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我們時代的「流行病」

1

知乎上流傳著一個拖延症患者的段子:

我:「拖延症,我要打死你!」

拖延症:「好的,再等兩天吧。」

我:「好的!」

看到這個段子,身為重度拖延症患者的我不禁莞爾一笑。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常常會列出一大串任務清單,發誓要按部就班地一一搞定,卻總是在各種誘惑前放棄抵抗,非拖到deadline前最後一秒鐘才緊趕慢趕地完成。

有人說,還是你事情不夠多,忙起來哪還有時間用來拖延?

還真不是。事實上,很忙的人也會拖延。我的一個朋友是律師,她每天工作14個小時,一個案子接一個案子,晚上到家已是深夜,她已經很累了,極度渴望休息,卻遲遲不肯睡覺,非要再刷個幾小時的手機,凌晨兩點多才入眠——她拖延的不是工作,是休息。

還有一個朋友是插畫師,有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三個月前向他拋了橄欖枝,說只要他帶著作品去面談一下即可。他自己也對這個機會很期待,但直到現在還在拖延,一直沒有去面談。每次問他,都支支吾吾說不出原因,只是說「可能就是太懶了」。

似乎拖延已成了這個時代的「流行病」,從學生到科學家,從職場小白到公司總裁,從家庭主婦到業務主管,拖延幾乎是每一個人的標籤

我們為什麼會拖延?這個「時代流行病」,到底有沒有「根治」的辦法?

2

為什麼拖延會如此困擾我們?

有人為了改善拖延,學習了很多心理學理論、和時間管理的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比如GTD,下載了各種提高效率的手機軟體,試圖用一切方式激勵和鞭策自己。

這些方法,往往只在一段時間之內有用,但我們高效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漸漸又會鬆懈下來,從長期的角度來看,「拖延——緊張——拖延」的模式依然周而復始地存在。

而且,一旦意識到所有這些方法都不能「根治」拖延症,我們甚至會變得比之前更焦慮。越焦慮,我們就越是想要沉浸到朋友圈或者王者榮耀里,讓自己冷靜一下。不知不覺,又浪費了更多時間。似乎變成了一個循環:我們越想改變它、克服它,越是為它所困

於是最後,拖延甚至從一種「病」變成了我們的一部分「特質」,用以在別人面前自嘲,和在內心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

「哦好吧,可能我這個人就是缺乏意志力。」

「哎算了,我的拖延症已經沒救了。」

還有的人說:「什麼拖延症啊,就是懶!」

3

重新看待「拖延」從個體視角到關係視角

言下之意,這是你個性特點,甚至道德品質的問題。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一旦我們把拖延當成一種「病」,或者某種性格缺陷。就總會把它當成是自己一個人的問題。一個人想盡各種辦法去「治」它,「治不好」,就會陷入絕望。

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分析問題的出發點本身,也許就製造了問題?

只要你把問題當成自己一個人的問題,這種視角就叫做「個體視角」:你拖延,是因為你意志力不夠強大,自制力和專註力不夠好,太完美主義,等等等等。

這樣的論斷,不過是在「拖延症」這個標籤之上又貼了一些新的標籤,做了一下名詞解釋而已,對我們改善狀況毫無益處。

如果我們換一個不同的視角,又會看到什麼呢?

4

用關係視角看「問題」,是改變的開始

在關係視角之下,我們不再用懶惰、缺乏自控、完美主義這樣的標籤來定義自己,而是會看到我們是如何在與別人的互動當中相互配合,形成「拖延」的。

我們會發現,拖延不再是一種頑疾,它只是一種在系統作用下形成的行為模式,是由很多因素共同「維持」的結果。

我們會發現,原來自己並不具有「拖延」的問題,只是常常和某些人配合形成「拖延」的關係。

我們也會發現,拖延這個標籤背後有更深層的意義。

看到這裡,我們才擁有了真正做出改變的可能。


推薦閱讀:

無證之罪中朱慧如哥哥為什麼總是反對妹妹和郭羽接觸?
警惕錨定效應,別被忽悠了
人活著是否需要的理由(失去了生的動力該如何是好?)?
導致抑鬱症的原因有哪些?可不是大腦「不正常」工作那麼簡單
感覺生活中都是負能量,處處不順心已嚴重影響工作生活且惡性循環了,怎麼辦?

TAG:心理 | 拖延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