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業績創歷史新低,"兩樂"轉戰瓶裝水,誰會贏得中國市場?
01 年輕人拒絕喝可樂
千禧一代正式接棒消費主力軍,「健康」與「時尚」缺一不可。「兩樂」業績遭遇滑鐵盧,迫切謀求轉型之路。
財報顯示,可口可樂2017年凈收入354.1億美元,同比下降15%,毛利下跌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81%。在連續五年的業績下降之後,創下歷史新低。
「老對手」百事可樂2017年凈利潤同比下跌23.36%,第四季度虧損7.1億美元。
事實上,「兩樂」業績下滑已持續一段時間,尤其是可口可樂。
2016年可口可樂銷售額為418.63億美元,同比下降5.49%,較前一年下降11.25%。
於是,可口可樂把利潤較低的瓶裝業務賣給了中糧和太古。
2017年4月,可口可樂則宣布美國亞特蘭大中心裁員1200人,預計花費8億美元,為的是在2019年省出38億美元。
2012年,可口可樂巔峰時期,全球共有15.09萬員工,算上賣掉的瓶裝業務,2018年,可口可樂全球將只剩4萬名員工。
可樂此舉,一為節流,二為開源。按照可口可樂的戰略部署,靠裁員省出來的這部分錢將用於營銷非碳酸飲料產品。
碳酸飲料已經迎來銷量連續下滑的第十三個年頭,可口可樂的碳酸飲料業務佔比超過65%,仍然是主要收入來源,百事可樂對碳酸飲料的倚重相對較小,但情況也不容樂觀。
年輕人拒絕喝可樂,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正式進入轉型陣痛期。轉型路徑相似,手法傳統:甩賣,併購,換產品。
01
不放棄碳酸飲料事業,減糖
為了控制糖量攝取,英國2018年即將徵收糖稅,歐洲軟飲料協會則倡導會員國和會員企業,自2018年起,禁止含糖飲料進入歐洲各中小學校園。美國部分洲則開始徵收「soda tax」碳酸飲料稅。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兩樂」不約而同選擇改名,分別將「Zero 零卡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極度」(Pepsi Max)改名為「Zero Sugar」零糖。
但,「兩樂」這種「換湯不換藥」打擦邊球的原始做法,無法打動年輕人。
可口可樂選擇用「甜菊糖」替代果糖和葡萄糖;百事可樂選擇有致癌風險的「阿斯巴甜」做替代品;更改了包裝和名稱,但換湯不換藥。綠瓶子的可樂生活系列,330ml的飲料中含22克糖,即將到達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日攝取量25克的臨界點。
年輕人既不滿意「換糖」之後的口感,也沒讓「兩樂」賺到信息差的錢。
於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高管都對媒體感嘆:這是一個全新的零售環境!
換句話說:年輕人,可沒那麼好糊弄。碳酸飲料已然夕陽西下了。
02
開發非碳酸飲料產品
可口可樂開始嘗試賣牛奶(Fairlife),賣咖啡(Georgia),賣粗糧(2016年收購廈門粗糧王),賣能量飲料(2016年4月收購Monster16.7%的股份),賣水(Dasani, Smartwater)。
百事則主打「每日營養品」,包含穀物產品,水果產品,蛋白產品,水,無糖茶等。這些每日營養品對凈利潤的貢獻是碳酸飲料的2.5倍。
瓶裝水無疑是「兩樂」轉型布局的重點。
在過去的三年中,瓶裝水迎來了爆發期。2015年,瓶裝水市場規模正式超過碳酸飲料,並保持每年25%的高速增長。
北美市場是「兩樂」的老本營,也是瓶裝水業務正面交鋒的重點市場。
碳酸飲料稱王的時代,「兩樂」的瓶裝水業務都是帶著做做,可口可樂的Dasani和百事可樂的Aquafina各佔美國瓶裝水市場的10%。
但,平價瓶裝水利潤薄,兩樂必須打造毛利35%以上的產品,功能性飲料在成長期(以中國、北美和英國市場最為發達),而瓶裝水已處於成熟期。兩樂因此押寶在高端瓶裝飲用水。
可口可樂是第一個醒過來的巨人,醒來之後就推出了smartwater,2016年,smartwater佔美國高端飲用水市場份額45%。而它的競爭對手睡眼朦朧,起晚了一步,在2017年推出了競標品牌lifewater。
但,如今,中國市場才是兵家必爭之地。
可口可樂的smart water和百事可樂的life water能不能征服中國市場呢?
02 Smartwater or Lifewater?
03 中國人會選擇哪一款?
我們從三方面來解讀這兩款水:產品質量、營銷手法和產品價格。
01
純凈水、戲精體
smartwater和lifewater都是純凈水,水中添加了硫酸鎂和氯化鉀調節口感,水質與康師傅礦物質水一致。
1L裝,瓶子形狀相似。百事可樂開發Lifewater時,純抄可口可樂,美其名曰「定位相似」。
02
主要靠營銷
可口可樂把smartwater買回來之後,請《老友記》的安妮斯頓作為代言人,主打上流社會生活方式。
百事可樂的lifewater則主打瓶身設計,並承諾每兩個月就更新一批設計,且都是有個性的年輕設計師,主打藝術和文化。
03
價格坑爹
摺合人民幣,1L裝smartwater售價約10元,1L裝lifewater售價約12元。
一句話總結:坑爹。
假設康師傅礦物質水1元1瓶,商家一分錢不賺,那麼1L水是2元。也就是說,當我們買一瓶smartwater或者lifewater,我們需要付8-10元營銷費。
「兩樂」成功炮製出了比可樂還賺錢的高毛利產品
這兩款貪心的產品能征服中國年輕人嗎?瓶子不難看,但把純凈水賣這麼貴?何止是貪心,是明搶!
這兩款水目前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就算進入,中國人也不會買單。
中國水市場未來不屬於「兩樂」
01
「兩樂」有可能幹掉達能和雀巢嗎?
都是實力擔當,但,相比較「兩樂」這樣的營銷型選手,「達能」和「雀巢」屬於戰略型選手。
可口可樂靠李奧貝納打下了半壁江山,同時成就了廣告業。來自法國的「達能」和「雀巢」則是認西歐人的那套死理:埋頭苦幹,產品是硬道理。
1969年,雀巢收購了偉圖Vittel;1992年,收購了巴黎水Perrier,1997年收購了聖培露San Pellegrino,2010年,收購雲南大山泉70%的股份。
雀巢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瓶裝水生產商。布局多年,今年開始發力,前幾日的消息,雀巢已經開始加大投入Perrier的生產和銷售,2020年,產量將達到20億瓶,中國依然是雀巢最大的消費市場。
達能也是是手握重兵:益力,依雲,波多,富維克。依雲在中國就是「進口高端水」的代名詞。
雀巢的戰略路線是很清晰的,除了purelife優活純凈水,其餘產品都是礦泉水。純凈水的存在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是相對合理的。伴隨著消費升級,雀巢開始加大礦泉水投入,滿足年輕人的需求。
達能出售樂百氏之後,跟純凈水就再也不沾邊了。目前,達能手上的這四款礦泉水,無論從水質、口感和價格,與同品類產品相比,差異性明顯,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在中國市場,「兩樂」與之抗衡的產品分別是冰露和純水樂。這兩個產品都是純凈水,我們不難發現,「兩樂」的主要思路差別不大,錢多活少是最佳路徑。
為何這麼說?
可樂的主要組成部分便是純凈水。從商業運維的角度來說,「兩樂」賣純凈水有什麼好處呢?產品系統是統一,供應鏈管理方便,食品安全更好控制。
以前沒有問題,但是現在換了一撥消費者。年輕人對這種「走捷徑」的模式買單嗎?
日本的年輕人已經養成了每天喝礦泉水的習慣;西歐的年輕人年人均礦泉水消耗量是100升左右;中國的年輕人在最活躍的市場上「見異思遷」,對產品越來越苛刻。好處是,產品的教育成本則越來越低,像「礦泉水」優於「純凈水」這樣的常識,不可能像過去一樣被商家埋在土裡。
這樣的形勢下,兩樂靠「純凈水」能幹掉「達能」和「雀巢」的一眾名水?
我看懸。
02
本土巨頭農夫山泉和怡寶呢?
農夫山泉和怡寶目前是中國瓶裝水市場上最強勢的品牌。
農夫山泉主營天然水,怡寶主營純凈水。兩者水質相差不大。農夫山泉正在走以水為媒介,發展茶飲料、功能性飲料、化妝品的多元化路徑。因為佔據「天然水」的品類,船大難掉頭,很難迅速轉向礦泉水。
但是,農夫山泉勝在從16年開始關注家庭飲用水,「送水到府」雖然遭到經銷商的抵制,但伴隨著新零售商業模式的逐步成熟,農夫山泉將成為家庭飲用水的第一品牌。恆大冰泉,益力,雲南山泉,嶗山泉,泉陽泉等將位列家庭優質好水的第一序列。
怡寶經過多年經營,品牌已經足夠強勢。但,同農夫山泉,怡寶已經烙上了「純凈水」的標籤。如果怡寶滿足現在的純凈水市場佔有率,吃老本,未來堪憂;如果怡寶開闢礦泉水的疆土,重視家庭飲用水市場,穩住價格優勢,加上強大的政府公共關係,相信怡寶還是會有一番成就的。
雖然,外資品牌「兩樂」在中國摸打滾爬多年。但,水系民生。營銷層面也多是走國際化路線。阿里巴巴成為奧委會贊助商,我們信馬云為神;可口可樂贊助奧運會,我們就會買冰露嗎?
說到底,「兩樂」在中國接觸不到文化內核,產品不夠硬的話,只能靠邊站。
04 中國人會買什麼水?
中國瓶裝水市場起步早,但經歷了長期的意識模糊期。感謝馬雲爸爸,現在中國的生意都是敞開門做的,同樣是2元一瓶的怡寶、農夫山泉和景田百歲山,大家知道,原來分別是純凈水、天然水和天然礦泉水。而不是「心純凈,行至美」、「我們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以及「水中貴族百歲山」。
天然礦泉水是最優質的水種。偏硅酸型和鍶型將成為礦泉水的主流產品,也是家庭飲用水的最佳選擇。鹽類礦泉水和含氣礦泉水將成為時尚餐飲的寵兒,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從容量來看,三種瓶型將最受歡迎。
有運動瓶口的小容量瓶,以300ml為最佳,適合小朋友。量小不浪費,瓶口不易遭到二次污染。
包裝時尚的1L裝,適合在運動,在路上以及在辦公室的年輕人,解渴時尚兩不誤。
1加侖,約4.5升,適合作為廚房用水,泡茶、做飯、做菜。
當喝礦泉水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時,誰贏得了中國人的廚房誰就贏得了中國瓶裝水市場。
推薦閱讀:
※城市山泉要搞事情!100萬桶水免費送!
※高顏值的娃哈哈晶鑽水瓶子,是如何用「大米」做成的?
※WHO《飲用純凈水的健康風險》全文翻譯,看看國際水質標準的制定者世界衛生組織對純凈水的說法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