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傳統文化的知止

「知止」是我們傳統文化常見的概念,在先秦儒道墨三家均有所論述。今人大多採取宋朱熹為《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句所注為「知止」的標準內涵。其注曰:「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後人引申為「要懂得適可而止;知足。」

作為儒家經典的《大學》是如此表述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同時,道家老子也講「知止」,第三十二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作為諸子的大學之道,開篇就提到「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老子、墨子也都說過:「知止不殆」,可見「知止」一定是有重要的意義,因其「則近道矣」。那麼「知止」在傳統文化的語境中到底有什麼樣的內涵?難道真的是「知足」之意嗎?

止,停止,不再前進的意思;造字本義:腳趾。「止」的「腳趾」本義消失後,再加「足」另造「趾」代替。引申義,底部的基礎。如此「止」本義是停止,停止在事物的基礎之上。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孔聖人的意思是「在停止的地方,去知曉它之所以停止的原因,」。「邦畿千里」是說這個國家強盛富饒,故民所止;「緡蠻黃鳥」是因為「道之雲遠,我勞如何」,這才「止於丘隅」。因此「知止」根本不是說「言人當知所當止之處也」而是言「人應知其所止之因」,更不是「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因此國家如果衰敗則民也將遷徙,黃鳥有了精神也必將再次振翅高飛。

因此「知止」就是知其所止,「朴散而為器……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是要我們知道名的所止,也就是「始制有名,惟器所止;器止於名」。器是主是名的基礎,再進一步朴為主器為客。「與物反矣」,知道這個止,也就知道了萬物的根本,就不會跟隨名相動搖心智,因此不殆。如此看來,朱夫子將知止的本意理解顛倒了,有本末倒置之嫌。《老子》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可見知止與知足是並列的兩個完全不同的觀念。

回到《大學》「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這個「知止」的本意並非說「至善」是「當知所當止之處也」,而是說「至善」是末,「大學之道」是本,「至善」是依止於「大學之道」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本末顛倒了如何近道?因此「夫亦將知止」就是讓我們一定要知道本末始終,不可認賊作父。

在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上,大家多半對「道」「德」「仁」「易」有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對於「知止」則僅限於行動上的指導,例如知足或者有分寸。但其實只要提到中國文化就離不開「知止」的大原則,我們所講的「陰陽」「五行」這些就是「止於名」的應用。先聖們面對世間紛雜的萬物與現象為了讓我等愚民方便的理解天地大道,於是將萬物按照共有的屬性與應用進行分類,最大的一類就是「道」它統攝一切萬象;次一級的有「陰陽」「三才」「五行」,將世間萬物的精神從名相中提煉出來加以歸類。這就是「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

故此後人在學習先聖的經典時,就要理解「知止」的內涵。例如:老先生說:「聖人抱一」,後人就討論「一」是指哪裡呢?於是把身體都指了個遍;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有人言之鑿鑿的說一就是「恕」或是「忠」,這都是不懂得「知止」而造成的誤解。今天我們要重拾傳統文化的精華,知止就是不能不深刻領會的精神,是我們認識聖賢的鑰匙。

推薦閱讀:

搜電影資源的N種大法
簡評六十甲子戊戌流年運氣(甲寅旬)
文運:天意即民心
「謀聖」張良的遺憾——《容齋隨筆》選讀(三)
超越這「三面」,你就厲害了

TAG:中國文化 | 諸子百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