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資本徐新:成功者最重要的特點是延遲滿足
人物簡介
徐新,女,籍貫重慶市雙橋區,中學就讀重慶南開中學(被校友評為傑出校友)。198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外語系,中華英才網的初始投資者和董事會主席,中國風險投資協會理事會理事,中國最優秀的風險投資家之一。擁有在中國10年以上的風險投資經驗。2005年,徐新離開霸菱投資,創辦今日資本集團。
被美國《商業周刊》雜誌評為"亞洲25位最具影響力的人"--即"亞洲之星"獎;被《投資與合作》雜誌評選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風險投資家之一。
正如馬克·吐溫所說: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註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這句話用到徐新身上非常合適。至今她已有20餘年的投資經驗,在圈內被公認為「風投女王」。
在她看來,企業家的判斷實際上是一門藝術,她是如何選擇一個企業家的?她投前投後分別會關注什麼?
在以下總結徐新實戰心得的文章能夠找到答案。
投資三類人
我做了這麼多年投資後,總結我投資的對象大致可以分成三類人:一類是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第二類是海歸派;第三類是本土企業家。
第一類是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出來創業,有很明顯的優點和缺點,他在大公司受過訓練,靠系統管理建立起了企業文化,這類人的專業性比較強,這是他們的優點。
這類人的不足之處,首先不管他們叫什麼CXO了,之前更多的還是一個執行者,不是一個戰略者。因為戰略都是總部定好了,他們是走格子的人,不是劃格子的人,格子劃好了按照走就可以了,主要的工作基本上是銷售加管理。
還有一個劣勢是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的成本太高,基本上他們的薪酬都比較高,也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而一旦出來創業還給自己發高薪酬的話,公司的其他人也會向老闆看齊,那整個公司的運營成本就很高了。
對於大公司出來的總裁,第一次他創業不要投資,讓他先交學費,如果學費交完了他還想創業,就說明這人有企業家的血液在流動,就可以投了。
第二類是海歸派,這類人肯定是比較聰明的人。但是他們管理的經驗比較少,中國的海歸派平均20-30歲,他們管人和管企業的經驗是比較有限的。他們在融資上會有些優勢。
第三類是本土企業家,我們還是比較喜歡本土企業家的。首先,他們量很多,之前有一個數據統計中國的中小型企業,一共有2900萬戶;第二,他們有殺手的直覺,低成本運作已經變成了公司的文化,生命力非常強大;第三,這些企業家都很善於學習。不足的地方,他們對董事會可能不太懂,老闆容易一言堂。
這三類人都有長有短,但我們都會投,而且都有成功的經驗。
什麼樣的風險我們不願意承擔:
第一市場的風險我們不願意承擔,如果這個行業根本沒有需求,不願意承擔;第二是有需求,但是生意模式不行,做不大或者是有很多需求人家是不肯花錢買你的,不願意承擔;第三是對人的風險,如果這個人的品德有問題我們一般是不投的。
延遲滿足感
我們一直覺得中國還是有很多品類的機會,我為什麼說品牌的機會來了?現在大公司也沒有流量,寶潔、歐萊雅、娃哈哈這麼有錢,他們打廣告業也沒有效果,因為消費者也不看電視廣告,人家看網上的評價,要看內容,所以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比拼。
為什麼那些偉大的品牌沒有成長?我覺得分析來分析去,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創始人老了。
第一,他沒有與時俱進,以前的三板斧不好使了。銷售主要靠渠道,產品主要靠複製,品牌主要靠廣告。
第二,對產品的創新和迭代不夠迅速。都是抄人家的,全部是同質化。
第三,對80後、90後主力的消費群洞察不夠。品牌都是在中央電視台打廣告,都是套路,沒有細分,沒有獨特的東西。
第四,大公司的問題。官僚主義、員工的成就感不強、凝聚力不夠。
第五,創始人特彆強勢,一人說了算。團隊善於執行,下面的人沒有什麼創新動力,不善於思考和創新。所以,老闆一定要與時俱進,善於學習,天天進步。
成功者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延遲滿足,過去我見過很多既聰明又能幹的人,但他們對自己卻沒有更高的要求。其實你說一個人的智商差別有多大,大部分的人智商都是差不多的,那這當中為什麼有些人能做得好?這與心有多高是有關係的。有的人不滿足,到了一定的時間就有更高的自我要求。
舉一個例子,1999年我們投網易的時候5塊錢一股,等到公司上市漲到15塊錢,最高漲到30塊,互聯網泡沫時掉到了6毛錢。那一年我給丁磊過生日的時候,他說自己一生只有兩個願望,首先我要辦一個成功的網站;其次我要幫股東賺到錢,那時正是他最困難的時候,我很感動,難成這樣,他還想著要為我們賺錢
過了幾年公司情況變好了,我們也賺了很多錢,然後他告訴我又有了新目標。現在來看,過去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快,這與很多企業家們的野心也是有關係的,主動給自己設定新挑戰。
投前投後
我做投資關注三點,首先是投行業;其次是投企業家;最後再關心價格。在這三點當中最難判斷的就是企業家,在中國一旦你選錯了企業家,這筆投資就很難成功,所以對企業家的判斷是影響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企業家的判斷實際上是一門藝術,我自己的經驗就是要多花時間和他們在一起。我和他們的核心團隊,地區的老大談一談,和他們的客戶也談一談,同樣的問題你問過20個人,基本上也能幫助你更好地判斷了。
再一個我們也看他的團隊怎麼樣,能幹的企業家團隊也比較能幹,而且是跟他很多年的,這也是我們判斷企業家的一個標準。
過去,我做投資有幾次說不出來的感覺,不是特別的信賴,沒有投都證明是對的。其實投資這行,成功都是靠你的判斷力,靠眼光賺錢的,所以判斷力要非常強。還有一個談判能力很重要,你能談一個好價錢,再好的公司你買貴了也是很虧錢的,所以談判能力也很重要。
當我們完成一筆投資後,我們會幫著企業家做三件事情:
?建立績效考核
有無績效考核差別是非常大的,我之前是中華英才網的董事長,以前我們成長速度30%,爬不上去了。後來我們做了幾件事,就是績效考核,每個人都考核,我們成長的速度從30%到了100%,這就是制度的力量。
?建立核心文化
如今,我們發現企業找一個能人工資都不便宜,這個能人來了之後如果比總經理工資都高,就會造成兩個不好的影響:第一,改變企業文化。原來這個企業是艱苦奮鬥型的,等錢一到,大家都漲工資,那肯定不行。那如果只是能人一個人工資高,別人工資都低,他也會感到壓力很大。
所以我們後來在不想改變一家公司艱苦奮鬥的文化的前提下,只能說我們投資人來給企業所需要招的能人發一半的工資,先發1-2年,等到公司規模大了之後,大家就可以接受了。而且找這能人一定是投資人與企業家共同去找,通常我們會找兩三個人給企業家選,他選哪個就是哪個。我們首先會找市場營銷人員;其次會找財務管理人員。這兩個是中小企業最缺的。
?幫助企業家打造行業核心品牌
中產階級願意為品牌付溢價,消費者往往是先想到品類再想起品牌,比如想吃速食麵之後才會想到康師傅。特勞特也講過,做品牌就要做到行業第一,佔領一個品類的心智。但是做品牌要有耐心,需要小火慢燉才行。
尊重企業家
很多人會說我們只是看人,行業不重要,我們不太認同這個理念,我們不希望投資一個大家都虧錢的行業,就這一家企業一枝獨秀,那風險是很大的。我們希望的是這個企業家是黑馬,能夠衝到前面去,打造第一品牌是我們最想幫他做的事情。
這些年我有兩個相信:相信品牌的力量,相信複合增長的力量。偉大的公司本來就是不多的。如果你運氣夠好,又非常努力,正好撞到幾個偉大的公司,那麼,你真的要長期持有,在它身上賺很多很多的錢。不是每個公司都是偉大的,但是有幾個是偉大的就夠了。
我們投資理念有三條,第一投行業,第二投企業家,第三幫助這個企業家打造第一品牌,你看順序是行業第一的,我們覺得行業選對了非常重要,行業選對了以後你這個團隊有時稍微差一點或者執行力稍微差一點都沒有關係,生意模式本身會賦予你很好的門檻、賦予你很好的成長速度,至於後面執行都是可以學習的,所以一開始要選好一個行業。
因為我們經常是跨行業投的,最大的感慨是,我們經常看到一群很能幹的人,但是不怎麼樣的生意模式,一干就是十幾年也干不出來,我們就想這些人要干別的行業早就成功了。
我做投資這些年來,其實從企業家身上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之前有記者問我,為什麼做了這麼多年都不覺得累?我想說自己每天都是踏著舞步去上班的,每天都在學習在進步,我很多東西也是從企業家那兒學來的,我很尊重企業家。
2009年,我投了中華英才網,當上董事長。本來我和老公兩個人日子過得很瀟洒,周末打打高爾夫、看看電影,每年到歐洲度假2次。可是自從創業以後,我們倆每個周末都在工作,兩個人經常相對無語,他擔心他的公司,我擔心我的公司,都是錢快燒光了發不出工資,好像頭上懸了一把劍,隨時都會掉下來,心裡壓力很大。尤其是當你要把家裡的存款拿出來給幾百號員工發工資時,心裡是有點慌的。
在我看來企業家最大的壓力就是,所有的問題到你這裡都要有答案,其實有時候你並不知道答案在哪裡。可你還要硬著頭皮給員工說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所以我一直覺得企業家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也是我最尊敬的人。
一個企業家成大氣要有某種東西支撐著他,我覺得支撐他的東西不應該是錢,因為賺錢的方法很多,如果沒有對這個事業的熱愛、沒有這個理想就很難做到那一步的,他可能幹別的去了。而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和這樣一群有夢想的企業家打交道,所以至今我都非常開心。
*本文源自捕手志,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愚昧的人民群眾與可怕的資本力量
※我為什麼勸你不要過度糾結於技術細節?
※直播經濟學:瘋狂投入,盈利無期,對賭面前,誰將勝者為王?
※瘋狂的動物診療,獸醫喊話資本大鱷:人傻錢多,速來撒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