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官兵對軍改的最大期盼:打破「中間層」利益集團!
****作者:九千里路,來源:微信公眾號軍旗獵獵軍旗獵獵****
軍隊的幹部制度,無論加上怎樣的政治光環,無非是人事制度的一種。這個人事制度包含但又不限於僱傭關係。
而任何一種僱傭關係,都存在用人單位與提供勞務者的博弈問題。雙方博弈的資本,就是所謂「議價能力」。
換句話說,用人單位可以提出要求,勞務提供者可以開出價碼。至於能不能實現自己的期望,要看雙方有無讓對方值得交換的對價。
需要指出的是,軍隊作為一個特殊的集團,並不是如普通追求盈利的公司一樣,分為僱主與僱員兩個階層。而是存在「頂層—中間層—基層」這樣的結構。
我們都知道,所謂改革,就是要打破舊的利益格局,實現體制的高效運行。在實際當中,就是要打破「中間層」的利益集團,讓資源向真正幹事的基層傾斜,以實現「錢花在刀刃上」的效果。
那麼,改革難在哪裡呢?
難就難在,「中間層」的某些利益集團,在為自己攫取利益的同時,還部分實現了一個功能。讓頂層的改革者投鼠忌器,難以抉擇。
這個功能就是:打壓基層的議價能力。
司法領域有句話:公力救濟是私力救濟的基礎。想要議價,必須有一種可以讓自己腰桿硬起來的東西。
軍人這種特殊的職責,決定了軍人必須將部分個人權利讓渡出去,而國家則給予軍人合理的補償。換言之,雙方互相支付對價,實現大體的公平公正。我們將其稱之為「讓渡—補償」制度。
然而,某些利益集團的存在,讓這一簡單的議價過程變得撲朔迷離。
在地方,勞資雙方各有其議價基礎。其中,勞方最根本,最基礎的議價資本,是其辭職或跳槽的能力。如果勞動合同或事實上的合同明顯失去公平性,變得對勞方單方不利的話,起碼可以通過辭職來結束這種狀態。資方也因此不可能太過分。
然而,軍隊特殊的性質,決定了軍人永遠不可能如企業僱員一樣擁有隨時辭職的權利。換句話說,即使要面對工作環境(邊疆高山海島)、管理模式(封閉式管理24×7工作制度)、勞動強度、危險因素的不如人意,也必須要履行自己的職責,決不能玩忽職守甚至臨陣脫逃。自行逃離部隊者,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換句話說,廣大基層軍人,已經將跳槽和離職的能力、工作環境、部分人身自由、勞動強度、規避風險的能力等地方人員本可以享受的各種權利讓渡出來。國家也應當給予適當的補償。只有當這種補償大體合理公平的時候,才能營造純正的內部風氣,提供栓心留人的基本前提。
那麼這種補償是如何進行的呢?大家都知道,主要通過(相比地方人員提前)退休以及轉業(包含自主和安置)制度來實現。
先說退休,現行的政策適用于軍齡滿三十年或年齡滿五十歲的師團職幹部。考慮到軍隊金字塔形的人員結構,與基層官兵基本無緣。
那麼轉業呢?
先說安置。安置本是國家安排軍隊轉業幹部的最主要形式,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殘留。是曾經保障軍人利益的根本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幾乎所有社會資源都集中在「體制內」。當時的安置制度,保證了轉業軍人享有事實上的優越地位。整個國家幾乎可以說是依靠轉業制度,迅速建立起一套行政制度。軍人的政治和經濟地位同時也得到了根本的保證。
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地方政府事務日趨繁雜和專業,以及更加獨立合理的人事制度(如國考)。地方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已經不再將轉業軍人作為任用的主要對象。而軍隊人員由於專業、思維、年齡等方面的限制,難以在地方政府真正的展開工作。換句話說,就是「邊緣化」的現象。
既然存在「邊緣化」的現象,那麼對勞方來說,怎樣才是最「理智」的行為?那就是趁年輕,早日離隊。現行的轉業政策,除團以上領導幹部,其他轉業幹部的待遇無實質性差別。換句話說,服役18年和剛畢業的年輕人,所得到的「補償」是大體等同的。甚至由於年齡的優勢,年輕人獲得「補償」質量更高。這就形成了一個「倒掛」或者說「倒懸」現象。
這就是諸位戰友之所以關注轉業的核心問題所在:在不考慮自主制度的情況下,服役時間越長,反而越吃虧。
實際上,單純的看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只要建立起一個以服役年限為基礎的補償制度,再加上一定的調整係數,就可以合理的引導軍官長期服役。比如建立退役金與服役時間相掛鉤的制度,服役越久,退役金呈加速增加的趨勢。利益槓桿只要真正實行起來,就會產生對幹部的引導作用。這是最基本的管理常識。
然而,利益集團的存在讓這一簡單的常識產生了變化。事實上,不必諱言,利益集團權利尋租的根本,正是基於這種「倒掛」上。也就是大家口中所說的「想走的不讓走,不想走的逼著走」。
為了維持這種「倒掛」,利益集團必然反對一切解除「倒掛」的方案,堅持強化「倒掛」的做法。比如:
一、模糊不清的退出政策,讓年輕幹部陷於迷茫,讓兵齡較長的幹部陷於恐懼。年輕人只能看著自己的價值一點點貶值,年長些的都面臨著本領恐慌。
二、堅決反對買斷制和應金制。因為不管是買斷還是應金制,都必須建立在服役時間的衡量的基礎上。這將從根本上顛覆「服役越久越吃虧」的「倒掛」制度。當這種「倒掛」帶來的焦慮消失之後,權利尋租的空間將大大減少。何況一旦引入艱苦邊遠等調整係數,將明顯的對利益集團的裙帶們不利。
三、堅決反對縮短自主年限。這個展開說說。
自主擇業政策,本是國家為了緩解地方安置壓力,引導軍人自主就業的一種政策。注意,其推出的時間是一個「軍隊要忍耐」的特殊時期。相對地方的工資待遇,當時的軍隊的工資標準是相對較低的。
然而,部隊經過若干次漲工資(漲工資的事隨後再談),已經讓自主待遇水漲船高。事實上,除部分發達地區外,大部分安置人員的工資待遇根本比不上自主人員。更不用說自主人員自謀職業後的收入,以及有保障之後的心態優勢。總之,能夠自主與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斷崖」。
對大多數兵齡十幾年的軍人來說,自主的誘惑是巨大的。但二十年這樣一個數字(軍改期間改為了18年,以下數字類推2年,編者注),決定了只有部分基層軍官能夠享受這一待遇。而這種「斷崖」現象,使得很多軍官的服役過程成為一場豪賭。越是接近自主年限,其投入的籌碼越多,越是輸不起。同時,越接近自主年限,越是容易「被轉業」,「賭輸」的可能性越大。
關鍵在於,這場賭局,其輸贏完全操縱於某些「中間層」手裡,每年都有一次開盤也就是權利尋租的機會。
這種賭局帶來一個副效應,就是最接近自主年限的時刻成為生死局。第19年成為最容易激化矛盾的一年。以至於不得不推出了這樣的政策:兵齡19年的在保證第二年自主的前提下下,可以不安排轉業。
然並卵,無非是生死局改到17、18年而已。
總結上面的分析,利益集團權利尋租的根本,就建立在「倒掛」和「斷崖」兩件事上。只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就能使得「讓渡—補償」制度得到落實,讓改革推行下去。
可現實中,我們並沒有看到以上提出的各種方案。相反,種種完全相反的小道消息不斷的冒出,讓人心神不寧。這是怎麼回事呢?是利益集團已經強大到可以對抗改革了嗎?
其實,隨著郭徐集團的倒台,以習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中央軍委,已經得到全體官兵的擁護。郭徐集團的殘渣餘孽已經瑟瑟發抖,不可能正面對抗改革。但某些表面上的看法,使得很多人還有不清楚的認識,一段時間內難以下定決心。
其核心就是,某些舊的做法,表面上符合所謂的「大局觀」。
剛才提過,辭職是最根本、最基礎的議價能力。但軍人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在一定時間內,是必須要將此權利讓渡出去的。那麼,這個讓渡時間的長短就成為雙方博弈的焦點。對軍隊來說,培養一名軍官耗費巨大,若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核心就是在足夠長的時間內處於戰備狀態),是一種浪費和虧本,因此希望這一段時間儘可能的長。對軍官來說,這段時間過後才能獲得補償,同時獲得一定的議價能力,因此希望這段時間儘可能的短。正常情況下,將會形成一個清晰明確的「點」,即明確的最低服役年限。
然而,一小撮利益集團的存在,讓這一問題複雜化了。這些利益集團,自覺不自覺的將這一期限儘可能的模糊化。表面上,是為幹部政策保留了彈性和餘地,這也是迷惑一些同志的地方。實際上,是為自己留下了上下其手的機會。通過釋放諸如「放開走留會讓人跑光」之類的論調,儘力維持這一年限的模糊性。
勞方的另一個議價能力,體現在其掌握的技術上。這種技術能力,往往以學歷證書等形式體現。隨著部隊整體文化素質的提高,這一議價基礎,變得越來越突出。一般來說,給予技術能力強的人員更好的待遇是一種常規。
那麼,怎樣消解這一議價能力呢?答案令人憤怒:那就是有意造成的專業不對口,各種限制條件讓這些技術優勢得不到發揮。當一個人感覺自己沒什麼實際作用的時候,自然會產生挫敗感,從而降低要價。當然,他會有強烈的用腳投票的傾向。
那麼,技術的缺失造成的缺口怎麼解決?一曰「外包」,二曰「特招」。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邊是大量無所事事的拔草博士,另一邊是重新花錢尋求地方的技術支持;一邊軍醫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髮發大白片,一邊特招的地方醫學院畢業生填滿了中心醫院;一邊基層人員得不到培訓和提升的機會,一邊不斷的招入大量的新人,只為解決臨時性的問題。
這種行為,表面上是為部隊保留人才,引進人才。實際上,是要利用時間消解,有意的荒廢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迫使技術人員就範,防止出現軟硬不吃的逍遙派。
議價能力之三,就是離開該單位之後的發展能力。倘若一個人有自信在地方上開創一番事業,那麼對不公正得現象,就自然不會忍耐。
那怎麼辦呢?首先是模糊不清,又明顯偏長的服役年限,讓大多數軍轉幹部年齡偏大。同時,讓這些幹部處於拖家帶口的狀態,降低其風險承受能力。同時,減少其受培育的機會,將其直接推到新的工作崗位,增加其適應的成本和時間。總之,是削弱其離開體制的生存能力。
表面看來,這些政策有利於增加「用戶粘性」,實質卻是極為打擊軍心士氣。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部分「好」單位與地方接觸更頻繁,轉業更加容易,實際上形成了對邊疆、基層、野戰軍人的不公,非常突出的推動了「老實人吃虧」的不良風氣。
議價能力之四,是「工」與「酬」的比較能力。只有比較公平的、傾向於「同工同酬」以及「不同工不同酬」的政策,才能激發勞動者的工作熱情。 如何打壓? 一是設置儘可能多的等級,層層疊疊,各單位管理模式不同,基層機關不同。同時缺乏合理的交流機制,即讓某些人過的舒服,又利用部分人員調動的需求製造權利尋租的機會; 二是讓基層忙於瑣碎事務,一方面消磨時間,一方面推卸責任,又一方面讓基層處於動輒得咎的狀態,消磨志氣。 三是讓各種名額成為稀缺資源。表面上是為了各單位穩定 ,防止人員向舒服單位集中。實際上是建立了一個不公平的篩子。
總之,利益集團為了保持和加強「倒掛」和「斷崖」,擺出一副「替上級得罪人」的架勢。努力模糊博弈焦點,拒絕三大民主。模糊博弈焦點,宣揚「博弈有害論」。將正常的「三大民主」與保持部隊集中統一對立起來。以實現小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建立以服役時間為基礎,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不同單位、不同崗位的實際情況,真真正正的讓老實人不吃虧,讓付出與回報大體成正比,才能真正的純正風氣,才能真正的夯實強軍基礎。建立清晰明白的服役、轉業、交流、培育等一系列制度,才能真正的栓心留人。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基層軍人,真真正正想要讓部隊變得更好。如此這種困局得以打破,真是國家之幸,軍隊之幸。否則,恐怕會墮入「軍戶化」的深淵。郭徐集團最大的惡,就是出於個人私利,放縱這種現象的存在。隨著時間的積累,頗有積重難返之勢。我堅信以習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一定可以掃清積弊,還全軍官兵一個朗朗晴天!
**【版權聲明】**作者: 九千里路;更多軍營韻事、軍戀故事、涉軍熱評,請微信搜索公眾號軍旗獵獵。本文由再出發授權發布。歡迎轉發分享朋友圈,未經授權謝絕商業轉載,違者保留行使法律維權權利。
推薦閱讀:
※涉軍群體咋就成了「穩控對象」?他們本該被溫柔以待
※哪些原因會導致軍機墜毀?
※蓋世帝尊最新章節第三千八百九十章搶先看?
※英軍的45型驅逐艦和中國052D型驅逐艦哪個更厲害?
※中國已經研製成功殲11D戰鬥機,為何還要引進蘇35戰鬥機?
TAG: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