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FIFA拔得世界盃頭籌,你還覺得抖音會幹掉微博?

昨天有篇文章在圈內被熱議,標題大概是「抖音在消滅快手的路上已經差不多把微博殺死了」,看到標題我就沒興趣點開了,因為抖音跟微博完全不在一個賽道,今天幹掉那個明天幹掉這個,可能只是媒體的一廂情願罷了。

當看到FIFA(國際足球聯合會)正式入駐微博的新聞時,更加堅信了我一直以來的看法:儘管一直有各種平台想要幹掉微博,但它已形成獨特的商業模式,「內容樞紐」定位讓其無法被替換。

為什麼說微博是內容樞紐?先從FIFA與微博的合作說起。

FIFA重視賽事傳播讓世界盃更火

今年是體育大年,冬奧會剛結束,世界盃又將於6月14日-7月15日在俄羅斯11座城市召開,各大互聯網巨頭自然不會錯過對這個黃金IP的布局,微博與FIFA率先合作,目前FIFA已開通官方賬號,並推出#為世界盃傳球# 線上活動,對世界盃進行預熱,FIFA世界盃官方賬號將於本月底開通,第一時間播報世界盃相關資訊,也將舉辦活動與球迷互動。

FIFA一直是體育賽事界最與時俱進的玩家。

賽事的價值不只是比賽本身,只有通過各種手段將比賽過程和結果傳播到更廣大的觀眾,才能形成影響力,才能體現出賽事的價值。一些頂級賽事如F1,在中國一直不瘟不火,就是因為傳播薄弱進而沒有改變本來就比較差的群眾基礎的現實。世界盃則相反,雖然中國隊的表現持續低迷,但每年世界盃中國的球迷們都會出現萬人空巷的盛況,比如2014年,一共有7.9億觀眾通過央視收看了世界盃節目,累計收視時長超過34億小時,直接拉動CCTV整體收視上漲13%,能夠讓世界盃在中國廣泛傳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足球運動在中國的影響力。

世界盃越來越火,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因為此FIFA對於賽事傳播的重視。1978年,當時還叫做「北京電視台」的央視首次對國內進行了世界盃轉播,播下了足球文化的種子,此後世界盃逐漸受到國內媒體的重視,相比較而言,中國觀眾第一次看到NBA的賽事轉播,則是1986年的事情。

不只是重視在不同地區的傳播,FIFA在傳播上一直都很重視新技術。1934年,電台首次用於世界杯的實況轉播;1954年,電視首次參與世界盃比賽的轉播;1998年,互聯網在中國才初露雛形時,世界盃就已成為各大BBS足球論壇的熱門話題;2006年WEB2.0時代,黃健翔的咆哮在互聯網上傳播,也成就了一個民間體育大V;2010年世界盃成為在線視頻的盛宴,在網吧看世界盃成為一種流行;2014年,移動互聯網和智能電視方興未艾,世界盃的傳播變得更加多元,FIFA這一年與索尼合作推出4K內容。可以看到,世界盃一直都在努力迎合觀眾,用最新的技術手段,來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國家地區的觀眾,在不同時期、不同場景下對其比賽的消費訴求。

體育賽事傳播進化到碎片化時代

如果放大到整個體育賽事傳播來看,不論是NBA、奧運會、世界盃還是超級碗,每一個賽事傳播的變遷基本都在經歷從報紙、電台、電視台、互聯網、在線視頻、短視頻的變遷,當然,整個媒體傳播形態的進化軌跡同樣是這樣。2018年,媒體已經變得十分多元化和碎片化,觀眾的注意力也變得很分散,通過一個主要的傳播渠道來凝聚所有眼球已經很難,體育賽事傳播進入社交碎片化時代。

從冬奧會的表現來看,全媒體傳播就成為當下體育賽事傳播的必然,除了傳統電視和在線視頻外,短視頻、直播、信息流等更加碎片化的傳播形式,正變得愈發重要。正是因為此,球星球隊、賽事主辦方、體育KOL、體育媒體、體育自媒體、體育網紅等等生產的碎片化內容,也變得跟賽事節目本身一樣重要。

要做好碎片化的傳播,最好的辦法就是與聚合最多碎片化注意力的平台牽手——在中國這個平台就是微博,它不只是有圖文、短視頻、直播、問答、投票、活動等各種內容形態,也有著完善的內容生態體系,不同類型的創作者,可以在其上進行不同場景、不同形式的內容創作,同時結合社交關係可以進行良好的互動。

而且在體育上,微博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一方面是用戶,微博有19萬體育認證用戶,34萬媒體機構,1億體育興趣人群,月均增幅8%;一方面是可以出內容的頂部用戶,微博有超過1600個球隊俱樂部官方認證賬號,超過13萬各類體育運動員認證賬號(其中國外知名運動員:超過1000+人),頭部的足球籃球及綜合領域頭部KOL近3500人。

此前,NBA、NFL、法網、里約奧委會、平昌冬奧會、中超等超過100個國內外頂級賽事及球隊俱樂部均與微博合作,進行賽事傳播,收穫頗豐,比如2018年全明星周末前後三天相關視頻播放量7.7億,相關話題總量達到了11.9億。今年FIFA也強化了社交媒體傳播——正是因為今天微博已成為體育賽事不可或缺的傳播渠道,正如國際足球聯合會首席商務官勒·弗洛克所說:

「我們了解到,尤其對於中國的年輕人來說,社交媒體是十分重要的交流溝通平台。在我們這些新拓展的平台上,我們希望能夠更好的與中國球迷進行互動,並且了解他們對於足球的夢想。我們期待跟微博,以及我們的其他合作夥伴一起,共同為國際足聯打造一個強大的社交媒體頻道。」

微博獨特性在於「內容樞紐價值」

今天,內容平台這個概念已經不讓人陌生,所謂平台,就是在解決兩端連接的問題——一邊是供給端,一邊是消費端,比如搜索引擎連接站長與訪客,微信公眾號連接自媒體與讀者,直播平台連接主播與觀眾。而微博的獨特性就在於,它不是一個平台,而是一個樞紐。

我們在微博上看不到類似於分成補貼這樣的平台運營機制,很簡單,因為微博不是一個純內容平台,它的價值在於可以連接各種平台、創作者、明星名人KOL、媒體自媒體、讀者、觀眾、粉絲、企業商家品牌、消費者。

比如在體育賽事傳播上,微博與直接出巨資才買體育賽事版權的平台不同,它不直接做賽事長內容本身的轉播,而是與擁有版權的平台合作,讓平台的主播等創作者可以在微博上二次創作,聚集粉絲的同時,吸引更多觀眾去觀看賽事節目,進而放大版權的價值。對於微博來說,豐富了碎片化內容,對於版權方來說,提高了分發效果,放大了版權價值,可以說是雙贏。

這一次與FIFA合作,微博CEO王高飛也特彆強調「將更緊密地結合FIFA、版權方央視以及微博自身的資源和特點,發揮互補和協同作用。」說白了,微博讓FIFA可以在平台直接發聲和與球迷互動的同時,沒有繞開央視。

與版權方不是競爭,而是合作,體現在微博一直以來的內容合作中,目前主流電視台、優酷等視頻網站、各種頂級賽事主辦方、球隊俱樂部,以及前面提到的騰訊體育,均與微博達成內容合作。說白了,微博就是一個可以包容各種內容創作者,甚至平台、版權方的超級平台,也正是因為此,我才說微博不是一個平台,而是一個「樞紐」的角色,樞紐就是一個超級連接器,不只是連接兩端,而是可以連接各端,而且只要有必要,隨時可以增加更多節點進來,有很強的包容性、兼容性和擴展性。

現在內容平台很多:信息流、直播、短視頻、問答等等,也有大平台擁有不同形態的內容,但是,如果要你找一個可以連接而不是排斥第三方平台的內容樞紐,除了微博應該找不到第二個。正是因為此,我認為沒有誰可以替代微博,反而是有更多類似於FIFA這樣的頂部IP,或者類似於央視這樣的頂級內容平台,會加入到微博,將其當成傳播的一個必選項。

而一個只連接兩個節點的平台,與一個連接大量節點的樞紐相比較而言,顯然後者更難以替換。


推薦閱讀:

直播行業怎樣免於「突然死亡」?
微博上大家都在討論的#完美男友舒鎮強#到底是什麼梗?
作為今日頭條的深度用戶,你對今日頭條有什麼建議?
如何看待吳亦凡粉從微博跑來控評,把所有關於趙麗穎的黑話題在知乎上刷了遍?
微博配圖,你最習慣到哪找素材?

TAG:微博 | 抖音 |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