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能源汽車與共享經濟

最近幾年,共享經濟概念一經面世便衍生出一大批共享模式。2017是共享單車紀年,遍地五顏六色的單車成為近一年來中國最火的新興事物之一。

隨之掀起的有汽車共享,分時租賃的熱潮。有數據顯示,目前市場95%以上的分時租賃汽車為新能源汽車,這主要得益於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補貼,以及新能源車種的低使用成本,2017年新能源車補貼標準,續航里程在100公里至150公里的補貼2萬元;150公里至250公里路的補貼3.6萬元;大於250公里的補貼4.4萬元。值得注意的是,較前兩年的補貼下限標準提高至100公里,且補貼額度有所下調,但這依然不影響汽車分時租賃的大勢所趨。熱潮歸熱潮,但在很多人眼中是熱嘲。相較於共享單車,由於汽車購置成本更高,難以做到像共享單車一樣大密度投放,不考慮技術問題,僅取車距離過遠的問題就極大的影響用戶體驗,成為人們棄用共享租車的因素之一。既然投放密度造成人找車難,相反的考慮車找人模式,而當前車找人模式是傳統計程車和網約車的天下,需要駕駛人介入,算不上「共享」,要想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車找人模式還是要寄希望於無人駕駛等新技術來實現共享租車。

想必同時有過常規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駕乘體驗的人都知道,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遠不及常規汽車,長途行駛狀況下,新能源車的駕乘體驗極低,由於目前國內各地的充電配套設施不夠完善,鋪設密度也不足以支撐新能源車的普及,因此時常出現有車無樁、有樁無車等尷尬境地;與此同時,安全問題更應該引起業內的關注。

作為行業先驅者,特斯拉基本可以代表全球業內技術的最高水準,作為一個行業標杆般的存在,這起事故可謂是震驚業內引起廣泛關注,這也足以促使新能源領域的從業者們反思,安全之路任重道遠。

新能源汽車作為成長期行業,行業技術標準自然在不斷更新進步,因此也就出現了車與車、車與樁之間互聯通訊的阻礙,因此這使得新能源共享租車的門檻高於常規燃油車。

綜上,新能源汽車共享租賃模式若要達到真正的普及程度必須將車輛的續航、補電,安全問題以及介面的標準化等一系列技術問題解決到位。其實就以目前的市場發展速度和人們普遍看好的發展態勢,技術層面的問題將迎刃而解,只要國家利好政策走向明朗,不斷保持行業信心,新能源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共享都將一直會蓬勃向前。

推薦閱讀:

中國塑料製品市場潛力巨大,2018年我國注塑機市場有望邁向全球化
2018年房價會下跌還是暴漲?
危機,將以戰爭出清
李嘉誠成功背後有哪些故事?
寶馬攬勝滿街跑,外蒙古為什麼那麼壕?丨腦洞問答

TAG:新能源汽車 | 新能源 | 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