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那麼愛哭?

通常情況,哭是一種情緒表達。但在中國傳統習俗中,哭還被賦予禮的意義。

紅白二事上流的淚,不僅是在哭感情,也是在哭禮節。這些哭還有自己的名字--哭喪、哭靈、哭嫁...

鳳凰落在桌子上,哪個女兒肯離娘

《戰國策》名篇《觸龍說趙太后》中記載:「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趙太后為自己女兒送嫁時,扶著她腳後跟哭泣送行,這可能是哭嫁禮俗的濫觴。

《儀禮》中記載過:嫁娶有「六禮」,在「親迎」這個禮節上,新娘的父母要扶花轎哭泣,一邊哭一邊送上祝福,祝福女兒以後生活美滿。

比起父母的哭送,新娘哭嫁的禮節還更多。

按禮俗,婚禮前後哭嫁的過程有三個階段,過禮哭、娶親哭和發親哭,謂之「新娘三哭」。

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講述了土家族「婚喪嫁娶」的禮儀風貌。片中,女主從定親開始,就在家中哭嫁,身著紅色婚服的新娘被伴娘和親戚們包圍,唱著土家哭嫁歌,表達自己對新生活的忐忑和對父母的不舍。

哭嫁的禮節根據地區的不同以及時代的變遷會產生變化,但不變的是哭不舍和哭祝福的心。

生死輪迴全由天,人生終點的淚

人生的終點需要完美的告別式。

《儀禮》書中《士喪禮》片記載:「君使人吊。徹帷。主人迎於寢門外,見賓不哭,先入,門右北面;卒奠,主人出,哭者止。君出門,廟中哭。主人不哭,辟;君式之。貳車畢乘,主人哭,拜送;婦人即位於堂,南上,哭。」

可見在古代,葬禮上是不能隨便哭的,何時哭,何時止,皆有講究。

貴族繁瑣的哭法禮數是身份的象徵,平明百姓家的哭禮,更多是對離世親人的不舍和哀悼,同時這哭靈的方式也隨著時代在改變。

《新京報》曾經有一篇專欄《職業化了的哭靈人》:哭靈,是中國人特有的禮俗。據說,死者在離開人間以前靈魂還會在家裡停留一段時間,哭靈也就成了檢驗後輩是否孝順的標準。因此近年來出現了一個褒貶不一的職業:哭靈人。

哭靈是個技術活,老人「走」後,家屬請職業的哭靈人到現場代自己行孝,哭靈人不光是哭而已,他們還要唱,以「親人」的身份唱不舍,唱感恩。而且哭靈人在送棺時,還主導一路上休息幾趟,哪次該哭,哪次該休息,整個流程清晰明了。

之所以會有哭靈這種禮俗,是因為中國古代傳說記載,人死後要過七關才能到達陰間。而死者的親屬可以用哭聲來引導亡者前行,這樣可以縮短亡者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少受輪迴苦。

葬禮上的禮節是對弔唁者的尊重,大家是自己哭還是請專業哭靈人都是要表達自己對逝去者的愛。

悲也哭,樂也哭,中國人愛哭,不是因為脆弱,而是藉助禮數來幫助我們表達對生活的寄託與希望。


推薦閱讀:

男友媽讓男友給我買了一個金750,重1.47g,鑽石4.6分,和我說價值六千多還有兩千不到的加工費?
為什麼富人家嫁女兒總愛把錢堆成山,然後就上新聞了?
男友嫌十萬嫁妝少了,怎麼辦?
婚禮大亨秦岩:踐行S2B模式,婚嫁產業最大的機會
談婚論嫁時父母談崩了,怎麼辦?

TAG:中國傳統文化 | 喪禮 | 婚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