的車停在小區樓下的體驗。作為一個普通用戶,我用車的前10分鐘根本沒法使用,車子開空調速度奇慢無比,半天冷不下來,等了好一會,總算上路了。

二、用車體驗:這玩意不能算車

肯定有人和我說,你對這個車要求太高了,但還是不得不說,這個車的綜合使用感受,真的是太差了,你要知道我的C4也只不過十來萬,體驗真的高出太多。

(1)怠速抖動可怕

什麼叫可怕,就是我以為這個車壞了。掛D擋,時速最高超不過50的情況下,在10-20這個時速里,車上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明顯的抖動,就是那種以為車子壞了的抖動。非常明顯,抖的我都以為車子要散架了。

(2)續航能力差的可怕

標註還有42公里的續航,開出去沒2公里,就已經變成了30,嚇得我們趕緊開窗不敢開空調,你要知道大學城的限速普遍30,我連油門都不敢深踩,都是慢悠悠晃過去的。

幾張內飾圖給大家看一下:

三、不得不說的還車「騙局」

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我還真從來沒有用過共享汽車這樣一個新鮮玩意,但用過這一次最記憶尤新的就是它的還車協議,真的是給我上了一課。

我們到了科學中心準備還車,結果等還車才提示了我們最關鍵的一句話:

「未還車到指定地點」

我是震驚的,從我下載App,註冊App,認證,預定車輛,用車,取車這之前的6個步驟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提示了我需要還車到指定地點,結果只有還車的時候彈出了提示框,顯示未還車到指定地點。

還需要我多說了嗎?

如何讓消費者看不見你不想讓他看見的東西?藏起來。

沒辦法,只能去看電影,最終,我們看完了電影,發現地圖上任何表示「還車點」的地方都沒有,都被使用「站點」、「用車點」這樣的字樣來替代,如圖所示:

提交訂單前界面

任何應該標註「還車點」字樣的地方,都被使用「站點」、「用車點」這樣的字樣來替代。所以說你還必須自己去理解,它說的還車點就是地圖中的取車點,也就是站點。

最終,只能作罷按小時支付金額,因為這樣一個貓膩,開了15分鐘車的我們,最終支付了77元的金額:

支付金額

四、還車協議:找一找遊戲

那麼這個還車必須到指定地點到底在哪裡呢?我這個人向來有覺得不對的就說,打電話給客服,客服明確教育了我:「我們用戶協議里寫得很明確,在幫助里,您可以去找」。

我帶大家找一找:

步驟一:進入App主頁

主頁面

步驟二:右滑進入側邊欄,點擊幫助

側邊欄

步驟三:找到「常見問題」

幫助頁

步驟四:點擊「還車及結算」

常見問題頁

步驟五:查看協議

協議頁

說實話,用了這麼多App,這麼隱晦的告知你「車輛必須換到指定地點」的還真是第一次見。如果我記得沒錯,我使用的HelloBike,筋斗雲等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可都是在使用時就明確告訴你必須還到指定地點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很明顯的地方直接用彈窗的方式告知,比如HelloBike的彈窗「如不停放到指定位置則xxx」之類。

那我們看看「盼達用車」是怎麼做的呢?

主頁:

用車:

提交訂單後:

全然只突出一個點:用車,任何還車字樣、提示字樣都沒有。

畢竟只要客戶上了賊船,下船不下船誰又在乎呢?

五、總結和建議

真心體會到,用戶至上真的不是嘴上說說的,共享汽車、共享單車作為改變消費者出行方式的新事物,同質化必然是市場的主旋律,那麼如何才能脫穎而出?絕不是靠廠商堆車這樣簡單的事情就能解決的,如果不能從用戶體驗、出行體驗上下功夫,光想著拼用戶註冊、讓用戶趕緊「用車」收費這樣的方式來贏取市場,那麼勢必是會栽跟頭的。

當然,我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不用就不用,他們當然不會在意。就像我嚴肅反應這個問題的時候,客服嬉笑著,理直氣壯,一副:愛用用不愛用就滾的樣子,反正我是不用了,我只是不想看著還有和我一樣的人被這種小把戲欺騙。

畢竟,加個對話框很難嗎?要不我帶你們加。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Facebook微軟等頂級媒體服務商發狠?
紅包大戰花樣多,為何互聯網巨頭喜歡春節紅包大戰?
互聯網永遠不缺熱點
互聯網時代的媚俗
唐子鹽:自媒體人這樣發布視頻,一篇就能賺3000+(29課)

TAG:評測 | 使用體驗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