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不等於高大上!破除UTMB賽事積分的迷思
導語:「你參加的比賽有積分嗎?」「幾個積分?」這些問題,好像成了最常見的跑友間對話。積分用來幹什麼呢?「當然是去國外比賽,去UTMB朝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UTMB積分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詞。好像有積分,起了外國名字,比賽就有了國際范。再進一步討論之前,我們先了解下UTMB積分。
原文作者 趙小釗 獨家授權發布
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天生勇氣」立場
原標題:有積分 就能高大上的走向國際?
- 你有積分,你就牛?
UTMB環勃朗峰系列越野跑賽,創始於2003年,穿越法國,瑞士、義大利邊境,每年共有近萬人參加,其中百英里項目組累計爬升9000多米,參賽人數達2000人以上,來自近40個國家和地區,單看規模,可以說是世界第一。由於報名異常火爆,組委會在2009年決定,入圍資質由參加認證賽事獲得積分與抽籤搖號共同產生;並且隨著比賽熱度持續升溫,各組別所需的積分也是水漲船高。
- 這些賽事,沒有積分
我們先來扒幾個沒有積分,但依然經典的賽事。
冰雪系
1)6633 UltraHome地點:加拿大北部近北極地帶的冰原組別:120英里/354英里報名費:2600英鎊(120英里),2900英鎊(354英里)特殊要求:自拉雪橇,自備補給,指定強制物件,但不設硬性資質門檻。年度參賽人數:12人起跑7人完成(354英里-2015),3人起跑1人完成(120英里-2016),跑者來自10個國家
賽期:3月份,最長組別期限9天
2)ArcticUltraEvent - Arcticultra地點:加拿大北部近北極地帶的冰原組別:馬拉松距離、100英里/200英里/300英里/430英里報名費:1150英鎊(100英里),1900英鎊(200英里),2550英鎊(430英里)特殊要求:自拉雪橇,自備補給,指定強制物件(200英里和430英里需攜帶GPS),但不設硬性資質門檻。年度參賽人數:幾十至一百人,其中430英里約二十人,來自10個國家。賽期:2月上旬,最長組別期限十多天(2015年,430英里最後一位完成者用了298小時多)山地系
1)TranspyreneATransPyreneA地點:法國比利牛斯山脈組別:895公里/約55000米累計爬升(下降)報名費:2016年的首屆賽事全部採用自薦-審核-邀請。華人耐力跑女神蔡晶晶將參加!特殊要求:關鍵第一步是,你的自薦能打動審核委員會(美洲、歐洲、亞洲都有審核代表)嗎?年度參賽人數:不詳賽期:2016年7月14日開始
2)Dragon』s Back RaceThe Dragons Back Racea?¢地點:英國威爾士山地組別:295-300公里/16000米累計爬升的分段賽,單段距離49-68公里,單段累計爬升2800-3800米。報名費:800英鎊特殊要求:熟悉山地自導航技能,帶有定向越野性質,需要攜帶筆和紙質地圖找路。但不設硬性資質門檻。年度參賽人數:來自歐洲和北美各國的約150人。賽期:5月舉行,期限5天
3)Barkley MarathonThe Barkley Marathons地點:美國田納西州。賽事起源於美國的一起事先不張揚的監獄追逃事件。逃犯在55小時內只是原地打轉不到10公里,然後乖乖的束手再就擒,始於1986年。組別:60英里,100英里/20000米累計爬升報名費:1.6美元特殊要求:在自薦信中,說服賽事總監同意你參加。在極容易迷路的同一路線上,跑五圈且方向不同,不準使用GPS和手機導航,需要尋找完成每圈的證物。年度參賽人數: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地的40人。但是,從1986年以來,一千多位百英里參賽者中,只有不到20人完成。賽期:100英里組時限為60小時荒漠系
八百流沙http://utg.xuanzang.com.cn地點:中國甘肅組別:400公里/6000米累計爬升報名費:3500美元特殊要求:自導航技能,過去兩年內獲得20個ITRA積分,20小時以內完成過百公里或完成過百英里;或者通過完成其他成就自證耐力跑功底(可以是比賽也可以是個人挑戰,一人一議)。年度參賽人數:50人以內,2015年首屆比賽的外籍跑者來自6個國家-美國、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法國、義大利。賽期:每年9月底10月初。
論難度,它們都不在UTMB之下。 論積分,即使完成也得不到半個用於申請UTMB參賽的ITRA積分。 論風景,萬里冰封的北極,風光秀美的比利牛斯山,險峻崎嶇的威爾士山地,荒涼靜謐的大漠戈壁······自然美是多元的,並不一定只有遠眺阿爾卑斯雪峰,才能直抒「性本愛丘山」的情懷。論快樂,所有比賽都有一批自虐狂人級別的「老炮兒」級骨灰玩家,心甘情願的披荊斬棘,櫛風沐雨,歷經寒暑,挑戰超越。
從這四個角度出發,這些比賽已經足夠成熟和具有吸引力,只不過這些「小賽」組委會們的目標,是在保證比賽延續自身特色,可持續經營的同時,讓具有能力的參賽者獲得滿意的體驗,而不是只用跑者的國別數和人數去做為衡量賽事質量與成敗的依據。何況,ITRA積分的上限是6分,也就是說,完成UTMB本身,也只是獲得有效期兩年的6個積分。
如此一來,這些「完成即可吹到抱孫子」的比賽,就更沒有必要去糾結是否「屈尊入贅」,加入ITRA的積分體系,或者成為通向UTMB的階梯。因此,是否有積分,完成比賽能夠獲得多少積分,也就真的不那麼重要了。也不會有人對這些比賽指手畫腳。
- 要國際影響力,並不一定只靠積分
再來看看大陸地區。我們的比賽正在瘋狂的追逐ITRA的認證積分,想要藉此獲得更大的國際影響力。難道說有積分的越野賽,國際跑者的比例就一定更高?還是國內跑者的參賽體驗就一定更好? 2015年在張家口舉辦的某100公里越野賽,將可以獲得UTMB積分作為重要宣傳點,好像只要有積分,就萬事大吉,就是一場好的比賽。但比賽過後,參賽選手的評價可沒宣傳的那麼好。
「貴」為積分賽事,最終卻讓我們失望。但這並不妨礙中國的越野賽成群結隊投入ITRA懷抱。ITRA官方網站顯示,在未來的一年,中國大陸地區共有18場越野跑比賽獲得積分,凡是能叫得上名字的越野跑比賽,基本都有積分。相信這還不包括準備申請加入的,正在審核的。這些比賽好像也將積分視作「高大上」的代名詞了。但就像上面的例子,基本並不是比賽必然好的保證,也不是國際化推廣的唯一辦法。
我們拿一場比賽來說,國際推廣的目的,究竟是把海外跑者引進來(不論是邀請還是主動參加),還是讓國內跑者通過拿積分走出去?大陸地區的本土組織者舉辦的比賽,為什麼難以吸引自費參賽的外籍跑者,不論是從境外打飛的來的,還是那些在中國大陸地區居住的?個人認為,原因主要有: 第一,外語推廣。在這個媒體和所謂「自媒體」壟斷話語權的年代裡,酒香也怕巷子深。比賽就好比是親閨女招女婿,對她再有信心,也要讓推出去讓世人知道。可是,即使撇開國際社交媒體受限的技術原因,有多少國內賽事,能夠製作精美且便於查看的英文網頁或是宣傳材料?外籍跑者要來,看的不只是賽道數字和積分,更重要的是賽事特點:一場比賽獨有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歷史。
第二,報名渠道。與推廣類似,現在多少比賽能有在講英語的外籍人士眼中通俗易懂的在線報名渠道?如果報名都成了障礙,參賽從何談起?對中國人,微信是很實用的新型報名平台,但是只靠在微信頁上小範圍「口口相傳」式的幾百個漢字簡單信息和拉人頭的微信群,就能解決外籍跑者的報名問題?!如果能有適合他們使用的報名平台,一定會充滿商機。
第三,涉外接待。多數外籍跑者同樣要兼顧工作和家庭,只能在節假日參賽。並且他們大都居住在大城市中,要異地參賽,就必須面對旅途奔波和食宿安排。對那些在交通便利發達地區舉辦的比賽,旅行接待與志願者涉外服務能力都不是問題;可是在那些偏遠欠發達地區的比賽,外籍跑者參賽必然面臨交通周轉難、語言不通等制約。 不過,中國大陸,尤其是中部與西部地區,有著極為豐富的戶外運動自然資源,並且同時兼有獨特的地理景觀和悠久的人文歷史特色。這是舉辦難度和風景都居於世界一流的國際化極限越野跑賽事,吸引外籍跑者前來參賽旅行的得天獨厚資源。例如,數百公里的橫穿柴達木盆地,縱貫阿里無人區,察爾汗鹽湖環湖跑等等。屆時,面對中外跑者的厚愛與期許,這些比賽的報名條款中,會把「完成包括但不限於UTMB等極限挑戰」,作為報名資格門檻。 無限可能,靜待天時,地利,以及有實力有心思的賽事組織者與贊助商。本期編輯:Ming,New Arrow
本文列入「天生勇氣」原創作者激勵計劃
詳情請點擊:請您當老闆!「天生勇氣」跑步作者激勵計劃
推薦閱讀:
※波士頓夢想 | 穿過波士頓的時間軸
※有誰關心過馬拉松賽道上的最後一名呢?
※為什麼有人會說跑步比賽前不能洗熱水澡?科學嗎?
※跑步需要注意什麼?
※過去一周跑步裝備資訊,有你意想不到的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