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產品」如何加怎麼+

 隨著教育、醫療等產業紛紛與互聯網「觸網」,看起來很「土」的農業也已站在時髦的「互聯網+」風口之上,帶著一股泥土的清香「鑽入」互聯網四通八達的脈絡里。

  傳統「農民生意」怪象

  我國農產品行業是最為「傳統」的行業之一,呈現出與地理地域相關的怪象:越是偏遠的地方,環境越好,產品質量越有保障,但恰恰越便宜,農民因此越窮;而越是在大城市,環境越糟糕,產品越貴,但恰恰沒有很好的質量保障。傳統的農產品行業呈現兩大現狀,阻滯了「農民生意」的發展。

  農產品缺少品牌化。陽澄湖大閘蟹、贛南臍橙、新疆大棗,這些都是具有地域特徵的品牌,不是獨立的企業品牌。雖然「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但遺憾的是我們的農產品還處在售賣原材料的階段,沒有品牌、沒有包裝、沒有分級,能跑量但賣不出價,生產者不懂品牌,就是懂也辦不到。

  農產品附加值低。白酒、保健品、化妝品等是我們見到最多的廣告,白酒毛利80%以上,賣100賺80,一件ZARA的衣服動輒千元,成本不過一兩百,一個愛馬仕包包10萬塊,成本不過兩千塊,這些產品有足夠的溢價能力,才可能賺得衣缽滿滿去燒廣告。相比之下,農產品缺乏廣告性,溢價能力不足。

  「互聯網+農產品」前景可期

  農產品與「互聯網+」的融合,是傳統行業和新思維的碰撞。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彙集三農電商領域的新聞及研究,涵蓋農村、農業、農民的新聞、報告、數據等。

  農產品自身特質:

  ——營銷成本低。各類社會化媒體及通訊工具為農人們提供便利的營銷入口,微博、微信、QQ及SNS等都是免費的資源,他們多花點時間、多用些心思、多搭配些手段,就可以和消費者建立信任關係,以此推銷產品便得心應手。

  ——故事性強。幾乎每種農產品都有獨特的地理條件,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民,同樣孕育一方特色農產品,地理條件、人文背景、城市文化、產品知識、歷史典故等都可以把農產品包裝的獨一無二,結合社會化媒體的SNS特性,很容易在圈子內形成病毒傳播。

  ——供應鏈體系簡易。「二維碼」也就在這兩年被大眾使用,這是在食品領域延伸出來的「追溯系統「。手機掃描後可以看到這個產品的追溯信息,哪裡耕種、何時採摘、誰來採摘、保質日期甚至成分等一應俱全,目的是解決食品安全和食品信譽問題。

  政策「紅利」助推農產品轉型

  「互聯網+」農產品開始步入初級階段,面臨著物流、人才等諸多難題,但國家政策的助推、政府做好公共服務顯得尤為必要。自2012年以來,國家多次出台支持農產品流通的政策,予以大力支持。明確鼓勵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鮮活農產品網上批發和網上零售。如今,國家對涉農電商更加重視。2月初,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出爐,文件明確提及,在「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中,「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建設。」而在上一年的文件中,僅要求「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

  此前,商務部已經將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作為工作重點之一,依託互聯網,探討構建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現代農村流通體系。而此次進一步在國家政策層面進行明確,將加速農村電商的發展。實際上,地方政府對農業電商、農產品電商的熱情更加高漲。各地紛紛謀求在淘寶、1號店等電商平台上開闢地方特產館,以及構建相應公共和基礎設施,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農產品賣家的激增也側面反映了政府助推的效果。

  政府在農村電商發展方面應承擔哪些具體工作?主要體現在:營造硬環境和軟環境,硬環境如基礎設施、基本培訓,以及相應支撐體系,政策體系、法律保障和必要的監管服務」,以及做好產品的網路化、供應鏈、追溯體系等。

  目前「互聯網+」農產品可借鑒的模式主要以平台落地化為主:

農商達 專註農產品線上銷售解決方案提供商,可以輔助解決農產品線上銷售相關問題。

推薦閱讀:

太原潤恆城 | 扛起太原農貿批發市場大旗
太原潤恆城金鋪吸金法則
湖北 隨州 | 隨州泡泡青
湄潭翠芽:美好時代開場了
五常大米現狀解析

TAG:互聯網 | 農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