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明明知道自己不應該發脾氣,卻總是控制不住情緒?

01

我們經常會陷入這種明明知道不應該,卻仍然做不到,控制不住的狀態下。

比如老公在外出差很長時間,剛剛到家,你明明想跟他好好溫存一下,但是見到他卻忍不住抱怨他,怪他一個人在外瀟洒,自己在家裡要照顧孩子,還要工作,自己有多麼累,多麼委屈。

然後當他聽著你這些抱怨和嘮叨,原本回到家裡放鬆一下,想要跟你好好相處的願望一下子就變成了憤怒。

當他跟你解釋說自己這麼拚命的工作不也是為了家庭嗎?如果自己不賺錢,房子、車子誰來養?你不但不體諒我,一回來就指責我,他也會覺得自己很委屈。

你明明知道他說的是對的,可是你還是想說,我並不是要你做多少,我也沒有要你為我怎樣怎樣,我只不過是想讓你多關心我,體諒我一下而已,為什麼這麼一小點努力,你都不願意做,你不是做不到,是你不願意,是不是你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愛我了?

然後兩個人的爭吵就逐漸升級,你指責他不愛自己,不關心自己,他說你不理解他,不支持他,不信任他。

原本兩句話就可以搞定的事情,結果變成了你們關係中的一場世界大戰,將兩個人的感情炸的面目全非。

經歷過幾次這樣的衝突之後,兩個人之間像隔了一道鴻溝,難以逾越,彼此聽不到對方的心聲,也不知道該怎麼跨過去,但又不甘心就這樣放下,因為明明知道兩個人還有愛。

為什麼會這樣?

02

回到他們矛盾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妻子在家裡,一個人帶孩子,還要工作,很辛苦也很委屈,這些情緒積壓在心裡,沒有辦法排解,越積壓越多的時候,慢慢就變成了脫口而出就會出來的話。

人的情緒就像一個容器,有一定的承載量。假如說這位妻子的容器承載量是100分,那麼在丈夫不在的這段時間裡,每次當她覺得很辛苦,很委屈的時候,相當於都在往她的情緒容器里灌水。

一件事、兩件事、三件事……,當讓她感覺委屈和辛苦的事情越來越多,情緒容器已經接近甚至超過100分的時候,她整個人就會處於臨界點上。

對她而言,在那個時候,最渴望做的一件事就是降低自己的情緒值,好讓自己憋得沒有那麼難受。

經常清理情緒的容器,跟我們要經常清理電腦和手機是同一個道理。當我們的電腦或手機內存滿的時候,不管你在做什麼,都會經常彈出提醒,要你儘快清理。

當我們的情緒容器滿格的時候,不管我們在做什麼,我們的內在運作系統也會不斷地彈出這樣的提醒,要求我們來清理情緒容器。

遭遇人生巨大不幸的祥林嫂,見到自己遇到的每個人都會不斷地重複那個場景,而絲毫不顧及其他,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狀況,當她在跟別人表達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試圖想別人輸入自己的情緒,清理自己的情緒容器。

假如她的情緒容器是100分的話,這個傷害性的事件帶給她的情緒卻達到了1000分,屬於嚴重超出她的可承受範圍的,整個人的正常的生活就會嚴重失調,而她又從來沒有機會得到過恰當的處理,所以變成了後來她見到每個人都會不斷地念叨這件事。

而故事中的妻子也是類似的狀態,只是可能沒有那麼極端。當她在老公出差這段時間,情緒容器處于越來越滿的狀態時,她在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受到影響,別人看到的也是一個很疲憊,很委屈的女人。

當丈夫回來後,她的第一反應是,救命稻草終於來了,馬上就可以把我對情緒讓他來幫我分擔一部分了。

這個時候她很容易就會忽略掉一個事實,那就是丈夫的情緒容器到底是不是滿的。

假如這時候恰好丈夫出差也很疲憊,工作上也不順利,整個人也是情緒容易馬上要滿格的狀態的時候,一點點小刺激也會讓他整個人失控,然後兩個人就會互相失控,彼此都覺得對方不愛自己,不理解自己。

03

我問過很多妻子,當她覺得很辛苦很委屈的時候,她會怎麼辦?

得到的一般有這樣幾種答案:

壓抑。

咬咬牙忍著,因為日子總還要過下去,孩子要照顧,一日三餐要準備,老人要關心,工作要做,回看身邊,沒有一樣不是要自己去付出心血去維護的,但卻沒有一個可以讓自己暫時依靠下的人和地方,所以老公就變成了她唯一的救命稻草,就希望能等他回來之後,自己可以好好輕鬆一下。

轉移。

當自己覺得很委屈,很壓抑的時候,她就會想想孩子,然後就有了接著往下走的動力。

讓媽媽這個角色來給自己打氣,讓妻子這個角色來給自己一些期待。實在忍不住的時候,偷偷哭一場,然後就這樣堅持下來,直到丈夫回來。

可想而知,在她的世界裡,丈夫承擔了多麼重大的責任和期待。不但要在外賺錢養家,回來還要做妻子的情緒調節器,承擔妻子心裡的壓力。

當然,妻子有這樣的期待本沒有錯,問題在於,當妻子只有丈夫這一個情緒調節器的時候,兩個人的關係就會容易產生衝突。

我們每個人的情緒調節都有兩種途徑:一個途徑是自我調節,一個途徑是依靠他人調節。

當我們第一個途徑作廢的時候,我們便只能依靠第二個途徑來調節我們的情緒,但這個時候便會製造越來越多的誤解和衝突。

當我們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便越高,越少依靠他人調節,情商便會越高的人,現實中也會越遊刃有餘。

那麼怎麼來自我調節情緒呢?

當我們談情緒調節的時候,我們首先要了解一點,情緒是從哪裡來的?情緒是我們自身真實需求的反應。

比如當我們看到這個妻子的委屈,便會看到這個妻子在最近的生活中經常很忙,疲於應付,而自己是被忽略掉的,沒有被照顧好,所以她那個內心真實的小孩,感覺自己被忽略了,付出的和得到的不平衡,她很渴望這個忙碌的自己,也可以被愛。

所以,當我們能夠看到情緒是我們自身最真實的需求的時候,我們便可以了解,對於我們自己的這些需求,我們要做的不是忽視、壓抑,而是給予。

給予的第一步是:直面情緒。

當一個人感覺自己很委屈,很傷心的時候,需要給自己一個單獨的空間,讓自己一個人待在這種情緒中,去體會這種委屈和傷心,這個體會的過程,就是在做自我陪伴。

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最近我很累,我付出了很多,但是得到的卻很少,我覺得很委屈,也很傷心。雖然這些事情是我心甘情願做的,但是我仍然可以感到委屈和傷心,我可以讓自己哭一會。

這是在幫助我們停留在這種情緒裡面,而不是躲開它。當我們不躲開,並且對這種情緒給予回應的時候。

待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這些情緒會慢慢的給你力量,幫助你的內在產生些變化。

當然,這個過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容易,假如你有過往的創傷的話,也會很難面對這種情緒,這個時候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有專業人員的幫助。

假如你挺過了第一步,接下來的第二步:覺察情緒。

面對情緒的過程,是最好的自我覺察,自我發現的過程。這個時候你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是怎麼對待自己的。

當你在陪伴那個委屈和傷心的自己的時候,可以試著給那個自己寫一封信,告訴自己所有你期待老公對你說的話。

第三步:行為轉化。

然後給自己規劃一些可以努力的方向,比如你打算為那個委屈和傷心的自己做些什麼,來讓她感覺好受一些?

當你越能夠自己滿足自己的時候,越能夠自己愛自己的時候,你的情緒容器便越不會被沾滿,親密關係中也就越容易體會到對方的需求,兩個人的交流也越不會發生衝突和矛盾。


推薦閱讀:

這種心態決定了一個人有沒有教養,以及朋友的數量和質量
駕馭心靈·自我情緒控制
柴靜:他們經久不息的掌聲,不過是恐懼
關於情緒的三個重要觀點
怒氣的非藥物心理調適

TAG:情緒管理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