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坦克自動滅火抑爆系統

坦克被擊中時,很有可能發生火災,而實戰經驗證明,被各種火力擊中後沒有著火的坦克往往損壞不大,而坦克著火卻可造成嚴重損失,導致人員傷亡,坦克報廢。在現代戰爭條件下,坦克著火的可能性增大了,根據以色列對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的坦克戰傷的統計,未裝有自動滅火裝置的坦克被擊中後約有31%起火燃燒,起火後約有85%的坦克被完全燒毀。因此在坦克上安裝滅火系統是非常必要的,對於提高坦克生產率和坦克防護性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介紹坦克自動滅火抑爆系統的結構和原理詮釋其發展歷程。受本人水平和所用參考資料的限制,可能存在錯誤,歡迎指正。本文謝絕一切形式的轉載,敬請諒解。

燃燒是一种放熱發光的化學反應,其本質是一種遊離基的連鎖反應,由於連續的連鎖反應,使燃燒持續進行。遊離基是一種順便的不穩定的物質,活動能力非常強,當可燃燒物受熱分解後,就生成活潑的遊離基,開始進行連鎖反應。反應一旦開始,遊離基就會迅速作用於其他參與反應的化合物分子,產生新的遊離基,這樣經過許多連鎖反應的步驟,直至反應物完全反應完,遊離基消失,連鎖反應中斷,燃燒停止。坦克滅火器不同於生活中常見的滅火原理(窒息滅火法、冷卻滅火法、隔離滅火法),而是採用抑制滅火法,滅火劑直接參与燃燒過程中的化學反應,使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遊離基消失,形成穩定分子或低活性的遊離基,是燃燒反應停止。使用最普遍的抑制滅火劑為哈龍(Halon),屬於一類稱為鹵代烷的化學品,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哈龍-1211 CF2BrCl 一溴一氯二氟甲烷

哈龍-1301 CF3Br 一溴三氟甲烷

哈龍-2402 C2F4Br2 二溴四氟乙烷

目前最常用的是1301滅火劑,滅火效率高、毒性小,也是最安全的滅火劑之一。

二戰結束後,隨著HEAT化學能彈的大規模應應用,坦克被擊中後的起火概率越來越高,面對高起火風險,世界各國坦克普遍裝備了半自動滅火系統,由滅火瓶、管道、噴嘴、控制盒、感測器、報警器等構成,當感測器檢測到坦克戰鬥室/動力室發生火災時,報警器報警,由人工通過控制滅火控制盒觸發滅火瓶開啟,滅火劑通過管道從噴嘴噴出,完成滅火作業,滅火後自動啟動增壓風機通風排煙。對於動力室的火災,發動機會自動熄火,發動機風扇停轉,以提高滅火效能。半自動滅火系統由於需要人工介入,反應時間長,對於滅火作業十分不利。

為了第一時間發現火災並撲滅火災,半自動滅火系統加入自動控制模塊變成自動滅火系統,下面以T-80B坦克的自動滅火系統為例進行講解。從T-54坦克開始,蘇聯坦克一直使用三隻滅火瓶,T-80B的滅火瓶位於車體右前側彈藥架油箱處。

滅火瓶均使用114B2滅火劑(蘇聯叫法,哈龍-2402),每個滅火瓶均接有2根導管,一根通往戰鬥室,一根通往動力室。

滅火瓶及其控制頭結構圖,瓶內裝有114B2滅火劑,並充入3MPa氮氣,滅火劑在瓶內以液態形式儲存。控制頭有兩路裝有單向閥的噴口,分別接兩根導管,噴口處各裝有一隻電爆管,電爆管由控制盒指令控制起爆,使滅火劑向外高速噴出。

戰鬥室底部,紅色的模塊為火焰感測器,實際就是熱電偶,是一個在溫度極具變化時能夠產生溫差電動勢的元件。特點是結構簡單,缺點是反應速度慢、可靠性低。

車體左側的火焰感測器,安裝位置都位於車體底部。

右側車體上帶有天藍色標識的金屬細管為動力室滅火劑導管,三路匯成一路後通向動力室。

動力室的滅火劑導管及火焰感測器分布。

滅火控制盒位於駕駛員前部,由駕駛員控制。

蘇聯時期的T-64/T-72/T-80均安裝有自動滅火系統,結構基本相同。但由於自動滅火系統火焰感測器反應速度慢,導管式的滅火瓶噴射速度慢,單瓶噴射完成需要10s,不能在第一時間噴射,只能起到自動滅火的作用,而不能控制火災的發生。視頻為T-72被擊中後起火,自動滅火器自動開啟滅火的過程。

https://www.zhihu.com/video/962091713251155968

70年代,以色列Spectronix公司根據第三次中東戰爭的經驗,研製了AFEDSS( Automatic Fire and Explosion Detection and Suppression System)自動滅火抑爆系統,在英文中,Fire-extinguishing system譯為滅火系統,Fire suppression system譯為滅火抑爆系統。滅火抑爆系統最大的兩個特點:一是使用光學感測器替代熱電偶感測器,反應速度快(5ms內),靈敏度高;二是採用直噴式滅火瓶(滅火劑為哈龍-1301),5ms內響應、100ms內完成噴射,速度快。在極短的時間內阻止火災的蔓延,防止發生爆炸。

下圖為AFEDSS戰鬥室分系統(滅火抑爆),從上到下依次是滅火瓶、控制盒、光學感測器、緊急開關。

滅火瓶結構簡圖,由電爆管控制,噴射口安裝有導流盤,用來改變滅火劑的噴射方向,使滅火劑迅速的噴射到整個被保護的空間。從控制盒發出指令到充分噴射滅火劑僅需5ms,噴完一瓶所需時間約為110ms。噴射出來90%為液態,噴後立即氣化,氣化的過程可以吸收大量的熱,起到抑制火災的作用。戰鬥室一般裝備四隻。

控制盒結構簡圖,四個滅火瓶噴撒指示燈代表四隻滅火瓶的狀態,平時和戰時開關,平時滅火啟用一隻滅火瓶,抑爆啟用兩隻滅火瓶;戰時滅火啟用兩隻滅火瓶,抑爆啟用四隻滅火瓶。

光學感測器結構簡圖,採用靈敏度極高的紅外和紫外管彈測燃燒輻射能,紅外感測器對火災或爆炸產生的熱非常敏感,而且反應極快,但是正常的熱源,如太陽、燈光等也可能引起紅外感測器的響應,所以單一紅外感測器不能正常工作。紫外感測器能對火焰、火花等發射出的紫外輻射進行相應,紫外感測器不易相應燈光產生的輻射,紅外管和紫外管聯合工作,就具備了高靈敏度彈測火情、準確識別火源,而由不發生誤判的充分條件。即使是這樣,譬如在車內抽煙、使用加熱器/閃光燈等具有輻射源性質的用品都是被禁止的。當兩個光學感測器同時探測到火情時,系統判定為滅火,當三個光學感測器同時彈測到火情時,系統判定為抑爆。

緊急開關結構簡圖,在不能進行自動滅火的情況下手動滅火時使用。在斷電後也可以觸發。

滅火瓶通常以兩隻為一組進行安裝,以色列Merkava坦克戰鬥室,一組兩隻滅火瓶安裝於炮塔吊籃中,位於炮長左手邊位置。

另外一組兩隻滅火瓶安裝於Merkava車體左側。

圖為AFEDSS動力室分系統(僅滅火),從上到下依次是滅火瓶、控制盒/緊急開關、熱敏式過熱型線狀探測器。動力室的火災不同於戰鬥室,由於動力室充滿了各種機械,光學感測器反而效果較差。據以色列統計,採用AFEDSS系統的坦克被擊中後只有15%起火燃燒,被燒毀概率極低。

我國於80年代引進了以色列AFEDSS技術並進行了仿製,圖為某型坦克滅火抑爆系統部件位置圖。一號三號滅火瓶為一組,二號四號滅火瓶為一組。

某型坦克戰鬥室中的二號四號滅火瓶。

圖為某型坦克滅火抑爆系統部件位置圖。一號三號滅火瓶為一組,二號四號滅火瓶為一組。

某型坦克的四號滅火瓶,滅火瓶左側為控制盒,右上角紅色物為緊急開關。

某型坦克的緊急開關(紅色)、光學感測器(白色)。

某型坦克的三號滅火瓶。

我國在引進AFEDSS技術時為了降低成本,動力室仍然使用四隻老式的導流管式滅火瓶,滅火劑為哈龍-1211。

某新型三代坦克使用了AFEDSS系統的改進型,圖為四號滅火瓶位置。

某新型三代坦克一號二號滅火瓶位於駕駛員右側。

坦克被擊中後發生火災,容易引起車內油彈的爆炸,這就是反坦克彈藥的二次效應,視頻為M1坦克被ATGM擊中後引發彈藥爆炸。

https://www.zhihu.com/video/962071987988910080

T-72坦克被攻頂ATGM彈藥擊中後引發彈藥瞬間爆炸,導致被掀炮塔。只有使用自動滅火抑爆系統,才能降低這種悲劇出現的概率。

https://www.zhihu.com/video/962115715834343424

通過幾次戰爭,俄羅斯也認識到了自己坦克滅火系統上的技術差距,在學習西方滅火抑爆技術後,T-72B3/T-90安裝了自動滅火抑爆系統。該系統戰鬥室採用三隻新型直噴式滅火瓶,滅火劑為13B1(哈龍-1301),其中兩隻位於駕駛員身後的旋轉彈倉旁,一隻位於車體右前側的彈藥架油箱處,感測器為光學感測器;動力室採用兩隻老式的導流管式滅火瓶,滅火劑為114B2(哈龍-2402),感測器為老式的熱電偶。

位於駕駛員身後的旋轉彈倉旁的兩隻新型直噴式滅火瓶,安裝的方式為一正一反。

從上到下,控制盒(三隻)、光學感測器(10隻)、熱電偶(5隻)。

安裝在戰鬥室的光學感測器,一側為紅外,一側為紫外。

西方國家使用的主要是英國Kidde Graviner公司生產的Crew Bay自動滅火抑爆系統,圖為滅火瓶(左)、光學感測器(右上)、控制盒(右下)。

位於Leopard2A5坦克駕駛員座椅後右側車體上的一組兩隻Graviner滅火瓶、控制盒、光學感測器(頂部)。

位於Strv122坦克炮塔左側的一組兩隻Graviner滅火瓶。

甚至Bovington坦克博物館在修復二戰德軍131號Tiger坦克的時候,也在車體裡面加裝了兩隻Graviner滅火瓶。

自動滅火器不僅用於坦克,在艦船乃至國民生產的很多領域都有應用,自動滅火抑爆系統在煤礦行業也比較常見。圖為我國海軍艦用滅火瓶,哈龍-1301。

感謝閱讀。

-end-

推薦閱讀:

中國五大戰區中哪個戰區武器裝備最精良,開戰首當其衝?
中國航母編隊首度突破第一島鏈會帶來什麼影響?
將《孫子兵法·應用於投資》——軍爭篇
想複員的新排長是怎麼熬到十年的老連長的?
古時候行軍打仗,士兵想妻子了怎麼辦?

TAG:坦克 | 軍事 | 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