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耳機插孔,蘋果是不是在「耍流氓」?
極客公園微信號:geekpark
文 | colorvc
蘋果向來有和「落後技術」過不去的傳統。
· 1998 年,也就是蘋果收購 NeXT、喬布斯回歸的兩年後,蘋果在發布的第一代 iMac 上砍掉了當時還十分盛行的軟盤驅動器;
· 2008 年,蘋果在新款 MacBook 上「埋葬」了自己親手「養大」FireWire 火線(更先進的火線 800 在 MacBook Pro 上多保留了一段時間);
· 差不多同一時期,在第一代 MacBook Air 上,蘋果砍掉了「落後」的光碟驅動器;
· 從 2007 年發布第一代 iPhone 開始,在所有的 iOS 設備上,蘋果從來沒有支持過 Flash;
· 2012 年,在 iPhone 5 上,蘋果用體積小巧、可正反插的 Lightning 介面取代了 30-pin 介面;
· 在去年發布的 12 英寸 MacBook 上,蘋果又砍掉了除 USB Type-C 和 3.5 毫米耳機插孔之外的所有 I/O 介面。
……
在 iPhone 7 和 iPhone 7 Plus 上,蘋果又放出「大招」,砍掉了已經有半個世紀「高齡」的 3.5 毫米耳機插孔。
- 沒了 3.5 毫米耳機插孔,我們應該如何聽歌?
蘋果提供了三種解決方案。
第一種是轉接頭。蘋果在 iPhone 7 / 7 Plus 的包裝中附送了一個「Lightning 至 3.5 毫米耳機插孔轉換器」(單獨購買的話售價為 78 元),轉接頭從 Lightning 介面中接收數字信號,通過內置的 codec 轉換成模擬音頻信號並傳輸到 3.5 毫米耳機插孔上,從而可以讓用戶在新 iPhone 上繼續使用原有的 3.5 毫米插孔耳機。除此之外,第三方配件廠商理論上還可以通過在轉接頭中配備品質更好的 codec,讓耳機插孔輸出比之前 iPhone 更加優秀的音質。
但問題是,沒有人會喜歡在自己手裡的傳統耳機上額外掛一個轉接頭,這種方案充其量只能算是個權宜之計。對蘋果來說,砍掉 3.5 毫米的目的顯然也不是為了多賣個轉接頭。相比之下,藍牙無線耳機是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除了無需耳機插孔、不用擔心線纜纏繞等優點,由於不用佔用 Lightning 介面,使用藍牙耳機時還不影響正常的手機充電。蘋果自己也很看好藍牙耳機的前景,在新 iPhone 發布會上,蘋果發布了頗為驚艷的 AirPods 無線藍牙耳機,並為它專門定製了一顆 W1 晶元。
(AirPods)
不過藍牙耳機也有它的問題,比如藍牙音頻傳輸會影響音質、聲音延遲、需要單獨充電、售價偏高等等。這些問題會隨著技術的進步逐漸得到緩解或者解決,但在現階段,藍牙耳機尚且無法完全取代傳統的有線耳機。
第三種方案是使用 Lightning 耳機。和轉接頭類似,Lightning 耳機也是從 iPhone 的 Lightning 介面上獲取數字音頻信號,數字信號通過位於耳機插頭(比如 Lightning 介面的 EarPods)、音頻線(比如 Audeze SINE)或者耳機單元(比如 飛利浦 Fidelio M2L)中的 codec 被轉換成模擬音頻信號,再傳輸到耳機的發聲單元中。
(Lightning 介面的 EarPods)
(Audeze SINE)
需要指出的是,部分媒體在描述使用 Lightning 介面聽歌時,用類似「數字信號取代模擬信號」這樣的描述,這種說法是非常不嚴謹的。耳機的發聲單元只能識別模擬音頻信號,即使 Lightning 耳機獲取的是數字音頻信號,也必須在耳機內部轉換成模擬音頻信號才行。
在傳統設備中,由於數字音頻信號是由設備內部的 codec 進行解碼和放大的,從 3.5 毫米耳機插孔輸出的模擬音頻的品質是固定的。而在換用了 Lightning 介面後,則可以通過在耳機中內置比手機本身品質更好的 codec,從而提升到達耳機單元的模擬音頻品質,讓耳機擁有更好的聲音。因此,對於素質較高且不太容易推的耳機(尤其是頭戴式耳機),換用 Lightning 介面對音質的提升是有積極意義的。當然,對於 EarPods 等很容易推的入門塞,換不換 Lightning 介面對聲音的影響不大。
除了對聲音品質的影響,由於 Lightning 介面可以直接為耳機提供足夠的供電,這讓 Lightning 耳機可以在不需要內置電池的情況下提供主動降噪(ANC)等特別功能。
總之,相比 3.5 毫米耳機插孔,Lightning 介面可以讓高端耳機在 iPhone 上發出更優秀的聲音,再加上供電方面的優勢,用 Lightning 介面取代 3.5 毫米耳機插孔似乎也合情合理......
- 但 Lightning 耳機的問題就出在這個 Lightning 介面上
Lightning 介面是蘋果在 2012 年發布 iPhone 5 的時候發布的,用來取代古老且體積碩大的 30-pin 介面。在發布之初,憑藉當時幾乎獨此一家的「正反隨便插」設計,Lightning 介面在用戶中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但五年過去了,一直沒什麼變化的 Lightning 介面已經有些更不上時代了。相比同樣可以正反插的 USB Type-C,無論是理論傳輸速率(Lightning 只支持 USB 2.0)、可承載最大電流(Lightning 最大 2.4A)、視頻輸出能力,Lightning 已經被甩開了一大截。
以可承載電流為例,目前 Lightning 最大只能承受 2.4A 的電流,這直接導致目前所有的 iOS 設備無法使用類似 OPPO 的 VOOC 閃充或者 PD 協議這樣的大電流充電方法(USB Type-C 可以達到 3A 甚至更高的電流),只能採用類似高通 QC2.0 這種高電壓、高發熱的快衝方案,而這也是 iPhone 直到這一代產品依然遲遲沒有快衝的原因之一。
從音頻上看,兼容性更好且同樣可以輸出數字音頻的 USB Type-C 也是比 Lightning 更好的選擇。但或許是因為蘋果不想破壞由無數 Lightning 介面設備組成 iOS 硬體生態圈,亦或是蘋果捨不得放棄每個設備進行 MFi 認證時帶來的 20 塊錢左右的收入,在這一代的 iPhone 上,蘋果並沒有改用 USB Type-C,而是「欽定」了 Lightning 作為未來耳機的介面。
這意味著至少在未來幾年內,Lightning 介面還會在 iOS 設備上繼續用下去,這除了會導致 iPhone 在充電、數據傳輸能力等方面持續落後於已經全面擁抱 USB Type-C 的 Android 陣營,還會讓 Lightning 耳機的兼容性變得非常糟糕。目前只有 iOS 設備在使用 Lightning 介面,這也就意味這用戶花大價錢購買的 Lightning 介面無法是用在其它的 Android 手機、音樂播放器、PC(包括蘋果自家的 Mac)上。
- 蘋果是不是在「耍流氓」?
無論是煩人的轉接頭、尚未成熟的藍牙無線耳機還是技術先進但兼容性糟糕的 Lightning 耳機,都算不上比古老的 3.5 毫米耳機插孔更好的解決方案。既然如此,蘋果為什麼要砍掉在這一代 iPhone 上砍掉它呢?我們可以從 iPhone 7 的內部尋找到答案。
(來自 iFixit)
在每一代的 iPhone 上,蘋果都會在續航上維持上一代對應產品的水準,或者是有小幅度的提升。但在 iPhone 7 這一代產品上,由於換用了壓感式 Home 鍵,為了實現優秀的觸覺反饋效果,不得不增加 Taptic Engine 的體積,再加上「更好的成像素質 = 更大的攝像頭模組」這種蘋果無法改變的規則,為了在續航上有一定的進步,就實在是沒地方留給「礙事」的 3.5 毫米耳機插孔了。
也就是說,砍掉 3.5 毫米耳機插孔並不是一個「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而做出的決定,而是產品開發過程中不得已的選擇。
不幸的是,用戶需要為蘋果的這個選擇來「埋單」。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xiangyunqi@geekpark.net
推薦閱讀:
TAG:蘋果公司AppleInc | 閃電介面Lightning | 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