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傳國術】功夫核心之【胯,肩,肘,肋】四大關節開發的價值。

開胯首先要知道胯和襠是兩碼事,不是橫叉壓腿。

開胯篇 | 「開弓放箭」之胯弓

「胯」是基礎的基礎,在練習的過程中,大家必須要明白「開胯與開弓」的相似之處,「開弓」需要外力的撐拔,開胯也一樣,需要將「胯根」撐拔開,同樣需要藉助外力。

開弓以後,射箭是一個自動化的過程,開胯也是一樣,只要如「弓」一般,將「胯根大筋」崩緊,同樣可以做到如「弓弦」般的崩彈。「開弓放箭」是「緊中緊」,意欲崩斷弦,「撐筋拔骨」同樣需要極力撐開,崩緊,在緊的當中尋找發勁的根源。

因為我們太熟悉由極松到極緊狀態的肌肉「爆發力」,對於「極緊」狀態下,用更緊的方式產生更多的「彈簧勁」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其它關節也是如此。所以在「開胯」的過程中,「鎖肩拉胯」是類似於「開弓」的過程,也是打出「顫勁」的根本前提所在!

開胯的目的是盤開胯根至膝彎的大筋,借從而產生自動的皮筋般彈射勁力,練助肩胯的反擰對拔,將「大筋」拉伸,習一段時間後達到胯自動「崩彈」的效果。練至身如彈簧,讓你擁有「龍虎二勁」,延年益壽筋骨齊鳴。

光有大筋的緊,沒有大筋的彈,是無法拉開的,用大筋跟不用大筋形態差異不大,對後期的發展影響太大了!

胯的結構

「胯」是指人類骨骼的一部分,即胯骨,它是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和恥骨組成,統稱為髖骨(或盆骨)。

>>>>動作要點

撥胯的幾點要求:

1.膝固定

2.擰肩胯,肩至下頜

3.胯跟肩的反擰形成對掙

4.抖胯彈肩,貼肘發勁 (原理:拔伸胯部大筋,用大筋彈射胯,形成被動發力

>>>>開胯練習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動作熟練、到位,做到肩胯擰轉帶動手臂;

第二階段:從起點抖發到終點單一發勁,要求瞬間彈抖能打出筋骨崩彈聲;

第三階段: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實現被動迴環發勁,要求肩胯內臟整合生生不息。

>>>>檢驗標準

胯能藉助胯根大筋抖彈,並且打到點以後會形成回彈,能夠發出關節腔音,筋骨齊鳴的嘭嘭聲。

動作名稱:開肩

「肩」是連接手臂與身體的重要環節,發勁時候,肩必須要做到「松而不懈」才能夠勁力順達。要使「肩」做到「松」但又不失「彈力」,我們就得開發肩關節,不斷撐開肩縫,崩起肩部大筋,使其重複拉伸而具備彈力。

1(肩關節結構學習)

藉助肩關節大筋(肌腱、韌帶),使肩關節有關節囊內拉開縫隙,使連接關節的「大筋」崩緊,從而產生崩彈的效果,同時因為關節囊內「真空」狀態,會發出「嘭嘭」的聲響,在武術中處於至關重要的位置。

2、肩部結構

摺疊肩關節的骨端結構

肩頭節由肱骨頭和肩胛骨的關節盂構成。兩關節面均覆蓋一層關節軟骨。肱骨頭較大,關節盂淺小,呈橢圓形;周圍有纖維軟骨形成的盂唇使關節盂稍加深加大,但僅能容納關節頭的1/4~l/3。因此,肩關節的運動範圍較大,但穩固性較差,臨床上 易發生肩關節脫位。

關節囊

關節囊薄而鬆弛,於肩胛骨處附著於關節盂的周緣、喙突根部和肩胛骨頸;在肱骨則包繞解剖頸,內側可達外科頸。

韌帶

纖維層被下列腱纖維加強:上、下部分別由岡上肌肌腱及肱三頭肌長頭腱;前、後部分別由肩胛下肌健、岡下肌腱和小圓肌。關節囊下壁最為薄弱,肩關節脫位時,肱骨頭常從下壁脫出。關節囊內有肱二頭肌長頭腱通過。肩關節的韌帶主要有盂肱韌帶,位於關節囊前壁內面,有加 強關節囊前壁的作用。喙肱韌帶,自喙突根部的外側緣斜向外下方,達肱骨大結節的前面。此韌帶加強關節囊上部,而且有限制肱骨向外側旋轉和防止肱 骨頭向上方脫位的作用。在肩關節上方,喙肩韌帶與喙突、肩峰共同形成一弓狀骨韌帶結構,稱為喙肩弓,可防止肱骨頭向上脫位。

3、開肩的價值

作用:打開肩部關節,達到肩部「抻筋拔骨『的目的,更好地便於勁力的傳導,最終達到出手快如閃電,連綿不絕。同時開肩可以很好地改善駝背,頸椎病等問題

肩與胯是兩個相互作用的大關節,離開了它們的相互作用,身體的螺旋勁,擰勁,也就無從談起。從肩胯的功能來講,可以擰轉,可以裹肩裹胯,也可以上下摺疊。

肩扣了,就能夠帶動背,胯曲了(尾閭前翻)可以拉起脊椎,兩者合起,就形成了一張大弓。所以,胯肩除了形成擰勁以外,更主要的,也是背弓勁力的來源。

4、練習要點

1、自然站立,上體保持端正、垂直;

2、兩手臂伸直交叉於胸前;

3、肩頭肩關節用力;

4、兩臂從肘關節到腕關節摩開

5、檢驗標準

手臂能夠自動回彈,能打出「筋骨齊鳴」的「嘭嘭」聲。

動作名稱:開肘

肘是上臂和前臂相接處向外面突起的部分,它異常堅硬,威力巨大。肘之銳利,又有「肘過如刀」之說。對肘技的研究,泰拳作為擂台競技最具代表的拳種,令其它拳種望塵莫及。其他拳派高手多不敢與之對壘,原因就是畏懼其肘。心意拳作為傳統武術的一個代表,講究肘打,即明中節打人。相比之下,心意拳肘打一是更為隱蔽;二是勁路變化迅疾猛快,在實戰中,敵不易摸清;三是肘打連環緊密,不易被敵所乘。

使肘關節處,肌肉連接關節的銜接部分「肌腱」拉緊,使之能夠藉助自身的「彈力」進行運動,表現出出手快捷的方式。在傳統武術實戰運動當中,可以有效提高出手的速度。

2、肘部結構

摺疊肘關節的骨端結構

肘關節由肱骨下端和橈、尺骨上端構成。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構成 肱尺關節;肱骨小頭與橈骨關節凹構成肱橈關節;橈骨頭環狀關節面與尺骨橈切跡構成橈 尺近側關節。各關節面均覆蓋一層關節軟骨。上述三個關節共同包在一個關節囊內。

(紅色箭頭指向為肘關節「大筋」)

關節囊與韌帶

關節囊上端分別附著於冠突窩、橈窩和鷹嘴窩的上緣以及肱骨滑車內側緣和肱骨小頭外側緣;下端附著於尺骨滑車切跡關節面的邊緣、鷹嘴、冠突的邊緣,以及橈骨環狀韌 帶。關節囊的前、後壁薄而鬆弛,兩側有韌帶加強。外側為橈側副韌帶 ,由肱骨外上髁至橈骨環狀韌帶;內側為尺側副韌帶,自肱 骨內上髁至尺骨冠突和鷹嘴。此外,尚有橈骨環狀韌帶包繞橈 骨頭的環狀關節面,將橈骨頭緊緊束縛於尺骨橈切跡內。該韌帶附著於尺骨橈切跡的前、後緣,形成一上口大,下口小的骨纖維環,容納橈骨頭在環內旋轉而不易脫出。

3、開肘的價值

開肘為開發人體的一個重要環節,動作簡單,隨時可以練習。

作用:打開肘部關節,拉伸大筋,提升速度與勁力! 讓您「出手如箭」!

人體分「根、中、梢」三節,手腳為梢節,肘膝為中節,胯肩為根節,一身中又分為三節,腿為根節,胯為中節,頭為梢節。分別對應兩種發勁模式,一種是「身備五弓」,整體如彈簧的「崩彈勁」,一種是起於腿蓄於胯,轉於背,出於手的「梢節勁」,無論哪種勁力,最後都要通過「梢節」所表現出來,當然,這個「梢節」也可以是身體的任何部位。「梢為前鋒,身是帥」,梢節要硬,更要快,硬可以通過鋼珠包的練習來實現,「快」可以盤練直接支配「梢節」的小關節來實現!比如「肘」是直接支配手的,那麼,我們就要單獨強化「肘關節」,通過訓練,使其「大筋」能夠崩彈,產生快速打擊的能力!所謂「起、隨、追」,關鍵在於「梢的起,根的追」上面,「起」則要依靠梢節自身的崩彈,勁力來源於「肘、膝」等關節的彈,「追」則來自於由「胯脊」所主宰的身勁。所以,我們不但要練好軀幹,注重「胯、脊」的崩彈,同時也要注重肢節大筋的彈,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缺一不可!

練習要點

1、自然站立;

2、兩肘靠緊;

3、上下交叉,五指繃緊;

4、如抓鐵棍,上下挑擊

檢驗標準

兩臂肘關節處似乎是由彈簧連接的,能夠自動崩彈,在不用力的情況下,卻能發出很大的勁力。

「肋」付於脊柱之上,與脊柱構成了人體的「胸腔與腹腔」,五臟六腑皆駐於其中,如發動機之「汽缸活塞」,帶動人體重量起落。

「兩肋」如魚之兩鰓,開合呼吸皆賴於此。所謂「內無有不借外成」,「肋」的訓練藉助肢體的支撐摩擦,使之能夠「開合」自如至極限,渾身「柔軟」如無骨。俗話說,功夫的高低看「背」,實際上「背」也是「肋、脊」的一部分。

「肋開」則內臟動,整身如球,「肋動」則軀體靈,一身皆活!

學習諮詢關注如下:

推薦閱讀:

站樁是最便宜的葯,非洲也沒這個價!!!
李復禎心意六合拳贊 權成
內功之精華 武學之精粹 牛猛
再談內家三拳中的槓桿,科學的傳統武術推廣勢在必行

TAG:傳統武術 | 內家拳 | 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