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大?》,有些書寫出來就是為了讓你懷疑人生的

以往一直存在著一種與人溝通上的矛盾,就是當爭論持續很久之後,才發現大家的矛盾點是在關鍵詞的詞義上

這種對於詞義的理解偏差,極其浪費時間,同時也讓人無可奈何。

最近在看一本書(《為什麼長大?》)的時候,在對於這本書與友人討論的情況下,這件事情又發生了,使我偶得靈感,總結出上述那段話,終結了一種與人溝通時的困惑。

說起來有這種偏差的存在也著實讓人費解,(如果你不是對所有事情都覺得合理的人的話,你應該也會有類似的感覺)雖然不能邏輯嚴密的去推導,但是我還是想試著說下關於這件事情的淺見。

正如成熟這個詞一樣,在如今的社會語境中,你去問一個中年男子、一個青年男子、一個青年女子,你會發現大家對它的看法是很不同的。當然中年男子和青年女子的結論可能更接近一些吧,他們可能得到A結論:成熟,意味著接受現實的,學會隱忍,淡忘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學會確保自身少犯錯誤。當然也有另外一種B結論:看清世界,並擁有改變周圍的能力。

當然這只是一個舉例,也許還有不同的結論,但是在此就不去細談了。成熟、幼稚、正常、三觀正、正能量這些詞可以說是高頻次出現卻很難形成共識詞義的辭彙了。

我得到的結論是什麼呢?碰到與對詞義理解不同的人溝通時,要麼先定義詞義的範圍,要麼大嘴巴抽他,要麼趕緊收皮~

回到這本書吧,《為什麼長大?》是當代美國哲學教授(蘇珊·奈曼)寫作一本哲學入門讀物,她涵蓋了啟蒙時期的諸多先哲的思想,將個體的成長與社會的進步關聯起來。

文中的長大一詞,肯定是同於你媽媽對你說的:「你什麼時候才能長大一點」的那種長大。媽的意思是你什麼時候變成不惹我生氣的人。文中的長大,並不意味著成為一個為現實所接納的人,當然包括你媽媽,不意味著隨著年歲的增長,你越來越覺得身邊的環境是正確而合理的。不意味著你需要對現實表現出屈服和認可。不是growing up(向上生長)。

它是一種追求清楚看待世界和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關心你自己的過程。

當成長的意義被社會力量所約束成狹義的接受和妥協時,拒絕「成長」的理由就顯得尤其充分起來。如果成長意味著失去年輕時的無拘束和敢想敢為,意味著生活遠不如我們最初憧憬的那樣刺激,有價值,意味著在最坦誠的時刻被欺騙了,那麼拒絕「成長」將不是一個可以被指責的概念。一個錯誤的詞義,導致了對於這個字眼的期待瞬間下降了。

將年輕和快樂作為人生意識價值的核心一起推崇和追憶,是因為對於痛苦有著強烈的抗拒和恐懼。然而人生的軌跡恐怕還是類與梯田,當你越過了那個坎的時候,你所看到的不一樣是未曾經歷的人所不懂得的。

書中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佛陀的父親凈飯王為了讓兒子能夠無憂慮的生活下去,享受人間的快樂,為他建了三座宮殿,當有一日,王子長大,第一次跑出宮去,見到了人世間苦難,便不再回來了,他決定親自去體驗那些苦難,終一天,他在菩提樹下靠著吃香蕉頓悟了。同樣耶穌和孔子也有類似的體驗痛苦的經歷。

不得不說,面對痛苦的勇氣出現在很多人身上,不敢說是大多數,卻也是一個不至於視而不見的龐大群落。除卻怯弱和貪戀低成本的快樂造成的止步不前,習慣接受指引而缺乏獨立的意識,也是「長大」的一大障礙。

我們的社會文明有著深厚的孔孟哲學,也進一步被程朱理學加重了負擔,隨著西方文化的進入,源自黑格爾思想中的集體意識,也順理成章的融入到我們這個始終處於物質基礎匱乏的社會中。一個獨立的自我意識在成型的過程中,必定飽受禮法、教條的約束和壓制,只有在無外來干預和對內部矛盾熟視無睹的情況下,它才顯得蓬勃而具有生命力。

畢竟自己思考要比別人替你思考不舒服的多。以至於很大部分的人本著抗拒無效的經驗以及「忽略也沒有多壞」的體驗,而選擇了委婉的拒絕。將沒有體驗過的通達和對諸多世事的具體理解當做一種不曾眼見的傳說而加以嘲諷。

在我們的周圍,一半的信息迫使我們嚴肅,不再做夢,接受世界實際的樣子,並把成人世界描述為對現狀的妥協,另一半這是如何保持年輕的產品和建議。

我們活在一個搞不懂人生如何,便將它描摹得很簡單的世界中。

人生被寬泛的用財富豐富的成功、萬事有益的感恩、嚴密而必須尊重的社會關係加以解釋,這無疑是對「二十五歲就死了,七十五歲才埋」這種說法充分的說明。

書中大部分的內容都在告訴我們什麼是成長,並且加強解釋這個成長和大家談論的「成長」的區別。

而對於為什麼,卻言簡意賅,年歲漸長,我們有了自己的經驗和視角,這還不是智慧,但視角往往帶來了年輕人所不知道的愉悅。

它是一種價值,一種意味著人生每個階段都可以節節攀升的價值,這種價值不隨著你在社會上所得到的資源的起伏而起伏。它使得你在並不平順的現實中,找到一種日漸積累的充實感。

人生而有很多負累,我們並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通過自己一世努力,最終達到別人出生即已有的資源,那時你或許才到達別人的起跑線,才會感受到別人最初的痛苦和彷徨,彷彿自己的一生都是一項預備的演習罷了。

不管別人拼爹拼媽拼什麼?你的人生最重要的都是拼圖,拼一副活得清楚明白的地圖。

這幅圖會越拼越麻煩,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讓事物變得更困難,進而呈現出事物的整體,最終得到你意想不到卻冥冥中索求的那種滿足感。

感謝一位朋友的總結:說到底,成長就是關心你自己。

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推薦閱讀:

《最受用的人生哲理名言》篇一
為什麼要堅持唯物主義
【原著解讀】丹尼特的《心靈的演化》:從模因之眼的觀點看
一篇長長長長長的《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什麼是哲學?

TAG:讀書筆記 | 哲學 | 個人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