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禹古典音樂史(1, 2)

1. 歌劇的誕生

當人們還製造不出來樂器的漫長的過去,大家基本處於「娛樂基本靠吼」的年代。大家朗誦詩歌、表演戲劇,大家唱山歌、喊勞動號子。歐洲很難找出如我中華一般氣候溫和濕潤而山麓平緩的山坡,戶外非常不適合聲音的傳播,因此,西方古典音樂的開端是在教堂內產生的。基督教開始也是朗誦詩歌,為讓大家更方便、快捷、準確地歌頌上帝,基督教禮儀上朗誦詞大多通俗易懂,例如彌撒(mass)的第一部分垂憐禮(Kyrie),只喊這三句:"Lord, have mercy; Christ, have mercy; Lord, have mercy.",為了暗示三位一體,每句唱三次。類似的,凈土宗的「南無阿彌陀佛」和北韓的「主體思想萬歲」都是很簡單明了的讚頌詞。教堂里說起話來迴音陣陣,一聽就有一種崇高而莊嚴的感覺;就像站在天壇南邊的圜丘上說話一樣,原音與迴音時差只有0.07秒,說話的人幾乎無法辨出原音與迴音,當回聲從四面傳來,聽起來洪亮悅耳、連續不斷,連朱厚照這樣操蛋的人站上面都覺得自己是天子。人們覺得還不夠,還把朗誦詞、讚美詩配以簡單的音符唱出,就更有空靈之感。加上配樂的頌詞不但好記憶,而且更有神聖感,這就是教堂音樂。

喜愛音樂的人們在不斷地生產生活中發現什麼樣的兩個音一起演奏最和諧,兩個音最和諧的狀態就是分辨不出來:聽起來想一個音一樣。如果撥動一根琴弦可以產生一個音,那麼,撥動一半長度同樣的琴弦產生的音就和原來的音分辨不出來。實際上,第二音更高,頻率是第一個音的兩倍,即每秒鐘震動次數(赫茲)加倍,這個音在後來的西方音樂稱為「八度音程(octave)」,相差八度的兩個音使用相同的音名,例如中音A是440Hz,高音A就是880Hz。我們經常說某個婦女嗓門高會說「高八度」也是這麼來的。在這八度音程中再按頻率細化多少個音符,不同的民族、地區有著自己獨特並傳承的習慣,例如西方曾用7個並非間隔相等的CDEFGAB,例如C大調,7個間隔為「C全D全E半F全G全A全B半C」。後來,巴赫發展了「十二平均律」,用12個間隔相等的,每一個音符是上一個音符頻率高2的12次方(1.059)倍,例如Ab(A降,A flat)的頻率是415.3Hz,440/415.3=1.059,這樣第13個的頻率正好是第一個的兩倍,但這12個不一性全都使用,一般挑出7個使用,有不同的挑法,稱為大調(major scale)或小調(minor scale),此為後話,暫且不提。阿拉伯人用17、19或24個。中國人用5個,宮商角徵羽,注意角讀jue2,故稱「五音不全」;如果阿拉伯人有同樣的詞語罵人,會說「24音不全」。

教堂音樂我們略去不提,1000年黑暗的中世紀終於等來了文藝復興那一天!人們又找回了古希臘、古羅馬時人的重要,強調發展以人為本的科學和藝術,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形式以義大利為中心,主要以繪畫、建築、雕塑為主;舞台劇原來只在教堂里演出,後來也獨立搭建了舞台,這個舞台的出現當然為歌劇的出現奠定了基礎。文藝復興末期,音樂也不是僅僅限於教堂內使用了,老百姓也可以創作和欣賞自己喜歡的音樂,這極大促進了音樂的創作熱情和樂器的發展,那是一個沒有大中小提琴,更沒有鋼琴的年代,義大利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器樂音樂的奠基人,在沒有像樣的樂器的條件下,竟然組織了規模龐大的樂隊,為自己的歌劇配樂,他就是蒙特威爾第。聲樂,人聲,雖然來得容易,但畢竟表現能力有限,不僅僅音域(音高的範圍)有限,而且音色也有限,誰能唱出虎嘯、猿啼、鹿鳴、貓叫春的聲音呢?器樂,即便是音高相同,每一種有自己的音色,小提琴演奏的和雙簧管演奏的re聽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同一種樂器內部也是豐富多彩的,比如,小提琴最粗的弦空拉是G,第二粗的弦空拉是D(此D比G高五度),那麼我按G弦也能拉出D來,這個音與空拉D弦產生的音色是有差別的,不僅僅因為弦粗細不同,而且手按壓和栓在旋鈕上的固定方式不一樣。看見,器樂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古典音樂。蒙特威爾第正是大力發揚器樂的第一人。

歌劇在義大利出現了,成為巴洛克時期的發明,人們不滿足僅僅為詩詞配樂,更要為大段的對白配樂。把音樂和戲劇融在一起,在電影出現之前,我想,歌劇是最富有表現力的藝術形式了。蒙特威爾第和後來寫《茶花女》的威爾第是不同的兩個人,但兩人都是義大利人,而且在歌劇方面都頗有建樹。蒙特威爾第比莎士比亞小三歲,那個時代是一個戲劇走向輝煌、歌劇走向成熟的時代。

我們選擇了蒙特威爾第的歌劇《奧菲歐》(LOrfeo),這個歌劇於1609年在威尼斯出版,這一年正是伽利略把望遠鏡拿到威尼斯展會的那一年。400年前創作這部歌劇,至今仍在被演出,只是人們在演出巴洛克時期作品的時候,把A定為415Hz,平時的A定為440Hz,巴洛克時候的音高大約比後期的音低了半度。400年,《奧菲歐》與望遠鏡仍然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創作者有限的生命得到了延續,我們紀念,我們稱頌。

奧菲歐,即俄耳普斯,希臘神話中阿波羅的兒子,歌劇寫的是俄耳普斯尋找下了地獄的亡妻的故事。我們的選段是Act II: Vi ricorda o boschi ombrosi (Orfeo),ACT II指歌劇的第二幕,Vi ricorda o boschi ombrosi是唱段的第一句話,這是主人公Orfeo的唱段,是男高音(tenor),是Mark Tucker演唱的。請聽:

tudou.com/programs/view

2. 巴洛克時期

早就知道地壇公園每年都有書市,上個周日才得以造訪。常聽人說香港、深圳文化貧瘠,絕沒人說北京文化貧瘠,但,漫步在50年代至今的圖書之間,發現,大家都賣的書,無外乎那麼可憐的幾類,書山中尋不出想看的書,也是一種貧瘠。地壇尋書,有點像TREC(文本檢索會議)的主頁trec.nist.gov/ 所繪:一個可憐的小孩在書堆里尋到那頁中意的文字。從文字數量來看,尋找可讀的、感興趣的東西和「草垛尋針(find a needle in a haystack)」沒有差異,美國國家標準局(NIST)有一個頗大的院子,當年走進去開會的時候就想,信息檢索就是在這麼大的一片草場中找你想要的一片葉子。誠然,內容識別我們可以做到,但寫作質量如何自動地甄別呢?寫作的準確度如何測定呢?這都是信息爆炸的今天計算機科學家門苦苦思索和廣大讀者深切關心的問題。

因此,我每敲下一個字,都心驚肉跳、如履薄冰,惟恐為人類多造出一個字的垃圾。古典音樂,還得繼續寫下去,我現在正在寫的,正是我當年苦苦尋找要讀的;至今沒找到,自己寫。猶如作家筆下的女人或是英雄,也許就是他一生苦苦尋找的,沒有找到,就創造在作品中,讓讀者去意淫或敬仰。

有朋友說一喝白開水就會噁心,人們希望有點味道,就加枸杞、橘皮、茶葉或菊花,藥用除外,人們是希望有點味道的。就象不太顛簸的地鐵上,能讀幾頁自己感興趣的書報,是多麼享受的事情啊?人們希望這些時間有點味道,至少我希望。站在手扶電梯上或煎餅果子攤前,能讀上兩三分鐘,不枉這一生。散步時、走路時、勞動時,耳邊能想起標誌著人類文明和藝術奇葩的音樂,是忘記疲勞與單調的最好的辦法:我從來不覺得繞操場跑和一件件地把衣服掛在衣架上有一點點的趣味,除非耳邊想起音樂,感謝門德爾松(浪漫主義時期一定講他)吧,一百多年前他把巴赫的合唱作品挖掘了出來,感謝王小魚吧,他把門德爾松挖出來的東西放到你耳邊了。放到這裡的作品,好聽,太好聽,象沾了呷哺麻醬的涮羊肉,象帶著周圍肥油的烤大腰子,象一筷子挖出的殼的第一口大閘蟹,香,真香,好到想罵人。

巴洛克時期,音樂還是王室貴族專有,不會在社會上公開演奏,老百姓也沒機會聽,就像中國當年的李龜年一樣:「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1700年以後,有些有錢的商人才有機會對音樂躍躍欲試。因此,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和演奏家都是依附於某些王公大臣,直到古典時期,才出現兩位獨立的作曲家莫扎特和貝多芬。

巴洛克時期,歌劇在義大利誕生、發展,其他形式音樂也逐漸成熟,音樂的中心逐漸北移至德奧地區,隨著新大陸的發現,義大利已經不是世界經濟的中心,對藝術的影響力也在下降。巴洛克時期的德國在同一年(1685年)的相距不到200公里的地區誕生了兩位偉大的音樂人:亨德爾和巴赫。

德語ch在a後面讀「喝」,這樣Bach才不會被讀作「白吃」。按地區來寫,巴赫的簡歷是:圖林州愛森納赫->呂內堡->安哈爾特->…->萊比錫,如果您看一點地圖就知道,呂內堡里漢堡不遠,而除了呂內堡,巴赫這一輩子就在德國中部的方圓百里轉悠。而亨德爾的簡歷是:德國哈里->漢堡->羅馬->那不勒斯->威尼斯->…->倫敦。這兩位同時代齊名的音樂人,巴赫是鄉土的,亨德爾是國際化的;一土一洋,一周立波一小瀋陽。亨德爾原名H?ndel,後來加入英國國籍後,改名Handel,把a上面的點去掉了,其實發音不變,德語?讀音和ae非常類似,藝人自古愛改名啊,同樣是巴洛克時代的義大利人呂力,原名Lulli,一看就是義大利人,去法國後改名Lully。再有象俺們瀋陽老鄉陳嘉露加入日本籍後叫「本多ruru」一樣,其實ru讀音就是「露」。其實牛人不改名也牛,同樣是瀋陽出生的郎朗、鞏俐、小澤征爾都沒改名,都比改過名的本多ruru和王小魚要火。昨天才在電視上認識周立波,看起來很洋氣,一口一個brandy,我相信大多數中國人知道白蘭地的要遠遠超過知道brandy的,你非說brandy,你這不是裝洋氣嗎?固守田園可以有名,如巴赫;雲遊四方亦可以有名,如亨德爾;不必故意裝洋或裝土,如果非裝,還是裝土比較收歡迎,如趙本山、張藝謀;裝土是一種自嘲和自謙,是高層次的幽默。

亨德爾終身未婚,巴赫第一個妻子(近親)給他生了7個孩子,第二個妻子給他生了13個孩子。看過《音樂之聲》的都知道,馮特拉普上校的七個孩子都可以組成音符,巴赫這些孩子給了他多少提示?把一個八度平均分成等間隔的十二個半音的主意不知道是不是巴赫每天清點孩子數目時誕生的。亨德爾和巴赫都在老年有眼疾,在去世前眼睛近乎全盲。巴赫家族盛產音樂家,就像伯努利家族盛產科學家一樣,因此,我們現在所說的巴赫是JS巴赫。

巴赫和亨德爾作品繁多,為了方便檢索和管理,進行了編號,巴赫的首字母為BVW,是Bach-Werke-Verzeichnis (Bach Works Catalogue)的縮寫,例如,巴赫的勃蘭登堡小提琴協奏曲有六首,編號分別為BWV1046-1051。亨德爾的作品也不少,首字母是HVW;莫扎特的首字母為K。

巴赫的作品主要為路德派教堂寫的器樂和聲樂作品,路德派是宗教改革後出現的基督教分支,巴赫就出生在當初馬丁路德貼《九十三條》的教堂的山下。亨德爾主要是為戲院寫的歌劇和宗教劇。亨德爾對於音樂的發展史的最大貢獻為宗教劇,儘管宗教劇早就存在,但亨德爾賦予了宗教劇新的風格:大量使用絢爛合唱的英國式宗教劇。他與英國結下的緣分都是嘌呤惹的禍,從義大利回來後,亨德爾成為了漢諾威選帝侯的宮廷作曲家,漢諾威在德國北部,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會展中心,大到裡面有繞圈的班車,上次去漢諾威展,從漢諾威會展中心站下了火車後走到會展中心裏面,走在傳送帶上,聽完一遍《流浪者之歌》都到不了。漢諾威原是一個公爵建的公國,「公」是爵位第一等,選帝侯就是說可以選出德意志國王,德意志國王到羅馬讓教皇加冕,可以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國因為這些選帝侯而無法中央集權,就和我們東周時期一樣,可憐的德國建國太晚,東西受敵。1714年,英國國王安妮死於痛風,估計是海鮮、火鍋啥的吃多了,嘌呤太高,痛風在西方被稱為「王室病」,沒想到在漢諾威出生這小夥子(漢諾威選帝侯)竟然和英國王室有親戚:他媽媽的姥爺是安妮國王爸爸的爺爺(詹姆斯一世),相當於,假設賈寶玉和林黛玉沒走到一起,林黛玉的兒子和賈寶玉的女兒的關係。根據英國王位繼承法,英國王位不能傳給信天主教的子嗣,就輪到漢諾威小公了,這個酷愛音樂的小夥子當時那感覺,就和西安市委書記一下子被任命為天津市市委書記一樣,同樣都叫市委書記,一個中央候補委員都夠不上,一個是政治局委員。小夥子上任了,稱為「喬治一世」,母語是德語,英語說得還不太利落。歐洲國王的「世」只表示第幾個,伊麗莎白二世,表示英國歷史上第二個叫伊麗莎白的國王而已。例如,小公的曾外祖父詹姆斯一世是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作為蘇格蘭國王是詹姆斯六世,表明蘇格蘭以前有五個國王叫詹姆斯。再比如,喬治一世的兒子也叫喬治,繼任後,史稱喬治二世,蒼天保佑學歷史的,喬二的兒子不叫喬治了,叫腓特烈。但腓特烈意外身亡,他的兒子還叫喬治,而且還繼位了,史稱喬治三世,那麼多名字,為什麼都用同一個呢?匪夷所思啊。喬治三世給乾隆寫信,稱兄道弟,乾隆很不爽,把喬治三世送的鐘錶留下就把使臣打發了,那鍾現在還在紫禁城,估計乾隆看見禮品也不爽,送禮哪有「送鍾」的?

喬治一世很喜歡音樂,當年在漢諾威想找亨德爾,聯繫亨德爾的獵頭太多,因此他並不熱情,還得罪了喬治一世,誰知道天上哪塊雲彩落雨啊,這漢諾威小公竟然成為大不列顛王國及愛爾蘭國王了(不是北愛),亨德爾嚇了夠嗆,沒想到喬治一世非常寬容,仍然接受他並重用他,亨德爾的事業在倫敦大展宏圖。

與歌劇不同,宗教劇的演出沒有背景和戲服,演出成本比較低。歌劇和宗教劇中都有吟誦(recitative)的詠嘆調(Aria),前者就配上一點點鬆散的伴奏,節奏不明顯。我家剛裝有線電視的時候,經常打開內蒙古電視台,一個民族服裝的外形彪悍的大叔拿個胡琴拉一會,講一會兒,唱一會兒,反正啥也聽不懂;當時想,既然能聽懂的其他電視台大部分都是垃圾,還不如聽這個,雖然聽不懂,也感覺挺有味的,想起來,這就是吟誦。而詠嘆調是一個人唱,器樂伴奏,就是電視里看到的,一個女人,身材肥碩(瘦了唱不動,全靠小腹發力引起胸腔、顱腔共鳴),濃妝艷抹,肩膀裸露,後面是樂隊,這個就是詠嘆調。宗教劇中的詠嘆調沒有歌劇中的複雜,亨德爾推出的英式宗教劇中詠嘆調更是簡單,因為英國人不大會唱,哈哈!和國際級的歌劇演唱者比較起來,當年的英國演唱者技藝太差,因此亨德爾決定使用了大量的合唱,通過自己創作的天才彌補演員技藝的不足,就像好廚師不在乎原材料,乾癟的青椒也能炒脆一樣。我們下面選擇的是他最著名的宗教劇《彌賽亞》(HWV 56)中《哈利路亞合唱》,還記得HWV嗎?(忘記了往上翻)喬治一世在第一次聽到這個合唱的時候,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也許是震撼了,也許是腿坐麻了,他一站,觀眾都站起來了,這個成為了一種傳統而保留下了,每次演奏觀眾都起立,我曾在香港露天奧林匹克公園聽過一次,忘記是否站起來了,好像沒進去,在外面椅子上躺著聽的。《彌賽亞》的成功和影響,使其自誕生之日起到今天就沒改變過任何演出的配置,亨德爾的才華得以延續。

《彌賽亞》,「彌賽亞」是希伯來語,相當於源於希臘語的「基督」,最初的意思是「受膏者」,指的是上帝所選中的人。基督教主張,耶穌就是彌賽亞,但猶太教堅決否認。其他宗教也有自己的「彌賽亞」,古代波斯的國教祆教中彌賽亞就是查拉圖斯特拉,尼采還假託他的口寫了本哲學史上最著名的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大乘佛教相信阿彌陀佛會把信徒接引至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是他們心中的彌賽亞,故「南無阿彌陀佛」成為漢傳佛教徒經常誦念的佛號,而合唱中的「哈利路亞」也是同義,是希伯來語,表示最高級別的尊重。

亨德爾這部宗教劇寫了耶穌的一生,分三部分:誕生、受難和尾聲。合唱《哈利路亞》是第二部分的最後一段。選擇這段合唱是因為大家很熟悉。這段混聲合唱分女高Soprano、女中Alto、男高Tenor、男低Basso四個聲部,即SATB。當年在都柏林寫成,歌詞很簡單而且是英文,我們不妨了解一下。實踐證明,知道了歌詞,就理解了不同聲部之間的伴唱和混唱,不信您不看歌詞先聽幾遍,帶著歌詞再聽幾遍。歌詞來自《聖經新約》的《啟示錄》(Revelation)第11、19章,括弧里的字是我摘錄的聖經原文,沒看見中間有空隙嗎?

Hallelujah, 10次,5次為一組,

for the Lord God omnipotent reigneth (因 為 主 我 們 的 神 , 全 能 者 , 作王了。). Hallelujah,4次,

for the Lord God omnipotent reigneth Hallelujah,4次

之後是for the Lord God omnipotent reigneth,Hallelujah的混唱。

1:15秒時,唱

The kingdoms of this world are become the kingdoms of our Lord, and of his Christ; and he shall reign for ever and ever. (世 上 的 國 , 成了我主 和 主 基 督 的 國 。 他 要 作 王 , 直 到 永 永 遠 遠 。)

1:57時,加入

King of Kings, and Lord of Lords.(萬 王 之 王 , 萬 主 之 主 。)

之後是 he shall reign, for ever, King of Kings等的混唱。

亨德爾 宗教劇《彌賽亞》(HWV 56)中《哈利路亞合唱》(Messiah, HWV 56 Part II Chorus Hallelujah)

(待續)

2009-10-19


推薦閱讀:

城市馬語 走近歐洲名城馬雕塑

TAG:古典音樂 | 歐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