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某一時期的大規模技術引進

(轉載自存,作者是誰,不知道。侵刪。)

(注意,評論不是我關閉的,顯然是許可權出於某種考慮所為)

20世紀70年代前期,毛澤東、周恩來等根據有利的國內外條件,大膽決策,從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興建了一批大型工業項目。

雖然在建設過程中有一些缺點,但這批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後,對當時和此後的中國產生了深遠影響。

學術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有學者考察了70年代前期中國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的歷史背景和成就

閻放鳴:《論我國第二次成套設備的大引進》,《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1期。;

有學者對這次成套技術設備進行歷史再考察和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指出其嚴重缺陷,同時也指出了其積極意義。

林柏:《新中國第二次大規模引進技術與設備歷史再考察》,《中國經濟史研究》2010年第1期;孔繁敏:《對七十年代前期引進技術設備問題的反思》,《經濟科學》1987年第5期。

這些研究成果是從規範市場經濟的角度反思得出的結論,沒有把這一問題放在當時混亂的「文革」環境中來考察。

在當時混亂的「文革」時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有缺陷是普遍存在的。筆者不揣淺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這一問題進一步考察,請教於方家。

  一、決策背景

  一是「文革」後期國內政治環境的變化和政策調整。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在毛澤東支持下,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開始調整政策。在毛澤東「許可」的範圍內,周恩來採取多種措施批判極「左」思潮和無政府主義,消除「文革」對經濟工作的破壞,恢復政治生活和國民經濟的正常秩序。他強調「運動和業務不能對立」,鼓勵各級幹部抓業務,把生產搞上去。1972年10月14日,根據周恩來的指示,《人民日報》發表了《無政府主義是假的馬克思主義騙子的反革命工具——學習筆記》等3篇批判極「左」思潮和無政府主義的文章,在全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得到大多數幹部、知識分子和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國內局勢明顯好轉,為引進成套技術設備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二是人民群眾的吃飯穿衣問題迫切需要解決。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緩慢,人民群眾仍然缺衣少食。毛澤東說:「解放這麼多年,吃飯和穿衣問題還解決不好,怎麼向人民交代?」他指示:必須把糧食抓緊,必須把棉花抓緊。周恩來要求各地多種棉花、多賣棉花給國家。即使這樣,國內棉花仍然不能滿足需要。世界上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都是發展化學纖維工業,以解決紡織工業原料問題。為此,紡織工業部專門向中央寫報告提出「實行天然纖維(棉花)和化學纖維並舉」的方針,中央批准了這個報告,但我國合成纖維技術解決不了。毛澤東問周恩來「能不能買」?周恩來說:當然可以。事後,周恩來向李先念、余秋里傳達了毛澤東「我們也搞點化纖」的指示,要他們研究辦這件事情,從國外引進化纖技術設備。

  三是中國國際環境改善,西方發達國家有意同中國做生意。1971年10月,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緩和,大大改善了中國的國際環境,中國迎來了對外建交的又一次高潮,至1973年底,已基本上完成同美國以外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建交過程。外交關係的突破帶來了對外貿易合作關係的新契機。與此同時,進入70年代以後,西方發達國家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商品、資本、設備、技術都急於尋找出路,對與中國做生意有濃厚興趣,這就為中國引進成套技術設備提供了有利的國際條件。

  最後國內石油生產的突破,使中國發展石油化工有了可能。1959年,中國石油產量373萬噸,自給率只有406%;1965年,由於大慶等油田的發現和開發成功,中國石油產量達到1131萬噸,完全實現了自給;到1972年,中國的石油工業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原油產量達到4567萬噸陳錦華:《國事憶述》,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8頁。,不僅能夠自給,而且還可以拿出一部分原油作為生產化學纖維的原料。這就為中國引進成套化纖設備奠定了原料基礎。

  這四個背景因素綜合起來,使得中國從國外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的時機已日臻成熟。毛澤東、周恩來把握時機,在70年代前期做出引進成套技術設備的決策。

  二、引進計劃確定與擴大

  20世紀70年代初期中國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從最初4套化纖和2套化肥約4億美元的方案,到最後確定為26個大型項目約43億美元方案的出台,前後經歷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分為四個階段:

  階段一:提出引進成套化纖、化肥技術設備。1972年1月16日,國家計委向國務院呈送《關於進口成套化纖、化肥技術設備的報告》,提出:為了爭取時間,掌握技術,加快我國化纖、化肥工業建設的步伐,求得一個較大的突破,並為今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擬爭取在(1972年)上半年與外商簽訂合同,花費4億美元,引進4套化纖技術設備和2套化肥技術裝備,以及部分關鍵設備和材料,爭取五六年內全部建成投產,投產後,一年可以生產化纖24萬噸、化肥400萬噸劉國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長編》第3卷,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6頁。,化纖產量「約等於500萬噸棉花,可織布40億尺,其中『的確良』(滌綸)的產量(包括當時產量)將達到19億尺,城鄉人民對『的確良』的需要,將進一步得到更好的供應」陳錦華:《國事憶述》,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頁。。引進這4套設備的廠址,擬放在四川、遼寧、上海、天津。進口2套化肥設備,建在四川和大慶。報告還提出,立即組織3個技術考察組出國考察,爭取在1974年、1975年建成或形成生產能力。

  1972年2月7日,經毛澤東、周恩來等批准後,這些項目正式組織實施。負責這項工作的輕工業部和燃料化學工業部組成考察組,分別到西歐、日本考察,選擇引進對象。5月份他們給國務院寫出考察情況和進口化纖設備安排方案的請示報告。5月24日,李先念批准,並派柴樹藩主持同外商談判。經過1個多月的談判,柴樹藩向國務院寫出《進口化纖設備談判進展情況的報告》。9月2日,經周恩來、李先念、余秋里批准後,第一批進口化纖、化肥設備的報告正式確定下來,邁出了引進成套設備的第一步。

  由於上述成套設備引進工作進展非常順利,其他部門如冶金部、三機部等都想藉此機會引進一些先進技術,紛紛向國家計委提出引進項目和出國考察,這是後來從國外引進規模擴大的內部因素。同時,西方國家對中國引進項目也表現出極大熱情,紛紛要和中國做生意。這是導致引進規模擴大的外部因素。

  階段二:武漢鋼鐵廠引進的一米七軋機。1972年8月6日,國家計委向國務院呈送《關於引進一米七連續式軋板機問題的報告》,指出:「軋鋼能力不足,鋼材品種不配套,特別是板材、管材少,是當前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因此,冶金部要求進口一米七連續式軋板機一套,包括熱連軋機、冷連軋機、鍍鋅機組、鍍錫機組、硅鋼片機組等設備。進口一套新的連續軋板機約需2億美元,雖然用外匯較多,但與每年進口300萬噸鋼板所花約3億美元相比,還是合算的。」陳錦華:《國事憶述》,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頁。報告建議由冶金部、一機部、外貿部、國家計委指派人員成立專門小組負責這項工作。8月21日,毛澤東、周恩來正式批准從聯邦德國、日本引進一米七軋機,建在武鋼。

  階段三:引進範圍不斷擴大。煤炭、石油、化工等工業部門,經過出國考察也相繼提出從國外引進技術設備項目,引進範圍不斷擴大。1972年11月7日,國家計委向國務院報送的《關於進口成套化工設備的請示報告》,建議進口23套化工設備。對上述3批引進項目進行研究以後,周恩來感覺很零碎,而且,既然有這麼好的機遇,事情就應該做大一點,所以指示國務院業務組和國家計委把這些項目合併起來,要準備採取更大規模的引進方案。

  階段四:四三方案。1973年1月2日,根據周恩來的指示和國務院業務組研究的意見,國家計委向國務院報送《關於增加設備進口、擴大經濟交流的請示報告》,因計劃用外匯43億美元,故稱「四三方案」。經過討論和修改,3月22日,國務院原則上批准了這個報告。報告提出:由於「我國的對外關係迅速發展,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急於找產品市場,找資金出路。積極利用這一大好時機,擴大對外經濟交流。我們研究,擬在今後三五年內,集中進口一批成套設備和單機設備,爭取在『五五』計劃期間充分發揮作用,初步提出進口43億美元的方案。」陳錦華:《國事憶述》,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5頁。後來又陸續追加了一批項目,計划進口總額達514億美元。《中國共產黨歷史》第2卷下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864頁。

  「四三方案」還闡明了引進技術設備的目的和六項原則。進口成套設備的目的在於,「引進新技術,支援農業,加強基礎工業和輕工業,加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步伐」。引進設備的原則是:一是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二是學習與獨創相結合;三是有進有出,進出平衡;四是新舊結合,節約外匯;五是當前與長遠兼顧;六是進口設備大部分放在沿海,小部分放在內地。這六條原則成為中國第二次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的指導方針。「四三方案」還建議,由國家計委及各部委組成「進口設備領導小組」,「像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抓『156』項進口項目那樣,扎紮實實地把建設任務抓緊抓好,儘早投產見效」。

  第二次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的項目共26個:化學纖維4套,即上海石油化工總廠、遼陽石油化纖總廠、四川維尼綸廠、天津石油化纖廠;石化3套,即北京石油化工總廠的30萬噸乙烯、吉林石化公司的115萬噸乙烯及配套項目、北京化工二廠的氯乙烯設備;大化肥13套,即滄州化肥廠、遼河化肥廠、大慶化肥廠、棲霞山化肥廠、安慶化肥廠、齊魯第二化肥廠、湖北化肥廠、四川化工廠、瀘州天然氣化工廠、赤水河天然氣化肥廠、雲南天然氣化工廠;烷基苯項目1套;大型電站3套,分別建在天津北大港、河北唐山陡河、內蒙古赤峰元寶山;鋼鐵項目2套,武鋼的一米七軋機和南京鋼鐵公司的氯化球團。另外,還有43套機械化綜合採煤機組,以及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透平壓縮機、燃氣輪機、工業汽輪機等單個項目。

  1972年,全國進出口總額只有484億美元,其中進口22億美元,而根據「四三方案」的計算,引進這批成套技術設備需要43億美元,加上利息,總數要達到50億美元,總投資摺合人民幣214億元,1972年全國基本建設的總投資不過412億元,這26個項目就佔214億元,實際上後來還超過了這個數字。陳錦華:《國事憶述》,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頁。從這兩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這次從國外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黨中央、國務院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實踐證明這個決策是非常正確的。

  三、項目落實與建設

  這批成套技術設備引進方案得到毛澤東和國務院批准之後,很快付諸實施。國務院專門成立了進口設備領導小組,負責審查、組織進口、綜合平衡等工作,各有關部門和承接進口項目的省市也抽調專人負責這項工作,到1973年底,大部分項目簽約完成。與之相配套,國內先後開工的26個工程,均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工程。1974年初國務院專門發出文件,明確規定:引進項目的投資要專項保證,設備材料要專項安排、單獨核銷,施工力量要優先安排。到1979年,上述26個項目的合同履行完畢,共用396億美元,比原計劃少了3億多美元,實現的程度差不多達到92%。陳錦華:《國事憶述》,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頁。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這26個項目的建設情況總體上是好的,截至1979年底,已有20個建成投產,平均每個項目的建設工期為3年8個月,其中最長的5年,而國內同期安排的一批大中型項目,平均每個項目的建設工期長達11年。王永華:《我國七十年代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揭秘》,《黨史博採》2011年第6期。到1982年底,所有項目全部建成投產。

  這批項目的順利落實與周恩來、鄧小平、陳雲、李先念、谷牧等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支持分不開的。他們在項目的引進、落實和建設方面,花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及時解決反映的現實問題。周恩來一直強調,這批引進項目對外履約,一定要重合同、守信用,不能把事情辦壞。上海石油化工總廠是建在金山衛填海造地而成的軟土層上,在建設初期,日本商人反映那裡的地基不好,土層比較軟,打了很深的樁,仍然怕出事故。周恩來要求一定要採取措施確保工程質量,千萬不要出事情。

  鄧小平對這批引進項目給予大力支持。1973年他剛剛復出,恰好趕上這批引進項目的落實和建設,他就到上海石油化工總廠建設現場視察,聽取有關人員彙報,並實地考察了規劃廠區。兩年後他又到那裡視察,看到各方面進展很快,強調解決好污染問題,回到北京後,他要求谷牧在該廠以國務院名義主持召開現場會,介紹其經驗,推動基本建設戰線的整頓工作。會議於1975年8月成功召開,達到預期目的,影響很大。

  陳雲也支持大膽利用外資,滿足引進設備所需資金。1973年6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就籌措外匯資金的問題請示陳雲,他說:「現在形勢變了,過去我們的對外貿易是75%面向蘇聯和東歐國家,25%對資本主義國家,現在反過來了,這個趨勢是定了。」《陳雲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頁。於是中國人民銀行積極開展籌措外匯和利用外資工作,滿足了對外引進的迫切需要。李先念是第二次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的具體負責人,從出國考察、談判、簽訂合同到國內立項審批、制定方案、籌措資金,再到國內籌建工作的各個環節,他都是精心籌劃、周密組織的;對引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和解決辦法,保證了整個引進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重大意義

  第二次成套技術設備引進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大規模成套設備引進,解決了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四三方案」提出引進成套設備原則的第一條就是「集中力量切切實實地解決國民經濟中幾個關鍵問題」。當時,國民經濟面臨許多問題,其中最大問題是人民的吃飯穿衣問題。「四三方案」中用於解決吃、穿、用問題的化肥、化纖和烷基苯項目,佔全部引進項目26個中的18個,總投資1368億元,占「四三方案」全部投資的6384%,陳錦華:《國事憶述》,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3頁。重點十分突出。1977年底,13套大化肥項目,已有7套投產,到1978年6月,累計生產尿素361萬噸,陳錦華:《國事憶述》,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頁。促進農業發展是不言而喻的。在穿的方面,到1982年4套化纖項目全部投產,大量的滌綸、腈綸等合成纖維紡織品和塑料製品解決了中國的服裝、鞋帽供應問題,1984年中國取消了布票。

  在能源動力方面,43套綜合採煤設備從1974年開始投入使用後,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採用引進發電設備建成的發電廠,不僅提高了火電廠發電機組的等級,而且緩和了華北、東北地區電力緊缺的矛盾。在原材料方面,武鋼一米七軋機從投產到1983年底,共生產鋼材556萬噸,平均每年產量增長266%,其中,冷軋、熱軋、硅鋼片三廠的產量分別以27%、31%和36%的平均速度遞增,1983年,薄板產量佔全國產量的371%。閻放鳴:《論我國第二次成套設備的大引進》,《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1期。另外,塑料、合成橡膠、洗衣粉等多種化工產品的產量也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這批項目建成投產後還節約了外匯,降低了消耗。以前,這些項目所生產的大部分產品依賴進口,投產以後,節約了大量外匯。如在一米七軋機投產以前的三年中,國家僅進口鍍鋅板、鍍錫板和硅鋼片就花費外匯55億美元,相當於引進一米七軋機用匯額的917%。而從1979年到1984年,一米七軋機共生產代替進口的商品材268萬噸,節約外匯269億美元,相當於引進設備費用的33倍。閻放鳴:《論我國第二次成套設備的大引進》,《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1期。同時,「四三方案」引進設備的產品已有相當數量打入國際市場,為國家賺取了大量外匯。另外,引進設備技術性能高,從而減少了單位產品產量的物質消耗,僅一米七軋機的鍍錫工藝,每生產1噸鍍錫板只消耗錫7公斤,比國內原有的生產工藝降低消耗72%。閻放鳴:《論我國第二次成套設備的大引進》,《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1期。

  其次,通過大規模成套設備的引進,真正對外部世界,特別是對西方發達國家有所了解。這次大規模成套設備的引進,是新中國第一次同日本、聯邦德國、法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進行大規模的交流與合作,引進項目絕大部分屬於當時世界上的先進技術,其中許多技術是當時我國未曾掌握、未曾認識、甚至是聞所未聞的。這些技術促進了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如一米七軋機,不僅提高了軋鋼技術,而且吸收了金處理、陶瓷化工、液壓傳動、信息傳遞、能源介質、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新工藝和新技術。另外,通過培訓科技人員、管理幹部和操作工人,使得企業素質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這次成套設備引進還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帶來了最新的市場信息,我們切身感受到了外部世界的變化,看到了究竟什麼是先進技術,什麼是高度發達的工業,什麼是高效的勞動生產率,對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有了深刻的認識。

  最後,通過大規模成套設備的引進,培養了技術、管理和外事人才,積累了經驗,為此後的對外開放創造了條件。通過大規模成套設備的引進,我們真正從西方發達國家學到了先進的技術、管理知識,積累了同西方發達國家打交道的經驗,特別是怎麼利用國際資本市場籌措資金、怎樣引進軟體、怎樣開展更高層次的合作問題等。1973年10月底,周恩來會見澳大利亞總理時說:「台灣有一個高雄港是自由港,沒有稅,吸引外資帶著原料去建廠,利用台灣的廉價勞動力、勞務費,然後把商品回銷外國,這樣很多外資去台灣投資。」《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第630~631頁。雖然由於當時的國內外環境所限,周恩來的這些對外開放思想沒有實現,但為後來的對外開放提供了理論先導。再如陳雲提出,「要把一些界限劃清楚,如不要把實行自力更生方針同利用資本主義信貸對立起來,做工作不要被那些老框框束縛住」等思想,成為利用外資的理論先導。改革開放以來很多外貿骨幹人才,也是在參與這次大規模成套設備引進的人員中成長起來的。

  綜上所述,20世紀70年代前期,毛澤東、周恩來等根據有利的國內條件和國際形勢,決定從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利用這些引進設備,興建一批大型工業項目。雖然引進和建設過程中難免有一些缺點,但這批項目相繼建成投產,推進了我國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為改革開放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推薦閱讀:

中國的艾滋病患者人數?
中國哪個網站用戶素質最高?
魯迅《熱風》|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 只是向上走 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採訪 | 遍訪中國,我從未見過像中國人一樣如此好鬥的、自信的民族
金磚五國深化合作有哪些著力點?一文讓你全讀懂

TAG:工業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