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側切後新媽媽的護理
有一些新媽媽在分娩時會陰被切開,這對於避免分娩時造成會陰部嚴重撕裂和保護胎兒頭部免受太大壓力有利。由於會陰部增加了一個傷口,所以,產後的保養非常重要。
保持外陰清潔
會陰側切產後,新媽媽首先要注意勤換衛生墊,避免濕透,如果讓傷口浸泡在濕透的衛生墊上,將會使會陰部位很難癒合。同時要每天用溫水勤沖洗會陰部,尤其每次便後更要用新苯扎氯銨消毒棉擦拭沖洗外陰,切忌由後向前擦,應該由前向後。
防止傷口裂開
產後早些下床活動,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喝魚湯、豬蹄湯等湯飲,不吃辛辣食物以保持排便通暢。當發生便秘難解時,不要屏氣用力,可用開塞露幫助通便。拆線後幾天內,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如在解便時,宜先收斂會陰和臀部後再坐在馬桶上,屏氣用力常常是會陰傷口裂開的原因。坐位時身體重心偏向右側,以防傷口受壓、切口表皮錯開。避免摔打或大腿過度外展,這樣都會使傷口再度裂開。
不宜在傷口拆線後當日出院,因傷口裂開多發生在傷口拆線當天。如果回家後裂開會帶來很大不便。產後1個月內不要提舉重物,也不要做任何耗費體力的家務事和運動。
避免傷口血腫
術後最初幾日內新媽媽應採取右側位,這樣可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傷口外,不致發生血腫,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內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同時新媽媽還必須注意術後刀口的情況,如果在術後1-2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並且越來越厲害,應馬上與醫生聯繫,很可能是縫合前止血不夠而形成血腫。有血腫時可用50%硫酸鎂溶液冷敷。
避免切口感染
當傷口出現腫脹、疼痛、硬結時,遵循醫囑服用服用抗生素,局部1: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浸泡傷口,每天2次,每天10-15分鐘。用清熱、解毒、散結的中藥煎液情洗傷口也有很好的效果。可在家中用檯燈進行局部理療,但須注意不要燙傷。
水腫傷口護理
有些新媽媽會因第二產程較長而傷口水腫,在拆線前縫合線勒得很緊,可用50%的硫酸鎂溶液濕敷,每天做2次。卧位時抬高些臀部,以利迴流而減輕水腫。
休息時平躺
順產側切的新媽媽在休息的時候,宜採用側卧位,這樣可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不致發生血腫。可在臀部與腰部各放一個枕頭。同時在胸部保留一個溝,要小心避免壓迫到胸部,才不會使乳腺受壓迫而導致淤塞。
餵奶時側躺
順產側切的新媽媽餵奶時,可以選擇側躺在床上喂,這樣可以減輕部分的肌肉壓力。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嘗試著坐在中空的橡皮墊上哺乳嬰兒。但是,不要坐得過久,否則可能會導致陰部的腫脹。
排尿時半蹲
順產側切的新媽媽上廁所排尿時,身體應向前傾而坐,或是採取半蹲的方式,這樣可以避免疼痛。
堅持做運動
堅持做基本的骨盆腔收縮運動。要儘快地開始去做,該運動能加速順產側切的新媽媽痊癒。
注意飲食得當
術後1周內最好進無渣飲食,即含纖維質少的食物,如牛奶等,以防形成硬便而不利於會陰切口癒合。根據傷口及縫合的不同,快的人需要2周,慢的4周左右就能恢復了。如果1個月後還感覺到疼痛,就要及時找醫生檢查,看是否有細菌感染等問題。
推薦閱讀:
※親身體驗,韓國產前產後管理,做完才知道產後管理對女人有多少重要!連載一
※生完娃,打個噴嚏就漏尿?不容忽視盆底肌訓練!
※骨盆帶和收腹帶到底該不該用?
※陳妍希產後曬照,網友稱一看就是生過孩子,哪些地方暴露了你是生過孩子的?
※為什麼要做骨盆整復治療
TAG:產後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