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連接」連廊結構設計總結

設計中經常遇見塔樓之間設連廊的情況。根據連接體的具體情況,結構專業可能採取和主體設縫脫開、協調兩側塔樓變形的「強連接」、塔樓變形各自獨立的「弱連接」等方案。本項目為多層商業,商業間採用室外連廊連接,連廊跨度為15m左右。結構採用「弱連接」方案,連廊滑動支承於主體結構上,連廊主體採用變截面H鋼樑+混凝土樓板。現將結構設計相關內容總結如下。

一.結構布置方案:

參考資料:參傅學怡《實用高層建築結構設計》17.3及《複雜超限高層建築抗震設計指南及工程實例》P31、P266。

方案:為保證大震下連廊兩側主體結構的自由變形,採取弱連接方式(強、弱連接應根據兩側主體結構情況,連接體層數、體量等綜合判斷選擇) ,鉸支+滑動(或者兩端均為滑動),結構主體僅考慮相關荷載即可。

連廊主體結構形式:變截面H型鋼樑、鋼桁架、鋼桁架+上部框架、鋼桁架+懸吊框架,樓面可採用混凝土板或花紋鋼板。

最大滑移量(雙向)計算:大震下兩側結構對應位置的最大位移矢量和。(其餘效應導致的水平位移都不起控制作用)

位移量估算方法:(連廊位置較高、地震烈度較高等較重要情況下,應由大震彈塑性分析得到位移) Delta 1=2eta Delta _{1E}

Delta _{1E} :小震下對應節點1位移;

eta :大震與小震地震影響係數最大值的比例;

另:2為考慮結構進入塑性後,位移的增大幅度;

最大滑移量(兩側主體結構在地震作用下最不利最大相對變形不一定同時出現,由隨機振動理論,將連廊兩端節點1、2對應位移SRSS組合):W_{c} geq sqrt{Delta _{1}^{2}+Delta _{2}^{2} }

牛腿支座寬b確定原則:保證連廊正負向的自由滑動及最小支承寬度。(書中兩側滑動的情況下,bgeq W_{c} +b_{c} ,bc為連廊最小支承寬度 )

Wc較抗震縫更嚴,由抗規可知:抗震縫寬由彈性中震下水平位移推得。

鉸支側不考慮滑移量,但為便於安裝,與主體間構造留100縫。

二.連廊主體結構設計:

1.結構方案及截面初選:

1)跨高比 L/H≤20,主梁間距(板跨)2~3m;

2)側向支撐間距:可參鋼結構規範梁整體穩定要求,L1/b1≤13;

3)板件局部穩定:翼緣寬厚比b/t≤13sqrt(235/fy),腹板高厚比≤80sqrt(235/fy)(可參16SG519說明內容,涵蓋了各種板件寬厚比);

4)加勁肋:支座處設支承加勁肋,沿梁跨度設構造加勁肋:0.5h0≤間距S≤2h0,寬度bs≥h0/30+40(一般直接取翼緣寬),厚度ts≥bs/15。

5)變截面梁:端部梁高h1≥h/2,且滿足抗剪。變坡≤1:2.5。轉折處設加勁肋。

(註:變截面梁適用於整體穩定有保證的梁,若梁由整體穩定控制,支座截面減小,其對梁的約束顯著削弱,對整體穩定非常不利,應避免該方案。)

註:連廊鋼樑上為混凝土板,整體穩定可以保證,腹板高厚比滿足且無較大集中荷載作用,局穩也無問題。設次梁作為主梁的側向支撐,按支承間距確定梁翼緣寬b1,腹板設構造加勁肋等措施均為針對大跨度連廊的加強措施。

2.荷載:

恆、活、風、地震(水平、豎向)、溫度

由抗規確定豎向地震作用,溫度應力根據支座方案確定是否考慮。

本項目位於6度區,連廊為低位開敞走廊,端部設滑動支座,因此不考慮豎向地震、溫度、風。

3.構件計算、設計:

1)強度(彎、剪),穩定(整體、局部);(詳鋼規受彎構件。穩定按前面截面初選內容已能保證,不用計算)

2)變形:撓度Vt、Vq。詳鋼規附錄要求,限值按主梁控制。

撓度不足處理方法:a.起拱(一般可按恆載撓度起拱);b.考慮組合板

3)舒適度:(詳後續舒適度專題總結)

實質:避免人活動引起結構共振。

A.控制分類:

A.1 行走引起的振動控制

  • A.1.1 輕鋼樓蓋振動控制:變形——dp≤[dp ]、頻率——fn≥8;
  • A.1.2鋼、混凝土樓蓋振動控制:頻率——fn≥3、加速度——ap≤[a0];

A.2 有節奏運動引起的振動控制

頻率——fn≥[fn]、加速度——a≤[a];

註:舒適度要求可能對截面起控制作用;

按高規條文說明,一般住宅、辦公、商業樓蓋fn≤3時,才需要驗算加速度峰值是否滿足要求。實際設計宜進行雙控,可採用簡化方法計算頻率和加速度。對較複雜、重要樓蓋宜採用動力時程分析計算加速度。

4)加勁肋、栓釘:

a.普通加勁肋:滿足腹板局穩時,構造加,其間距、肋寬、肋厚見前面要求。加勁肋採用構造角焊縫連接即可。為避免焊縫三向相交,加勁肋應切角以保證梁腹板與翼緣的主要焊縫通過。

b.支承加勁肋:詳支座設計相關內容。

c.栓釘:詳鋼規11.3。

計算:n=V/N_{v}^{c}

詳規範11.3.1~11.3.4

構造要求:詳11.5.2,11.5.4~11.5.5

5)拼接:鋼樑L>12m時,考慮拼接,避開受力最大處,採用栓焊等強連接。

6)混凝土板計算。

三.支座設計

原則:為避免極端情況下,發生遠大於設防烈度地震的情況,應多重保障。

1.布置:

1)支座允許變形≥最大滑移量(順橋、橫橋向);

2)限位裝置:可利用兩側結構,或設置限位塊、防墜落拉索等;

3)防撞措施:預留間隙滿足支座滑移,連廊加端板,在結構可能撞擊點設50mm厚橡膠墊等。

4)複位裝置:成品支座或橡膠

另:

a.可考慮阻尼支座,可減震;

b.大體量連廊,支座可選固定鉸、單向滑動、雙向滑動,應參考橋樑支座原理合理選擇及布置不同類型支座。

2.支座計算:

1)鉸支座:承受豎向力、雙向剪力。板件、連接計算。(可參《連接手冊》6.60)。

a.底板面積;b.底板厚度 ;c.支承加勁肋(需驗算穩定、承壓強度,可參考《鋼規》4.3.7);

d.加勁肋角焊縫:組合應力(正應力與剪應力組合);e.與底板角焊縫:由支座反力設計值與總連接焊縫長度計算;f.錨栓計算:與國外規範不同,中國規範錨栓僅受拉,不抗剪。本工程支座不受拉,錨栓構造設置即可。構造要求參《混凝土規範》,錨栓規格與鋼筋不同,一般選M20以上。

2)滑動支座:位置、烈度較高或較重要情況,宜採用成品支座。

設計需提供參數、要求:承載力(壓、拉),滑移量(橫橋向、順橋向),尺寸(平面尺寸、高度)

註:普通板式橡膠支座位移有限,僅適用於釋放大跨結構溫度作用等引起的小變形,根據橡膠支座最大容許剪切角、支座高度可得到最允許滑移量(可參手冊6.78~6.79)。

其他滑動支座可參考《空間網格規程應用》3.9.2或鋼結構教材下P148等形式。荷載、跨度小連廊也可參考樓梯滑動支座做法。設計時注意橡膠支座存在老化、更換的問題。

3.主體相關混凝土支承結構設計:

牛腿尺寸確定:寬——由滑移量及最小支承寬度確定;高——由抗剪及錨栓錨固長度確定;

1)牛腿計算:計算、構造參混凝土規範

根據情況考慮豎向地震作用。牛腿間設梁或厚板,也可通長布置(按挑板結合牛腿公式計算),以提供側滑儲備。

側面設限位裝置(混凝土擋板或短槽鋼等)。

2)錨栓:若無拉力、彎矩,則構造設置(一般≥M20)

3)相關梁、柱設計:將連廊支座反力作為荷載加至結構上,為減小扭矩可採取相應方向設梁平衡、板加腋等措施。

四.其他總結

1.設計時注意角焊縫最大、最小焊腳尺寸及計算長度,螺栓最大、最小間距、邊距等構造要求。

2.鋼結構支座設計要求:可靠將上部結構內力傳遞至下部基礎或結構,同時還可釋放某些內力以避免對下部結構的不利作用。

支座模型:

「隔離體」: 適用於支承結構剛度大、變形小的情況;

「總裝整體模型」:適用於支承結構剛度相對較弱,支承結構與主體結構聯動協調敏感的情況。

推薦閱讀:

預製板加固詳解
鋼筋混凝土柱加固分析
PKPM的軟體命名說明

TAG:結構工程 | 建築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