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聚會了,來看看德國人是怎麼「逗」孩子的?

文/悠悠媽 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

本文於2018年2月15日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

1. 路上的「奶奶」「阿姨」,我該怎麼稱呼她們?

去年回國的時候,我媽媽帶著悠悠去見她一起跳舞的舞友,這些上了年紀的奶奶們一見到悠悠,都很熱情地圍過來和她說話:「啊,你回來了!好可愛哦!你叫我咧。

悠悠理解錯了意思,小聲回答:「我叫悠悠。

奶奶們沒聽清,繼續說:「你叫我一聲吧?」

悠悠耐著性子又說一遍:「我叫悠悠。」

奶奶們這才理解過來:「哦,你叫悠悠啊!那你也叫我一聲吧?」 邊說邊想抱起悠悠。

悠悠有點不知所措,不太確定要不要接受奶奶的熱情,她回頭轉向我,用眼神向我求助。

「悠悠,叫奶奶,她們都是外婆的好朋友,不用怕,媽媽在這。」 我在一旁安慰道。悠悠在眾人的期待下,終於對著眼前的陌生老人叫了一聲「奶奶」。

在中國,對比自己年齡大的人使用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等尊稱是一種禮貌,從小到大我一直很認可這種稱呼,誰知到了德國卻鬧了笑話。

悠悠一歲多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在樹林散步,一個看上去60多歲的德國女人牽著狗朝我們走來。悠悠當時對狗狗又好奇又害怕,這個陌生的「奶奶」看出了她的心思,好心地在我們面前停下,說:「可愛的小老鼠(德國人喜歡稱孩子為老鼠),不用怕哦,這隻狗狗不咬人的」,邊說邊用手按住她的狗讓悠悠湊近看個夠,還鼓勵悠悠伸手摸一下。

遇見這麼友好熱情的奶奶,臨走前我用德語對悠悠說:「你和Oma(德語里的奶奶)說聲謝謝和再見吧!」 結果我就看到了那德國「奶奶」臉上複雜而尷尬的表情......

「怎麼了?我不能稱她為Oma嗎?」 回到家我不解地問老公。

「當然不行了,你這種叫法非常粗魯。」 老公解釋道。

「什麼?粗魯?!在中國,這是一種禮貌的做法啊。為什麼會覺得粗魯?」 我發出不可置信的疑問。

「你叫她Oma,說明你覺得她老了,她有孫子了,可是說不定她還沒有孫子呢?說不定她連孩子都沒有生過呢?很多老人不希望別人把他們當老人看。Oma只能用在真正的奶奶或外婆身上,還有叔叔阿姨也一樣,對家人以外的人不能亂叫。」

我很困惑,問道:「那不叫Oma,我在和悠悠說話時,要怎麼稱呼她?」

「用Dame女士,不管什麼年齡,女的一律叫Dame女士,男的一律叫Herr先生。」

「八九十歲的也這麼稱呼?」

「是的。」

「可是,我總覺得這樣叫怪怪的.......」

於是,我再也沒有教過悠悠叫德國人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之類的,雖然講中文時,我會不由自主地稱路人為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哦,你看,那個窗戶里的『奶奶』正看著你騎車呢!」

但當悠悠使用德語這麼去稱呼他們時,我又不得不馬上糾正:「不不不,德語里你不能這麼叫哦,只有中文裡應該這麼叫...」

後來,我仔細觀察了德國人的聚會,確實沒有要求小孩子叫人這種行為。在中國,小孩子學會叫人(嬸嬸、舅奶奶、三姨等等等等...)是非常重要的禮儀,探親訪友時,幾乎每個大人一見到小孩都會希望或者要求孩子叫出自己的輩分尊稱。小時候的我因為不愛叫人,還常常被長輩批評。

在德國,大家卻不太在乎這件事——因為本來家人以外的人就不能隨便亂叫,認識的人只能叫名字。而家人除了Oma(奶奶和外婆)和Opa(爺爺和外公)以外,其餘女的全部叫阿姨,男的全部叫叔叔,沒有姨媽和姨奶奶之分,也沒有舅舅和姨夫之分。

德國孩子,到了聚會上,大方的跟所有人說聲Hallo就算打過招呼了;慢熱的什麼都不說也沒人會覺得奇怪。倒是大人之間的打招呼會更加註重禮節,關係近的貼面親吻,初次見面的要握手,主動走過去和每個人打招呼是良好的社交禮儀。

悠悠在兩個文化之間穿梭,已經習慣了在德國對爸爸媽媽的朋友直接叫名字,甚至對姑姑也可以叫名字。但到了中國,就要叫舅舅、姨媽、XX阿姨等。她是否已明白其中的社會規範之差異?我不確定,也許她以為舅舅、姨媽就是他們的本名吧;)

2. 如何有分寸地和孩子套近乎?

在德國,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感很強,大家會注意與別人保持適當的距離。我想,正因如此,他們才不希望用「奶奶」這樣的稱呼去和陌生人套近乎吧。即使是親人朋友或者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會隨便越界。

在親朋聚會上,德國大人初見別人家的孩子,會熱情笑眯眯地和孩子打招呼,甚至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但在未經孩子的同意下,不會和孩子有身體接觸。

若孩子表現得很大方、很喜歡這個大人,那麼他們會順著孩子和TA進行更多互動交流;若是孩子表現出怕生、不想說話,這時候大人會表示理解地往後退,和孩子保持一段安全距離,暫時不打擾孩子。

人多的德國聚會上,經常是這樣一番情景:大人們拿著酒杯喝酒吃飯聊天,孩子們玩孩子的,如果孩子太小,會有一個大人在旁邊照看陪玩。偶爾孩子們穿過大人中間的時候,大人會和孩子說幾句話,但大部分時候大人的注意力是不在孩子身上的。

德國人奉行孩子不是大人的玩具,大人也不是孩子的跟班,大家都有自己的需求,讓孩子們自己玩,大人盡興,孩子也盡興。極少會出現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你一句我一句逗孩子的場景。

那有沒有和孩子拉近距離的辦法呢?當然有!

悠悠兩歲時,我們帶著她去法國尼斯拜訪悠悠爸爸的一個朋友 - 那是一個長著大鬍子、皮膚曬得有點黑的法國叔叔Kiko。悠悠一向比較怕男性,見到大鬍子Kiko,她嚇得一聲不吭躲在我身後,完全不敢靠近他。我們和Kiko解釋了悠悠的行為後,他表示理解地走開了。

後來,Kiko的貓從外面回來,Kiko抱著貓走過來問悠悠要不要摸一摸,這一舉動,立刻讓悠悠對Kiko的戒心減少了一半,好感倍增。他倆和貓玩了一會,貓走後悠悠立刻又回到我身邊。接下來整個晚飯時間,Kiko都沒有試圖「討好」悠悠,他和我們聊著天,而悠悠則坐在桌子的一頭悄悄觀察著另一頭的陌生叔叔。

晚飯過後,悠悠對放在角落的一把吉他產生了興趣,Kiko見狀立刻拿起吉他彈奏起來。悠悠的兩眼冒光,瞬間被音樂吸引,Kiko停下來讓悠悠試著撥弄琴弦,耐心地教她,後來又拿出手鼓與木琴和悠悠一起玩。

就這樣一來二去,悠悠對Kiko叔叔完全放下了戒心,很快玩到了一起。之後的幾天,她都會主動找Kiko玩,一口一個Kiko,回到德國還對Kiko念念不忘。我從來沒見過她對爸爸和爺爺之外的男性這麼熱情過......

逗孩子可以,但目標是要把孩子逗開心了,而不是以犧牲孩子的感受來逗大人開心。以孩子可以接受的節奏和方式慢慢靠近,給孩子一點時間觀察和認識你,陪著孩子玩TA感興趣的東西,還怕孩子會不喜歡你、不和你親近嗎?

3. 給孩子吃東西前,要先問媽媽

德國人爆棚的界限感還體現在,給別人家孩子吃東西之前,都要先徵詢媽媽的意見。

初到德國時,聽到德國人問我「我可以給你的孩子吃這個嗎?」 ,我還對這備受尊重的待遇有點不習慣。後來才發現,這不是一兩個人的高尚行為,而是人人都這麼做。

哪怕是小朋友很有愛心地想與悠悠分享糖果,TA的媽媽也會善意提醒TA:「你要先問一下悠悠的媽媽可不可以。」 因為他們知道,並不是每個媽媽都允許孩子隨時隨地吃糖果。

入鄉隨俗,我在給別人家孩子吃任何東西之前,也都會禮貌地問一句:「我可以給TA吃這個嗎?」

在德國,不管我做什麼選擇和決定,只要沒有虐待孩子,所有人都會很識趣地對我說:「你的孩子你做主。」 包括我的婆婆。就連幼兒園園長給我帶娃建議的時候,也在說完之後補上一句「這只是我個人的建議和看法,決定權在你。」

每一個人,每一句話,都讓我這個當媽的為自己的地位之高而感到受寵若驚,同時也因這充分的尊重而深感養育兒女之責任重大。

我相信,這種對別人的尊重和界限感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它跟社會文化和發展程度有關。一個從小得不到尊重、被粗暴對待、沒有隱私可言的孩子,很難想像TA長大了會自動學會尊重別人。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至少可以從自己做起,做尊重孩子、讓孩子做主的父母,培養出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也算是對社會做了貢獻吧。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整的人,尊重孩子的感受,在「逗」孩子時考慮孩子的想法,容許孩子表現出與我們不同的一面,並把TA當成有思想的人來看待——這是我們與孩子相處時應有的分寸。

如果喜歡,歡迎轉發!謝謝支持!

作者簡介:悠悠媽,坐標德國,曾經的學霸,留過學,做過外企項目經理,現教育專欄作者,德國早教研究者與推廣人。有一個兩歲的混血女兒,愛混德國親子圈和幼兒園。創立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專註分享在德國學到的育兒知識、先進教育理念以及女兒在德國的真實成長經歷。歡迎關注!

深諳中外教育差異,不教條,不追捧。相信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教育方式。用生活完成教育,潤物細無聲。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公眾號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德國人如何為孩子選擇興趣班?
請不要給慢熱的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
留學德國--不可不知的語言要求,DAF&其他選擇?(1)
我的德國婆婆,好德國啊!
拿到永居之前,在德國能享受什麼待遇?

TAG:育兒 | 早教 | 德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