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探索廈門老城區,廈門城深度體驗,帶著相機去掃街

廈門,亦稱鷺島、嘉禾、思明洲,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築城。廈門老市區指的是廈門市最早的建成區,即北至廈禾路、東至百家村、南至廈門港、西臨鷺江道。此區於本世紀20-30年代曾進行過一次改造,奠定了該地區做為全市港口疏運和商業金融中心的地位。直至今日,老市區的大部分路網、建築物仍是沿用上世紀30年代的建設成果。由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廈門被開放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加之民國時期眾多的華僑歸國參與建設,使得廈門老城區的建築有著亦中亦西的風格。騎樓、紅磚樓、古厝、洋樓在小小的一片區域的有序的共存,這在國內的城市中是罕見的。

坐公交去往輪渡,不敢開車,中山路輪渡片區,停車沒地方停,而且停車費巨貴

到了輪渡車站,往第六市場的方向走去...

掃街最重要的是,保持開機狀態,調好參數,看到中意的場景,直接快門下去

第六市場位於泰山路盡頭(舊稱水仙宮一帶)。為廈門民國時期規劃的9個市場之一。建於1932年,原為樓房店面建築,今占路為市。民國時期建造的市場大樓今猶在,上面從右到左刻有繁體的「第六市場」四個大字。

釣仔路的視角

泰山路帶有歷史痕迹的老建築

飛馬的工藝,嘆為觀止

往小走馬路方向走去,關於小走馬路

以前這裡都是山路,鄭成功在此練兵時經常在路上跑馬疾馳,老百姓便把這裡叫做小走馬路。昔日的兵戈鐵馬早已經不在,惟有路頭中山路連接處一座鄭成功的牌坊靜靜佇立,正中寫著「澤被甘棠」,兩旁是「鼓浪巡河功萬壽,鷺江車渡證五緣」

小走馬路1號,橫幅那寫著洪懷仁堂,並有英文 "A. M. CHON BUILDING" 以及「JUNE 1926", 我猜應該是「洪懷仁堂」的建築年份。

繼續往裡面走...

蘭琴古厝高堂大瓦,水榭歌台,曲徑幽通,庭院深深,系廈門現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典型閩南風格古建築。古厝坐落於廈門市繁華的中山路段

不知道這名字的由來,江厝埕(巷)、粗尿井也是這個路段舊稱或俗稱。

思明電影院原名思明戲院,1952年改為現名。由華僑曾國辦、曾國聰於1927年投資興建,是當時廈門市首家既能放映電影又能演齣戲曲的戲院,由於歸廈華僑常聚於此,因此又被當時稱為「華僑俱樂部」。思明電影院所在地原稱「蕹菜河」,現為思明東、南、西、北路的交叉點。思明電影院是廈門唯一仍然保存30年代建築的電影院,是廈門老城區的重要地標之一。

天一樓

由同安石潯的吳姓兩兄弟建造,落成於1921年,又名「慶讓堂」。大樓外貌巍峨挺拔,氣勢不凡,精雕的花崗岩基座,紅磚的牆體,堆塑的西洋花式窗楹,加之以半圓形探出式的門庭及陽台,展現出了一種精緻的布局、結構、色彩和雕琢之美。如今的天一樓,住戶眾多,導致多處搭蓋,原貌已非,但是仍可夠從其宏大的規模以及精緻的局部想像出其昔日的風采。

走出慶讓堂側門,在小巷不遠處,有一座廟宇,上書「威震殿」三個金字,這是閩南地區唯一一座八角形的廟宇,獨特的八角廟頂甚至在國內廟宇中也實屬罕見。正門處的楹聯告知我們廟宇供奉的神靈是廣澤尊王,傳說,廣澤尊王成神前,是名叫郭忠福的一位牧童,生於後唐同光元年。

內有老廈門的一些紀念物,還可以提供路人休息

繼續往裡面走,一些老市區人們的生活氣息

廈門老劇場文化公園位於大元路,原為金城戲院,後改名鷺江劇場,因年久失修,危房被從新改建,變成一個承載著老廈門人回憶、老街歷史文化的小公園,在公園裡,遊客們可以觀看到廈門光影照片,或是走進小店老郵局、老舊書店、老茶館消遣時光,同時公園設備齊全,也和可約上朋友幾個品茶暢談,感受不一樣的老廈門風情

最後走到阿吉仔餅店完成今天的行程~

沿途還有很多老字號美食,如果想了解,可以關注微博:榮楷kyle


推薦閱讀:

400塊最實惠最便宜之廈門旅遊攻略
廈門,說走就走的旅行!
武漢—廈門四日游攻略
漳州美如畫的雙魚島,會讓少女心燃燒!
廈門,定情之地

TAG:廈門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