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書筆記】何謂中國?

本文為我學習施展老師《樞紐.中國史綱50講》的筆記。

我特別不喜歡學歷史。

一方面是因為人名、地名、時間、邏輯各種名詞搞得我很亂,記不住。而且就算記住了這麼多名詞、事件到底有什麼用?歷史事實很無趣,就是一堆事,人喜歡看故事,看看這些事和我有什麼關係。而且看歷史很多時候看到最後都是打打殺殺、陰謀陽謀害來害去,感覺都是老一套,沒意思。另一方面是我真的對過去不感興趣,我總喜歡看未來和處理現在。

但是,得到APP出品的《中國史綱50講》卻讓我很有驚喜感。施展老師說歷史學才是真正的未來學,這話一下子就點燃了我的好奇心!哎~這話為什麼這麼說,我得看看。於是就買了來學習,學完了真的特別開腦洞!我覺得我要是不寫篇筆記記錄我的收穫,以後八成是要忘記的,就有了這篇文章。

為什麼我覺得這個史綱講的特別有意思呢?因為施展老師不是從通常文科生的思路出發講歷史,而是從工科生的角度出發的,這個角度非常少見。文科生的角度我們就見多了——成王敗寇、英雄美人、梟雄小人、忠臣奸臣等等,以人的主觀情感、道德判斷、價值立場的角度給人定性。所以,文科生的角度寫成電視劇、小說,大家都會愛看,因為符合人性。而工科生的角度呢,我更感興趣,它是從影響歷史的諸多隱藏變數入手解讀,比如技術、地理、氣候等等很少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變數。這類變數往往潛藏在人文邏輯的深處不易被人察覺。

在知道了技術的演變有其客觀規律,地理因素制約很多變數(間接影響人如何看待世界)等等單憑個人無法撼動的事實之後,我對事物的判斷便擺脫了道德的角度,純粹希望知道某些事為何必然而然會如此。承認客觀規律的存在並不抹殺人的主觀能動性,相反,你獲得了更大的主動性和確定性。你知道潮水必然往哪裡流,你就不會浪費時間改變河流的朝向,你會順勢而為,利用潮水達成自己的目標。

而這是施展老師說的,歷史學才是真正的未來學的真義。

好了,廢話不多說,我把自己對這個史綱50講學習過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東西記錄下來,整理成知識晶體,以供以後取用。主要是我自己用,要是你覺得對你有啟發,歡迎點贊轉發和給作者發雞腿~~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冒出這個疑問:到底什麼是中國?

學了那麼多年的歷史,這個問題卻沒有答案。現代中國人已經和古代中國人完全不一樣了,不可能再按照古代中國人的方式看待世界了。而且中國的發展速度太快了,整個社會瀰漫著焦慮感,現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身份和文化認同該安放在哪裡?通過這個史綱50講,施展老師梳理出了他的理解——他認為中國將是世界的樞紐,成為海陸中介,海洋秩序將通過中國向大陸投放秩序。這個位置恰恰和中國所在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演變密切相關。

1、中國歷史演變的思維導圖:

這張思維導圖是史綱50講中梳理出來的,很清晰地概括了中國的歷史演變,我就不再重複了。

我只在這裡重複一次史綱50講的兩個坐標點:四個時間坐標點和五個空間坐標點。

四個時間坐標點是:

1)商周之變:有了「中國」的概念

2)周秦之變:中原從分封割據到大一統;也確立了中原和草原的二元對抗

3)唐宋之變:中國社會結構從豪族社會向平民社會轉變;大一統不可逆;決定了中國此後將近一千年的文化氣質

4)清末開始的古今之變:中國從古代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

五個空間坐標點:草原——中原——海洋的相互依賴和塑造是主線;西域和高原——副線;催化劑。

四個時間坐標我還比較熟悉,五個空間坐標點是這次我學習史綱50講的最大收穫,它和地理因素密切相關,因此我自己做個表格粗略整理這個五個空間坐標點的特點。

2、五個空間坐標點:

中原、草原、海洋、西域、高原這五個空間坐標點,我在地圖上稍微標了一下,由於我的知識有欠缺,可能標註不是很準確,大家意會即可,不要太較真。

另外,通過這史綱50講我感覺到了三個安全戰略區的存在。這三個安全戰略區其實是由於中國與別國有直接的土地接壤的緣故,很可能入侵是從這三個地方開始的。內蒙古和西藏以及東南沿海都分別有高山和海洋阻隔,入侵速度不會那麼快。而東北、新疆和雲南因為是直接與俄羅斯、幾個斯坦國、朝鮮等國接壤,所以爆發入侵行動的可能性很大。

為了梳理這個五個空間坐標點的特點,我做了個表格幫助自己理解。

上面這個表格是用word文檔做的,沒法複製到文章里,只能截圖了)

草原和中原的二元對立在很長時間內是一個主軸,草原和中原的分界線是400毫米等降雨線(前一個圖的藍色粗線)。低於400毫米降水的地方就無法進行農耕了,只能游牧。

中原:在中原地區,降水充足,耕地多,可農耕,人們就傾向於定居。定居就容易徵稅,國家易於獲得穩定的中央財政,也能養得起軍隊和官僚。以前的周禮適應的是兵民一體的社會結構,後來漸漸改成募兵,生產和戰鬥就分開了。有了穩定的社會組織,君主的繼承只要保證正當性即可,國家的管理主要通過官僚來進行,君主的繼承製就變成了父終子及,君主即使是小孩子也沒關係。國家可以延續數百年,但是由於官僚體系逐漸膨脹以及君主的治理水平下降,帝國總是面臨周期性的衰敗危機。

草原:由於降水不足,人們傾向於游牧。游牧就不易徵稅,只能通過部落首領來組織社會,這就無法形成中央財政,養不起官僚。軍隊掌握在各個部落首領手中,部落首領就是軍事貴族,大可汗和他手下的各個部族首領是民主制,通過從中原搶來的戰利品形成財政。游牧地區的軍隊是騎兵,生產、戰鬥合一,戰力強大。由於需要和中原帝國戰鬥來獲得財富,君主必須保證戰鬥力,小孩子不可能繼承,繼承製度就變成了兄終弟及。由於第一代都差不多當完可汗後,下一代必然陷入奪位大戰,草原帝國很少能夠維持超過百年,草原國家總是面臨周期性的繼承危機。

PS:儒家的君臣長幼尊卑秩序是在定居的農耕文化下才有辦法實施,對於游牧的草原人民是不奏效的。

海洋:在中國形成海洋秩序是主要是東南沿海和環太平洋區域。形成海洋秩序的地區共同特點是地理空間破碎,由於山脈、河流、沼澤等自然阻隔,人們都被隔離在一個個小地方中。耕地不足、自然資源分散或者只能有一部分人從事農業生產,其餘人都得外出通過貿易謀生。人們所需的生活資料要通過和其他人交換才可以進行。由於交通不便,就需要很多商人來充當貿易的中介,保證生產、生活資料的流通。而在中國的東南沿海,丘陵多、山多,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戰亂波及比較少,很容易形成海洋秩序,商貿發達。近代中國又開放了東南沿海的港口作為殖民者經商之地、進出口貿易發達。隨著遠洋航船的發明和發展,沿海地區的人也到東南亞、環太平洋等地經商貿易,形成了龐大的商貿網路。

在西方,英國是一個典型的海洋秩序國家。英國是島國,四面環海,少受入侵。國土面積小,很多資源不足,需要和他國交換。他們外出發現新市場、新大陸的需求比較強烈。

西域和高原作為中國歷史演化體系的副線,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西域:主要是新疆和周邊幾個斯坦國。新疆靠近中亞,這裡沙漠多,氣候乾旱、水分少,人們主要定居在綠洲附近,被沙漠相互隔離。由於沙漠面積大,綠洲面積小,人們圍繞綠洲建立起自由城邦。這裡離中心的幾個帝國都很遙遠,受政治干擾小,通常是城邦自治或由帝國間接統治。由於水少,資源也匱乏,這個地區通常也需要通過貿易獲取生活資料。中亞地區是東亞往歐洲貿易的中轉站,通過長途貿易、商品往來建立了龐大可靠的運輸網路。靠貿易發展起來的自由城邦財富總量不大,無法形成長治久安的帝國,但個人的財富高,養得起思想家、哲學家。

高原:主要是西藏。西藏地處高原,資源匱乏稀缺,多數地方無人居住,人主要以游牧為生,居住在河谷或峽谷地區。人少,就主要是靠宗教型的部落首領來領導,部落首領相當於貴族。在資源匱乏的地區,用宗教組織社會成本更低,因此教權得以獨立於政權發展起來。由於財富總量不高,就很難形成帝國。

3、中國的特點:

中國領土廣大,正因為有這麼多地理類型,造成了人適應環境、理解世界、組織社會、生產生活等方法的不同。因此,中國的特點就是:超大規模性和多元成分。

在中國的歷史演化過程中,這五個區域分別起到不同的作用。中原為國家提供人口與市場(以及儒家秩序),草原為國家提供軍事力量(草原騎兵戰鬥力超強),東南沿海為國家提供資本和世界級的製造業能力,西域為國家提供向外介面和商業能力,高原則為國家提供精神秩序(藏傳佛教)。

由於這種超大規模性,就造成了中國無法被外部世界整體性地把經濟拉動起來,這樣會導致中國社會與經濟的二元撕裂(難怪要「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由於中國的多元成分,就意味著中國必須先以大陸國家方式完成自我政治整合,再以海洋國家的方式加入世界經濟體系,才能真正承擔應有的使命。也就是說,中國的超大規模性和多元成分,決定了中國必須以世界主義、普遍主義的方式,以全球為單位向外給予的方式,成為海陸樞紐,參與世界的發展。

現在的世界經濟體系變成了一個雙向循環。

一方面,西方國家的產業升級,高端服務業需要中國強大靈活的製造業供應鏈網路來讓創意變成產品。中國把產品出口給西方,從西方進口技術、資金和進行高端服務業貿易。另一方面,中國將製成品出口到非洲等國家,從它們那裡進口原材料。

原本非洲等國是西方的殖民地,當西方工業發展時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西方國家和非洲等國就有直接的經貿往來,雖然不平等。但當西方國家完成了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就不再需要那麼多原材料了,非洲等國的經濟轉而陷入困境。現在有了中國作為中介,非洲等國可以直接發展發達的農業和富有本土特色的第三產業(比如旅遊業),直接走有本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突然覺得這條「農業+本土特色第三產業」也非常適合中國中西部落後地區的發展)。

4、額外收穫:

這次學習還有一個額外的收穫,就是關於統治階級內部各種利益集團的博弈關係。一個局面的形成一定是多個利益集團共同動態博弈的結果。看清到底牌桌上有哪些玩家,他們之間如何互動,是看清局勢的關鍵。

古代歷史中統治階級內鬥的一條主線是皇權和貴族之間的鬥爭,而皇帝削弱或與貴族抗衡的工具有:太監、外戚和寒族。技術的變革對利益集團的力量有很大的影響,其中知識/信息傳播的手段變革影響比較大。竹簡時代,人們擁有知識和傳播知識的成本很高,只有士族才讀得起書,皇帝沒辦法僱傭非士族的人來當官僚,只能使用太監和外戚來和士族抗衡,士族的勢力就比較大。等到印刷術和造紙術出來後,知識傳播成本變低,貧窮人家的人也能讀得起書時,皇帝就可以通過科舉制選拔非士族的人來當官,於是寒門子弟也容易成為皇帝制衡士族的工具了。

交通手段和信息傳播方法的改進都會影響信息傳播的速度。因此自古至今,中國都花費了很多力氣在修建橋樑、水利設施、道路等基礎設施上。

氣候是影響歷史的另一個大因素。歷史上的小冰期來到時,農業生產遭受重創,會引發社會動蕩,這時如果疊加統治階級內部鬥爭和官僚機構膨脹、外敵入侵等問題,就很容易引發農民起義(被統治階級的反抗),最後導致一個王朝的崩潰。

5、給我的啟發:

這次通過學習史綱50講,我了解了一些歷史演進的底層邏輯,有被打通了任督二脈的感覺。中國的超大規模性和多元成分,註定了未來中國海陸樞紐的位置,也告訴我們未來的中國人必須採取世界主義的姿態,成為中介者。

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可能意味著世界各國的文化都可能來到中國,中國的文化也可能走到世界各國去。我們大概沒辦法只守住自己國家的文化,我們必須同時學習本國文化和世界文化,以全球為單位思考問題。這對於我們這些搞文化創意的人來說也許是個好事,多元文化常激發很多的創意。我們也可以發展自己的樞紐身份,深入研究本國文化,向世界介紹中國。也可以學習世界文化,向中國介紹世界。任何在不同世界間架起橋樑的人都有機會成就自身的同時成就他人!對於文化創意產業,這也意味著我們必須使用世界人民都能夠輕鬆理解的手段來傳達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涵。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和年輕人的減少,可以預計東南亞、非洲等國人來中國謀生的情況會增加,多種文化的碰撞將是常態。這樣的未來既令人興奮,也令人不安。問題和衝突肯定會有,而這正是故事靈感的絕佳來源!

以上就是我學習施展老師的中國史綱50講的收穫,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還是希望你去看施展老師的《樞紐》。歡迎點贊、轉發和給作者發雞腿~~


推薦閱讀:

為什麼繁華世界裡,人能夠成為主角?——講《人類簡史》
《正能量》讀書筆記
金融數量分析(二)
定位: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
聖女的救濟

TAG: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