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小悲哀----致焦慮的學生的歉意
1.
昨天朋友收到了stanford的拒信。他對象在那兒讀博士,他之前收到面試通知時候還幻想將來美好的同居生活,不幸自信過頭準備草率面試給跪,於是乎現在天天發朋友圈感慨說估計也許只好去個保底校,又沒名氣與排名,又離男友遠。
更關鍵的是他總覺得這麼一來自己有點配不上他男友。他男友有北大保送,身邊的朋友個個頂尖名校,社會精英,而他顯得格外平庸。再加上本身同性戀+異地,安全感很低,於是倍感焦慮,跟我電話了幾個小時都不放過我。
很幸運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讀到了skiptomylou的關於人生均值回歸的回答。粗淺的說就是人生的模樣最終還是取決於你內心最深處的慾望。換句話說,定義你的不是外在的成就,而是你的本心。我轉給了他,他很喜歡。
於是我突然想聊聊教育
2.
我的核心觀點來自於法國學者雅克.朗西埃,即任何社會組織的教育都不可能帶來人的解放,換句話說學校教育不可能帶來內心的自由,從而產生焦慮是必然的。
朗西埃在他的文章中有詳盡的論述,這裡我將採用別的一種闡述方式。首先第一個問題在於,社會有沒有義務提供給人民教育。
答案很顯然,沒有。
甚至誇張點說社會基本沒有任何義務為我們做任何事情。但是社會仍舊會為人民提供了各種福利包括教育,因為這可以增加人們的生產力與歸屬感,對社會本身是有利益的。就好比一個公司沒有義務為你提供優秀的產品,但公司會這麼做因為這將增加公司的競爭力,對公司的領導人是有利益的。大家還可以回想為什麼我國喜歡支援非洲在西部不發達的時候,因為那遙遠的遠方有肥沃的土壤和可以開會時投票的黑黝黝的可愛的友人呀。所以一個簡單的認識就是,社會的決策一定是有其代表群體的利益性的。
有人說不對呀,國家不是把義務制教育寫到了法律里嘛。怎麼沒有義務。
我的觀點是,國家沒有義務去寫這條法律,但是出於利益考慮,國家寫了。
教育是為社會服務的,而個體的利益與社會的利益有重合也有很多衝突。
3.
所以一個簡單的結論就是,國家提供的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解放人,不是讓你擁有「智慧」擺脫「愚昧」,而是讓整個教育群體變成對社會有用的群體,換句話說,個體的特殊性,與部分不適用的認知,是不被我們的教育系統主要所考慮的。教材的集中編寫是效率的需要,也有別的需要。
這沒錯,站在社會決策角度來講,一點錯都沒有。但對於部分個體而言,這無疑是一場悲劇。比如,現在的社會重視邏輯思維能力,而你是一個可以看天象知方向的天才。你若是早生500年在海島上,你會是個天才,而在現在,你估計就不會成功。
所以教育的社會性帶來的第一個問題:即天賦不適應當今社會主流的學生會很困難。
4.
當然很多人會爭論的是,人可不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天賦。目前教育界主流文獻是支持勤奮可以改變天賦(growth
mindset theory),知乎主流觀點是大部分人的努力還到不了拼天賦的程度。兩者都強調了努力的重要性,這其實是有其道理的。數學界有個很有名的天才叫拉馬努金。這個來自印度的傢伙,沒怎麼接受過系統數學訓練,但天天都寫數學,清晨寫到日落。他的筆記到現在200多年還在被研究,而他在數論上的天賦可能史上最強。但這真的只是天賦所決定的嘛?他每天每夜的積累數學知識,努力使他對數論的理解也許是前所未有的深刻,而這理解使他做到了常人所不能的,人們便以為是天賦。你看到學霸不努力卻有好的成績,但他在少時的積累與訓練也許遠遠超過了常人,他思考更效率,這很難說不是努力的成果。
所以很多人都會教育人努力的重要性,這是對的,但這同時也是危險的。
社會學家盧卡斯有個理論,叫「有效維持不平衡」。簡單的說就是社會階層會不斷想辦法讓自己的子女在各階段的教育獲得優勢。而這些來自家庭的不平等並不會隨人的成長而縮小。
這其實很反常識。因為理論上按照人的成長,家庭的分量會弱化,比如大學生大部分都離家很遠。但其實細想,更高的教育階段往往伴隨著更多的選擇權與個體自由,而此時反而給家庭帶來了發揮的空間。比如說富人家庭可以選擇留學,甚至在實習找工作上提供巨大的便利。這些在環境上與資源上的優勢有時候是巨大的。
我有兩個很好的朋友A和B,都是很努力,成績也都差不多。A剛在上海拿到了10w年薪的外企,他那時候為了面試天天改ppt背稿子到凌晨的樣子我至今佩服,B本科從美國某文理轉校到了哥大現在歷經艱險得到了Facebook 10W美金的工作。
他們的區別在我看來就是家裡條件的區別。
何止出國。你在幼年時的思維開發,經歷的家庭教育,你在少年上過的補習班,你認識的朋友,你每天思考問題的種類,玩的遊戲,看的書,你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哪些沒有家庭的痕迹。家庭對教育結果的影響是巨大的。
所以社會的階層進步是困難的,哪怕在教育體系內部,而我國正是僧多肉少的階段,網路的普及與媒體導向更加突出了競爭。沒有什麼比想不平凡更平凡的夢想了,所以個體的壓力被不斷加大。
可惜,這些不會被強調。
教育的社會性要求這個體系的公平被認可而人們會積极參加。從而會強調量化標準。
教育的社會性同時會倡導個人把成就歸因於自己而不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平衡。報紙報道高考狀元不是沒事幹的。
教育的社會性帶來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學生會受到來自階層不平等的壓力,而這些壓力被系統歸因於自我努力不足。
3.
我常對教育保持悲觀。因為在我看來,大部分的教育問題都是無法避免的社會產物。教育本身就是為社會服務的,它不是解放人的,必然有被犧牲的
家教是人們的剛需,誰不想自己的孩子比同齡人更優秀?
又擇校是沒辦法的,誰不想自己的孩子在更好的環境。
小的調整不過是讓問題的存在改變了方式。
難題的存在是為了分流,而分流來自於國家對於各個階層勞動力的需求。
我們需要阿里巴巴,我們也需要富士康。
這世界最可怕的是,不是認識不好的真相,不是無法改變不好的真相,而是那些略顯悲傷的真相就是這世界所必須的。
4.
當然,教育也是有希望的,它的希望在於家庭與教師的人文關懷。
可惜的是,現今教師與家庭普遍對教育認知缺乏
教師素質問題是常被提及的。經常有新聞講到學生跳樓自殺,很多時候老師難脫其責。我記得我初中快畢業時,班主任語重心長對我說我和C很像。那一刻我的心快炸了,因為C大概跟我沒有半點相像的地方,我只是覺得沒想到她對我的了解在三年內就這麼點。
當然這一切不怪她。教師的一個核心問題在於工資的彈性太低。換句話說,好老師與壞老師收入是一樣的幾乎(不考慮家教)。這意味這好的老師更加努力的動力不大,這更意味著那些最優秀的人才不會願意來當老師。試想一個可以在阿里拿40w年薪的人來當普通初中老師,那他得要有多少情懷。但他仍舊可以去銀行,去那些工資彈性高的行業,因為那裡他的才華會被直接給予回饋。而彈性低,很多時候是因為要粉飾教育的公平性。
家庭的悲哀,在於他們也許太透徹認識到了這個教育的社會性。他們或覺得學習不是為了解放認知,他們知道這一切不過是為了更好的社會資源,但學生尚且意識不到未來與現在的聯繫。他們鞭笞著子女前行,他們想要幫助,但是他們幫助的方式笨拙無比。
他們指著獨木橋說那是康庄大道,他們活在這個規則下,他們成為了麻木的擁護者。
而我覺得,無論老師也好,家長也好,應該是在學校與社會的教育以外,指出教育的另一層可能。他們不應該只跟學校/社會灌輸一樣的觀念。這不代表他們要鼓勵出下一個輟學的韓寒,不代表他們教唆學生們低估學業的重要性。
最少的最少,我會帶著歉意地鼓勵我的孩子,希望他好好學習。學習是可以很有趣的,那種新的認知的喜悅時無與倫比的,學習也是很有用的,也是很辛苦的。
只有人可以解放人,而那樣的幸福感是值得追求的,至少我覺得是的。
5.
我寫這篇文章的意義
簡單的說就是想和或許正在學業中迷茫,掙扎,不滿,憤怒,痛苦的你們
說一句「辛苦了,難為你們了,但你們還是要加油哦」
這世界不缺負能量,不缺正能量,不缺故事,不缺英雄
缺的,是一種對主流以外的寬容
缺的,是身而為人該有的歉意。
6.
謝謝閱讀
不吝指教
推薦閱讀:
※學習能力太差的人走入社會是什麼樣子?
※什麼叫民間小調?
※有哪些人文書單你覺得有趣或者別開生面?
※堅持一個月每天學英語成效如何?
※在大學裡,你最好儘早習慣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