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矽谷最會玩的是「失敗」

導語:矽谷以高失敗率為心安。哪天矽谷的失敗率下降,將是矽谷創新末日的開端。

文 / 張春晏

地球上沒有一個地方能像矽谷這麼成功。

沒有一個地方,像矽谷一樣誕生了那麼多偉大的科技公司,惠普、思科、英特爾、蘋果、谷歌……

沒有一個地方,能像矽谷一樣領導了一波又一波科技浪潮,半導體、通訊、互聯網、新能源、人工智慧、生命科學……

沒有一個地方,像矽谷一樣一次又一次改變了我們世界。

沒有一個地方,比矽谷更崇尚個人奮鬥和成功。從 Palo Alto 到舊金山城裡,年輕人滿嘴喃喃「喬布斯」和「馬斯克」。溫哥華的張家華教授說,在溫哥華的咖啡館能聽到家常閑聊,而走進矽谷任何一家咖啡館,如果不是在談商業計劃,就是在交流科技和商業,不談創業就感到不好意思。矽谷是追夢者和進取者的天堂。

但是,地球上沒有一個地方能像矽谷這樣失敗。

1

堪稱失敗之都的矽谷

一個叫 Dragana Mendel 中小企業諮詢顧問統計,以 5 年內倒閉這個標準算,矽谷創業公司的失敗率比美國全國高 50%,全美大概 50%,而矽谷則是 75%。

矽谷最頂級的孵化器叫 Y-Combinator,根據其創始人 Paul Graham 的推特,在 2009-2013 間進入 Y-C 的 511 家公司里,只有 37 家估值到達或者超過 4 千萬美元。有多少公司能夠進入 Y-C 呢?申請進入 Y-C,成功率大概在 3%-5%。

換句話,如果以 5 年為維度,4 千萬美元估值為標準,創業公司的成功率不高於 0.4%。

創業公司絕大部分命運往往悲劇,那已經成功的矽谷大公司是不是一帆風順呢?

No! 一點都不是。

最成功的谷歌也是那「最失敗」的公司。

有好事者,總結過谷歌的「17 大失敗項目」,「10 大失敗項目」等等——還不包括在中國的失敗。在各領風騷三五年的互聯網領域,你找不出哪一個領域谷歌是沒幹過的。谷歌 Wave——進軍社交媒體的,功能無所不包,來了,又去了,不帶走一絲雲彩;谷歌視頻——Youtube 火了,谷歌就推出了 Google Vedio,發現不行,再接再厲推出了 Google Vedios(有個 S 哈),結果還不行,只好收購了 Youtube。

Wikipedia(維基百科), Evernote(印象筆記),辦公軟體,平板電腦……這些已經有人做成的,谷歌統統試一遍。那些還沒有人做成的,谷歌眼鏡,谷歌無人駕駛,谷歌照樣不拉——然後就解散了。現在做無人駕駛汽車的子公司 Waymo 是買的。幸好谷歌的買功厲害——有錢嘛!

谷歌是這樣,其實蘋果、Facebook 也差不多。失敗項目堆成山。山尖尖上有那麼幾個閃閃發光的產品亮瞎了我們的眼睛,我們也就看不見山尖尖下面的部分了。

2

不以失敗為恥,以失敗為榮

矽谷有 super 多 super 頻繁的失敗,而且矽谷絲毫不以失敗為恥。

為了表示對於「成功之母」的尊重,挖掘「成功之母」的果實,前幾年投資人和創業者們在舊金山發起了熱熱鬧鬧的失敗論壇,每年舉行一次。

不僅不以失敗為恥,矽谷還以失敗為榮,以失敗為安。

我問斯坦福商學院很有名的戰略學教授 William P. Barnett:「你怎麼看谷歌那麼高的失敗率?矽谷創業公司那麼高的失敗率?」

Barnett 回答說:「如果矽谷的失敗率下降,那我會很擔心,因為那說明矽谷的創新活力和能力下降了。」

在矽谷創辦 Aerohive 並成功上市的清華校友劉長明回答我說:「沒有人能夠先知先覺地知道,做一件事兒一定能成功或者一定會失敗。Larry Page 是這樣,扎克伯格也是這樣。蘋果現在成功的產品,一個巴掌數得完,無數失敗的產品沒被看見而已。如果可能失敗的你都不去做,只做成功的,創新從哪裡來?加州的人比較有冒險性,喜歡嘗試沒有人做過的事情;而中國人的心態是說,我一定要看到有人第一次吃螃蟹沒被毒死,然後我去撈螃蟹。這是兩種不同的心態。」

著名的前谷歌工程師現投資人吳軍也耐心舉例說明:「微軟的失敗比谷歌更不知道多多少去了(是不是因為您是谷歌的?)。如果微軟的工程師們都半年不幹活,公司收入照樣。但如果躺在功勞本上,守著成功怯於嘗試,很快就完了。」

在這些矽谷人眼裡,矽谷有那麼那麼多的失敗,心裡才踏實,他們知道矽谷保持著欣欣向榮的創新力。

所以矽谷對於失敗幾乎有無限的包容。谷歌那些做新項目失敗的員工,照樣升職加薪毫不耽誤。天使投資人會對創業者說:成功,很好,失敗,也沒問題,然後就很喜歡投那些有過創業失敗經歷的人(當然,習慣性失敗創業者請三思)。

3

矽谷失敗寶典

在失敗中,善於失敗。在擁抱失敗的過程中,矽谷積累出了「失敗寶典」,我總結如下:

? 第一,Fail Fast

有句矽谷老話,叫做「Fail Fast」——失敗就快失敗。後來有人進行了各種演繹,例如「Fail Fast, Fail Cheap」, 「Fail fast,Learn quickly」,「Fail forward」,「Fail Better」。概括而言,就是爭鳴怎麼樣失敗比較好。

對於矽谷的創業者和投資人而言,「Fail Fast」不是一個姿態或者口號,而是一種落地的思維。在我採訪 Fortinet(網路安全領域全球領先公司)創始人謝青的時候,謝青說:「我希望公司的創新不限於技術,財務、市場、人力資源任何一個方面都要創新,犯錯不要緊,快快犯錯,快快學習。」

在矽谷投資人李強眼中,「失敗」正是矽谷創業公司成功的秘密之一。正是那些大批創業又死掉的公司,快速培養了一批批創業者,成功的公司往往建立在無數失敗公司的基礎上,成功的創業者總是經過失敗的洗禮。矽谷的創業者有最好的學習環境——失敗得快,學得快(實踐出真知么)。

? 第二,殘酷的 Fail Fast,Success Fast

一些矽谷創業者對紅杉這樣的老牌投資基金愛恨交加。紅杉通過殘酷的 Fail Fast, 來加速 Success Fast。因為紅杉往往在一個賽道投資不同的公司,往往直接把第二第三公司里的人挖去優化第一的公司,讓第一的公司更快成功,直接加速了第二第三的公司的失敗(哦,有些基金強調「我們在一個賽道只投一個公司」,理解了)。

? 第三,精益創業

在 Fail Fast 的矽谷 Fail 過幾次的連續創業家 Eric Rise,寫出了暢銷創業寶典《精益創業》,核心是通過推出最小可用產品,來獲得用戶反饋,從而快速迭代產品。可以說,精益創業是把試錯成本降到最低的一種產品開發方法。如果沒有矽谷 Fail Fast 精神的熏陶和矽谷導師 Steve Blank 的熏陶,難以想像會有里斯「精益創業」方法論的誕生。(本文完)

推薦閱讀:

人生,這場遊戲:升級太慢的我,要如何走出不斷被「小怪」慘虐的困境
不要讓知乎綁架你的思考
失敗人士之所以失敗是不會socialize
【純私貨】還是應該對自己有點信心

TAG:矽谷 | 失敗 | 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