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話佛哲006 | 活在當下,擁抱未來
根據佛經記載,在佛陀所處的時代,印度主要有62種不同的宗教觀和哲學觀,而佛陀對它們一一做出了反駁。
整體而言,這62種不同的價值觀,可以被歸為3類 —— 宗教信仰、唯物主義和懷疑論。
其中,在宗教信仰裡面,有兩大流派 —— 婆羅門教和薩滿教。簡單來說,婆羅門教就是主流正統的教派,而薩滿教就是各種非主流的非正統的流派。
那它們主要有什麼區別呢?
婆羅門教是《吠陀經》思想的直系產物,採用精英主義,話語權掌握在少部分人的手上。它傾向於一神論,一元論和教條主義。
作為對立面,薩滿教涵蓋了不同的異見,它擁抱多神論,多元論和異端學說。
但無論是哪種宗教流派,它們有一個共通點 —— 相信靈魂的存在。它們相信,靈魂和肉體不是同一個存在。我們既具有肉身這個處在物理世界的「我」,也有靈魂這樣形而上的「我」。他們相信,靈魂是永恆不變,持久延續的真我,是我們需要不斷去探索追尋的。
唯物主義則站在另外一面,它們認為,我們就是我們此生的肉體。死了以後,我們並沒有任何殘餘。生命結束了,就是結束了。這就是所謂的「靈魂寂滅論」。
這兩種觀點很典型,也產生了不同的人生觀。相信「真我」「高我」「靈魂說」的人們,往往會偏向於苦行,比較輕視當下的生命體驗,比較容易逃離當下的生命責任,更多地傾向於形而上,虛而玄的「意義」和「真相」。他們延遲享樂,活在未來,或者活在來生(還不知道有沒有)。
相信靈魂寂滅論的人呢,則傾向於及時享樂,縱慾,容易不計後果地「活在當下」。
這兩種觀點,都是有所偏頗,不健康,也是佛陀所反對的。
佛陀,選擇的是「中道」。他認為,以上各種靈魂學說,永恆的、非永恆的,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都是「自我構建」、「自我認知」的方式。知道我們在「自我構建」,才是關鍵。
說出來的,都不是全貌。而你在用什麼方式自我構建,就影響到了你怎麼生活。每一種自我構建的方式,都有利弊,你清楚地知道了嗎?
靈魂是否永恆,我們姑且不去評論;但我們明確知道的是,我們當下此刻的選擇,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的體驗。那我們此刻的選擇,是不是應該把未來考慮進來?
我們也知道,只有當下的體驗,是真正屬於我們的,過去的無法改變,未來的尚未發生,那把握當下,是不是我們應該做的?
活在當下,擁抱未來,兩者並不存在矛盾。矛盾的只是我們的思維方式不夠靈動。
無論是活在放下,還是擁抱未來,都是基於對「真實世界的準確認知」的基礎上的。
舉一個簡單的生活例子。
有些「負責任」的人,認為一旦進入一段關係,就必須做好結婚的準備,擁有隻得一人心的決心。結果兩個人都活得很累 —— 一方面暗自知道自己沒有那種堅決,一方面也質疑對方的決心;未來很多不確定性,因此也平白多了許多擔憂和顧慮。因為擔心的事情多了,反倒當下的相處多了很多壓力,處處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看不到當下的喜悅。
有些「活在當下」的人,只管當下一刻,一晚的愉悅。甚至為了短暫的愉悅,使用謊言。假裝自己的情感不需要被安放,假裝自己只需要慾望。其實也不完全快樂。
然而,感情的本貌就是,我們從一開始的互相吸引,到最後的相互依偎,中間是0到100的螺旋式上升。我不可能一開始就能確定我們能到達100,也無法擔保。那我們何苦,用100來綁架自己。我們無法確定會有100的結果,是否就應該止步於20呢?
我們總覺得付出,沒有達到100,就是成本。
但是,收穫20是收穫。收穫80也是收穫。不是只有100才叫做收穫。生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來面對未來,享受好當下的20,用愛去滋養它的自然生長,也許它能生長到30,能生長到50,也許它會在30嘎然而止。
安於不確定性,然後努力去滋養美好的產生。活在當下,又期許未來;期許未來,又允許失敗。這樣,得到了每個當下,也儘力營造過可能。終點到哪,都不存在遺憾。
願你,內心強大,敢愛敢敗。
公眾號:U_Undefinable
推薦閱讀:
※未來函數
※末日刁民內容是什麼?
※淺談人際關係和哲學
※哲學的不堪——「人」與「哲學」
※完整版 生命、意識、 存在與物質、能量、信息之現代哲學、量子物理的思辨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