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技巧:讓書成為你的老師
現在熱愛閱讀的人越來越多,但真正會閱讀的人並不多。
如果你自認為是個會讀書的人,那麼就嘗試著回答這些問題。
什麼樣的書適合好好閱讀?應該如何閱讀?不同類型的書該怎麼讀?怎麼成為一個好的閱讀者?這些問題在你的腦海里有清晰的答案嗎?!
別慌,你有困惑的和你想知道的在《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里都能找到答案。
-------------------------------------------------------------------------------------------------------------------------
這是我最近讀的一本書,可以說這本書是我遇到的最好的閱讀老師。從小學到高中,語文的閱讀理解幾乎是每個人的噩夢。尤其是高中階段,閱讀是語文卷子里最大的扣分項,是拉開分差的關鍵,所以幾乎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閱讀訓練,包括古詩詞、文言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小說。雖然我們做了這麼多訓練,但是閱讀分析總是很難得高分,而且這些訓練沒給我們的閱讀技巧帶來太大幫助,反而讓很多人對讀書產生了恐懼心理。因為這些閱讀訓練都是被動的閱讀,效果並不好。作者在書中說良好的閱讀基礎在於主動閱讀。閱讀時越主動,讀書效果越好。
即使有的學校開展所謂的閱讀課,不過也是讓學生在圖書館看一節課的書。事實表明,大多數的學生在校期間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閱讀技巧訓練。
讀書的目的分為三類:娛樂消遣,獲得資訊,提升理解力。大多數讀者把讀書的目的放在前兩類上了,對於第三個目的甚至聞所未聞。因此,很多人對於所讀的書基本僅限於暢銷圖書或網路小說。也許以娛樂和資訊為目的讀書,可以滿足基本的心智要求,獲得豐富的知識,但是這些內容對我們的心智成長很難有什麼幫助。那麼什麼樣的書能夠提升我們的心智呢?
作者提到,99%的書只能用作消遣、接受諮詢用,用不著花時間做分析閱讀。僅有1%不到的書是可以讓你學習的書,是值得做一次分析閱讀的。這樣的書會增長你的認知,增加你的理解力。在1%不到的書里還有更少的一些書,甚至100本不到,值得你一讀再讀,也不可能盡其究竟,這樣的書能永遠地提升你。閱讀者可以在比較權威的書單里找到這些書,作者也在《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最後列了一長串值得我們閱讀的書單。可能這些書有許多是你打算看的,但始終在你的書單里不曾翻開。那麼你就要趕快嘗試閱讀這樣的書。這些書讀起來可能很費力,但只要你按照作者的方法讀下來,肯定會有豐富的收穫,內心也會獲得成就感,得到巨大的滿足。那麼如何閱讀這樣的書呢?
首先,當你打開這本書時,你就完成了第一步——主動地閱讀。主動閱讀是學習的關鍵,是自我發現的過程。作者在書中把兩種學習類型進行了比較,一種是指導型學習,也稱輔助型學習,一種是自我發現型學習,也稱非輔助型學習。這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老師的在場與否。指導型學習主要發生在學校的課堂上,老師解答你所提的問題,你只需要理解老師的話即可,這種學習方式往往容易讓學生變成「伸手黨」,遇到問題不去思考,不去自己解決。而自我發現型學習是憑藉自己的力量進行學習,是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過程,比如不憑藉外界幫助的主動閱讀就是最常見的一種自我發現型學習方式。這需要你去理解作者的話,與作者達成共識。所以,不要成為伸手黨,憑藉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學習。
其次,要想與作者達成共識必須有好的閱讀技巧。作者在書中把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基礎閱讀的技巧主要在小學、初中階段養成,熟悉這個層次的閱讀說明一個人能夠閱讀,並準備往更高層次的閱讀邁進,這是大部分閱讀者已經熟練掌握的。
第二層次的閱讀是檢視閱讀,需要的是很簡單的閱讀技巧,但常常被人所忽略。翻開書後,很多人會直接看正文,對書的內容並不了解,結果看完一大半後,發現這本書並不是自己想要看的,這樣會浪費你大量的時間。檢視閱讀的第一個步驟是有系統的略讀。拿到一本書,先看看書的書衣,封面,封底,再仔細看看書的目錄,快速翻看序言、附錄和與主題有關或最後的章節。很多人覺得這樣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其實檢視閱讀反而為你節省了時間,能讓你在幾分鐘之內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偵探,在找尋一本書的主題或思想的線索。第二個步驟是粗略地閱讀。碰到書中的難點,常常會影響閱讀的節奏,使你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理解,結果也不一定能懂得作者的意思。其實這些答案往往在書的後文,所以為了提高閱讀效率,應該積極地跳過難點,等到讀完全書之後再回過頭看。這能幫你節省大量的時間,同時解決很多問題。檢視閱讀技巧雖然簡單,但是對閱讀的效率提升有極大的幫助。所以,每次翻開一本書之前,別忘了系統略讀和粗讀的作用。
說了這麼多,其實作者在書中講解的最主要的部分是第三層次——分析閱讀。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據調查,美國有超過75%的大學生進入大學後要進行閱讀矯正訓練,為在高中階段沒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進行補修。即使這個調查發生在1971年的美國,但是在國內,這個數據仍然有一些參考性。大學生的閱讀習慣不容樂觀,而且我國大學並未普遍開設與閱讀相關的輔導課程。回到主題,作者在書中把分析閱讀細分為三個階段,包含15個規則。
第一階段:掌握結構
規則1:知道你讀的書屬於哪一類
規則2:使用一句或幾句話敘述整書的內容
規則3:列出書中重要部分的結構,擬出大綱
規則4: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
第二階段:詮釋意圖
規則5:找出關鍵字或詞以及它的字義、詞義
規則6:圈出重要的句子,找出其中的主旨
規則7:聯繫前後文,寫出作者的論述架構
規則8:找出作者解決了和沒解決的問題,並找出答案
第三階段:做出評論
規則9:完整地了解作者的意圖,不要急著評論
規則10: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爭強好勝
規則11:為自己的不同意見找到理論根據
(如果贊同作者的觀點,說出理由;如果不贊同的話,說明原因,規則12~15是反對的幾點理由)
規則12:作者知識不足
規則13:作者知識有誤
規則14:書中的邏輯不符
規則15:書中的分析不夠完整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這15點規則,但反覆強調了在實際應用的時候要進行選擇和調整。作者把所有的書分為小說類和論說類,這15個規則更適合用於論說類的書,所以決不能生搬硬套,井井有條地用這些規則閱讀一本書。
除此之外,一個自我要求的閱讀者還應該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在書上留下你讀過的痕迹絕對比保持整潔划算的多,如果你閱讀的書讓你一時難以理解,特別建議你在另外的紙上做關鍵句的摘要,並用自己的話把這些句子翻譯一下。
任何一種超越基礎的閱讀層次,核心就在於要帶著問題去閱讀,並努力嘗試著自己去解決。作者認為這是一個閱讀者最基本的責任。對於一本書,至少要提出以下四大基本問題。
閱讀的四個基本問題: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在談論什麼?
2.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3. 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哪裡有道理?
4.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這四個問題分別要求閱讀者能夠了解主題、摸清架構、做出判斷,發出評論。這種提問式的閱讀方式往往是大多數閱讀者不具備的。每次合上書的最後一頁代表著讀完了一本書,可是回過頭想想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麼,作者怎麼講的,又為什麼怎麼講,大多數對自己要求不太高的讀者只能解決其中的部分問題,甚至完全不知,更不要說這本書帶給你的成長了。作者認為,最能學習的讀者也是最能批評的讀者。想要讓這本書真正成為你的書,不僅僅是掃過書中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解決四個基本問題的同時,與作者進行對話,對他的作品進行評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理由根據。這樣做是非常合理的。在閱讀的時候,作者身居高位,而閱讀者卻要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找出作者的觀點,不斷理解書中的內容,才能與作者達成共識,和作者站在同一個平台上。這也意味著你收穫了和作者一樣的知識,只有這樣你才能與作者進行對話。所以,想要有更多的收穫,需要持續地向上攀爬,達到作者的高度。
好的作者同時也是好的閱讀者,那些作者看得書不一定比你多,但看得肯定比你深。一個讀得很廣泛,卻讀不精的人,與其值得讚美,不如值得同情。就像霍布斯所說:」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樣讀那麼多書,我就跟他們一樣愚蠢了。「按照作者提供的規則,仔細地用分析閱讀去閱讀一本好書,而不是泛面地閱讀大量的書,就是一個好的閱讀者能達到的境界了。分析閱讀是每一個喜愛閱讀的閱讀者都應該達到的閱讀層次,熟練掌握分析閱讀,你就能以輕鬆的心態去面對那些高高在上的作者。把每本在你理解能力之上的書當作自己的老師,虛心地請教,力求某一天能和作者站在同一平台上進行對話,表達自己,這就是最完整的受教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當然,並不是每一本書都適合當你的老師,你要根據你的理解能力和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如果你要成為一個更好的閱讀者或學習者,必須閱讀超越你理解的作品。除非你能增長心智,否則你學不到東西。
最後,閱讀的第四層次——主題閱讀,是每個閱讀者追求的最高境界。這時,你要讀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一串書單上所有的書。首先,你要確定一個大概的研究方向。其次,找出這個方面有關的書籍。然後用檢視閱讀的方法,從書中找出與你所探討的主題相關的章節。再從作者原話中分析出作者的觀點,並且判斷這些觀點是否與你的主題有關。這個過程中,你要放下一切偏見,不對任何一方做出偏袒。當然要做到沒有任何偏見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不過值得每位讀者進行嘗試,要不斷閱讀前後文,對自己的理解進行反思。如果能把不同作者對這一主題的相關看法進行整理,沒有大多偏袒地進行發表是最好不過的了。這時你需要讓作者們和你達成共識,而不是你和作者達成共識。雖然有難度,但作為一個自我要求的閱讀者都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一些閱讀者可能不需要同時閱讀多本書籍,進行主題閱讀,不過達到分析閱讀的層次是當今社會的閱讀者都應達到的基本層次。作者對閱讀的要求算是一個很有權威的標杆了。對於大學生,作者的原話是這樣的:」大學文憑應代表著大學生的閱讀水平,不但能夠閱讀任何一種普通的資料,還能針對任何一種主題做個人研究。「對於學校,作者認為:」一個優秀的高中就算什麼也不做,也該培養出能達到分析閱讀的讀者。一個優秀的大學,就算什麼也沒貢獻,也該培養出能進行主題閱讀的讀者。「對於國家,作者的觀點是:」我們一定要比一個人人識字的國家更進一步。我們的國人應該變成一個個真正『有能力』的閱讀者,能夠真正認知『有能力』這個字眼的涵義。達不到這樣的境界,我們就無法應對未來世界的需求。」不得不說,以自己現在的閱讀能力來看,我還在第三層次閱讀呢,遠未達到作者的標準。不過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兒。。必須得向著這個目標去努力。
有時候,在看完一本書的時候會產生依依不捨的感情,不只是因為小說的精彩程度讓我們身臨其境。還有可能是因為這本書像我們的老師一樣,在教你學習的過程中,你與他逐漸達成共識,進行對話,最後離別時刻,師生之情愈濃。每一本能讓你學習的書,都有絕對的理由當你的老師。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成為終生學習者,對於這樣的學習者來說,學習不再僅僅是老師的講課,更多的是接觸高能量的書本;學習也不僅僅是獲得知識,更多的是心智的成長。人的身體會在30歲之後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衰老,但是我們的大腦會一直不斷地成長。作為一個終生學習者,閱讀那些能級在你之上的書,並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老師,是再好不過的學習了。
儘管我想把開頭的問題回答地更詳細一些,但越是怎麼做,感覺自己越是容易把讀者帶偏。雖然寫了這麼多字,我僅僅簡略地回答了「讀什麼樣的書」和「如何閱讀這樣的書」兩個問題。關於閱讀,大家的問題肯定不只這兩個。我給大家的建議只有去讀讀《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了。書中還談了不同類型的書的不同讀法,我這裡一字未提。本文中涉及到的內容,作者在書中都有非常詳細地解釋,還附帶了許多例子。如果你是一個有自我要求的閱讀者,那就一定要去看這本書了。這是一本實用類的書,也許稍微有些難讀,因為作者在其中傾進了大量心血,所以這本書絕對值得分析閱讀。耐心地讀完它,你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讓書成為你的老師。
最後附上閱讀中記錄的部分讀書筆記和思維導圖
丑,勿噴。。。
推薦閱讀:
※《東京奇譚集》
※超越小我,成就真我 ——讀《自私的基因》一書有感
※2016 年 3 月份閱讀記錄
※說話之道
※原來這叫「閱讀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