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俞敏洪老師看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時代使命

很早就知道俞敏洪老師,最近因為有一些想法,看了俞敏洪老師的一些新書,受到了一些新的啟發,內心也有了更多的力量。但看完之後忽然間就有了一個想法,一般都是俞老師幫我們,給我們談未來,談理想,談他的人生歷程,這次我就很想幫他一次,談談他的未來,他的理想,他的人生歷程。

俞老師是一位思想很開放,很願意分享的人,所以僅僅喜歡他,而沒有見過他的人也能比較多的了解他,儘管這種了解可能不是那麼完整,但是也不能說就一定膚淺,挑戰一下也是挺有樂趣的。

先從歷程談起吧,俞老師早年為了生活棄教從商,從英語培訓到留學,中小學教育,學前教育等等,服務的是越來越有錢人家的孩子,俞老師也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有錢了,讓新東方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教育機構。從商人的角度上說,這是非常正確的戰略戰術。但俞老師還是一位現代又不失傳統、很有社會責任感的中國知識分子,這樣掙的錢越多可能讓他越不安,於是他開始通過出書、演講、資助貧困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幫助落後地區的孩子等等來踐行他心中的道,俞老師也從天真無邪的童年到歷經滄桑的中年,走向童心未泯的老年,讓現實之路與心靈之路慢慢融合,逐步去到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所渴望的那份天人合一、至純至真的境界。

俞老師是一個具有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敏感特質的人,所以對歷史和宗教是即熱情又警惕的。但俞老師又是一個特別嚮往西方世界的人,西方的自由主義、遊戲規則,人生觀、社會觀等等讓他極有新鮮感,也確確實實幫他解決了許多的問題,徐小平和王強兩位老師對新東方來說肯定沒有白來。但是俞老師無法成為一個西方文化完全至上的人,我認為對他個人來說,對喜歡他的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對於中國的知識分子來說,俞老師的人生過程和人生結果,總體是很理想的,雖然歷經艱辛,但還算坦途,結果也是蠻不錯的,大體上滿足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基本要求。俞老師雖然沒有蘇軾那麼才華橫溢,出身在書香門第,也沒有蘇軾的小妾多,但儘管宋朝官員工資很高,俞老師在財產方面和其相比應該會多很多,其他方面的意思該到的應該也都快到了。

中國古代很多的知識分子,比如蘇軾,儘管不懂現代的西方文化,但是為了能夠擁有快樂、幸福的生活,把儒釋道的精神和方法運用的是出神入化。就快樂、幸福的指數來說俞老師和其相比應該差距不遠。然而蘇老師儘管沒有出過什麼書,也沒有生活在互聯網時代,但不管對當世還是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中華文明留下了豐盛的遺產,在這方面去比較的話,俞老師目前來說卻差距很大。這當然不是因為蘇老師在官場混,而俞老師在商場混的原因,懂的人都知道那時的官場比現在的商場要壓抑、危險的多,雖然他們都從心底熱愛教育事業,都喜歡講學、傳道、談人生。

中國最傑出的知識分子,我說的是最偉大的那一部分知識分子,也許全世界的知識分子都一樣,永遠都不屬於最熱愛自由的那群人,而是最具歷史和文化使命感,並為其想要的結果而不懈奮鬥的那群人。當然,有了歷史和文化使命感,理念確認下來了,方法和方式就顯得最重要了。俞老師肯定不缺理念,擁有的理念肯定是走在時代前列的,之所有沒有成為一個可以讓我們更期待的人,缺的可能是走在時代文明前列的方法、方式。而新東方肯定不太能,至少不完全能幫俞老師實現一個更值得他自己期待的理想,不能俞老師也不至於很少出現在新東方。

最近世界上發生的一件大事是特朗普當選為美國總統,我想倒不是因為特朗普的社會閱歷更豐富,更懂得美國老百姓心裡在想什麼。也不是美國人民對奧巴馬太失望,而是美國人民很懂得在拚命進取之後,適當的變的保守一點,慢一點下來想一想未來的路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要為美國人民鼓掌,也希望矽谷的那些成功至上的科技精英們不要太著急,慢下來之後的美國人民,世界人民在未來會更需要你們。因為先哲們早就說過,適當的休整可以讓未來之路走的更好,更穩,更有利於人類的持久和平與長遠發展!

我們中國在最近幾年也有點開始慢下來了,儘管是不由自主的。我相信這不是中國變得更不好而是變的更好的開始,我們也可以稍微有一點時間來仰望一下星空了,如果因為霧霾看不到,也就能更明白我們的環境確實該認真治理了。

環境的確要治理,但我們的人心,我們的社會更需要滋養,療傷。未來之路更具挑戰,更具風險,沒有健康的靈魂,沒有豐盛的文明,我們的人民恐怕是難以走到幸福安康的光輝大道上去,我們的民族的復興偉業恐怕只能留給世界GDP第一的印記了。我們常常對自己說,未來一定要幸福,我們不能讓幸福到來的時候,內心的恐懼伴隨而至。我們不能在民族復興的成功之日,讓人人都變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讓現代版的「國不知有其民,民亦不知有其國」的歷史悲劇再次重演,那將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共同的悲哀,因為這不可能讓我們擁有來源於內心的真正的幸福。

中國的未來,無疑需要更多優秀的企業家,更多優秀的政治家。但無論是企業家還是政治家,或是其他什麼諸如藝術家,科學家等,都可算是社會教育家,都是我們社會中的更具智慧,更具思想的一員,都是屬於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精英人士,只有這些精英們更加團結起來,對我們的社會,對我們的時代更具熱情,更具責任,同時努力找到更好的方法、方式來推動社會的進步,時代的升華,就必然能在推動社會與時代前行的同時,也能反過來引領自身事業的創新升級,實現自身與社會的雙向共贏,在贏得人們更加發自內心的尊敬的同時,完成自身的歷史和文化使命!

然而,中國的社會進步首先面臨的問題是擁有人文精神的人缺乏好的教育平台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擁有好的教育平台的人卻相對缺乏人文精神。如果說人文精神是一種軟價值,教育平台是一種硬價值,那麼目前在中國這種軟價值和硬價值匹配的很差。而對於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來說,人文精神和科學技術就像是它的兩張翅膀,一個強,一個弱是不可能讓其飛的太久,太遠的。

其次中國的文人相輕的情況十分嚴重,這既有歷史文化的原因,也有現實環境的制約,表面上大家和和氣氣,其實心裡誰都不服誰,大家也不覺得這有什麼特別的不好,社會的競爭也許就是這個樣子。然而這確確實實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團結與進步,如果中國社會的知識精英們都不能夠在精神世界,在現實世界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能夠彼此擁抱,那麼期待整個社會更加團結,更加進步是不可能的。個人至上的價值觀必然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的精神文化底色。

最後也是最根本的,是中國的社會缺少一個具有統一性,系統性、包容性的社會自我教育體系。中國社會的各類教育基本上是碎片化的,彼此之間缺少關聯性,無法為社會提供相對統一的精神文明價值標準。其實社會的發展已經到了我們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標準和體系的時候,同時現在的內在、外在條件也基本上滿足了。

微信就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微信目前雖然只是一個技術性平台,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首先是從技術層面來說微信的系統能力很強,整合能力很強,基本上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體系;其次是適用性很好,幾乎對所有的人都有價值,特別是在溝通、分享、社群等方面;最後是包容性很好,金融、商業、資訊、服務、乃至於教育都可融入其中。

從技術的角度上來說,微信為我們的這個社會打開了智慧之門的一條縫隙,讓我們能夠透過這條縫隙看到許多的新生事物,新生文化,這也印證了技術變革往往是社會變革的前湊曲。微信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在原因也同樣重要,人們只需要一個微信,一個基於微信的技術標準和生態系統,能極大的提升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效率,可以說微信的成功有著時代發展的必然性。

但是微信仍有巨大的不足,從它最終能夠去到的位置來說還只是一個瘸子。微信到目前為止,只是建立了一套技術體系和技術標準,無論這些技術體系和技術標準多麼先進,仍然只是一套基於技術本身的生態體系,一片可以為我們提供各種養料的森林,而非一套讓我們可以深深依戀的社會價值體系。但是如果微信可以變得更具思想智慧,更具人文價值,更具教育意義,微信就完全可以建立一套與現代文明相對應的文化體系,甚至是一套能夠引領社會和時代進步的文明體系。我們相信我們的社會最終能夠擁有一個具有統一性,系統性、包容性的社會自我教育體系,一個可以推動社會和時代進步的智慧人文教育平台,微信或類似於微信的社交平台無疑是最有希望成為的。

當然,平台雖然很重要,但我們的社會永遠更需要的是更具勇氣,更具智慧,更具情懷的知識分子,俞敏洪老師無疑是當代中國最優秀的知識分子之一,但在這麼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知識分子想要推動,乃至引領時代的進步,面臨著巨大的障礙,還需要付出更艱辛的努力,展現出更昂揚的鬥志,使自己既能像利劍一樣為社會的進步劈荊斬棘,也能像月光一樣為人性的升華照耀前程。以開闢鴻蒙之道的先哲之靈,開創走向21世紀的中國精神,中國道路,中國文明,讓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復古式的復興,也絕不僅僅是在物質文明上的復興,更是在精神文明上,在藝術與科學上,在現代信仰上,建立一個新的偉大的時代!

我們相信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許多更具智慧,更懂人文,更有情懷的知識分子,他們在政界,在企業界,在教育界,特別是在互聯網界廣泛存在著。然而,最能讓中國從技術變革走向社會變革的核心人物和核心組織只有可能出現在互聯網界。這不僅是因為從事互聯網事業的人更容易接受到時代最前沿的資訊和思想,對社會的進步,文明的趨勢更有感受和認知,更是因為方法、方式永遠是人類文明走向更高水平的階梯,而無疑只有互聯網界才有可能構建這樣的階梯,同時,政界、企業界、教育界各自的努力和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可以從當代許多的人和他們的努力中看到未來的希望,如政界的劉鶴、樓繼偉等,都是即深耕經濟,又經略社會的政府官員;如教育界的錢理群、方朝輝等從哲學文化層面上都不予餘力的推動思想的進步;如馬雲、馬化騰等互聯網界人士,即是具有現代智慧的企業家,也十分關心社會的進步,都深刻明白智慧與人文對自身的企業、對國家社會未來的重要性;其他諸如網易新聞、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媒體也都在內容和方式上為社會的進步進行著積極的探索。

如果說在二十世紀初期,中國在戰爭的時代背景下通過社會革命擺脫了國家的積貧積弱,民族的生存危機;那麼在二十一世紀初期,中國在和平的時代背景下一定能通過社會變革使國家走向富強文明,民族走向昌盛發達,讓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歷史證明,時代的發展即有其必然性,但更需要人們的不懈奮鬥,需要有內在的精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就是美國精神的最好體現。特朗普以傳統美國商人的文化背景,在古稀之年出來參選美國總統,這本身就是對美國人民的巨大精神激勵,就是美國精神的重要體現。而中國在未來是最有可能誕生與美國精神相匹配的偉大民族和偉大文明。在未來的十年至十五年時間裡,不僅是實現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階段;也是實現中國社會轉型升華,奠定中國精神基石的關鍵時期。因而,當代中國的知識分子承擔著偉大而艱巨的時代使命,讓中國精神與美國精神一道,讓東西方文明能交相輝映,相互借鑒,共同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事業做出中華民族的不朽貢獻!

鄒震群

聯繫電話:18680484580


推薦閱讀:

小米5s對比小米5升級究竟有哪些?
羅輯思維的「得到」半年營收達1億,這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
性格心理學系列一——完美主義者
新華社公布第二批媒體禁用詞
23個「不知道就別說你愛看電影」的超厲害電影冷知識。

TAG:使命 | 知識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