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書|做營銷,你為什麼學不了小米?

在國產手機廠商中,沒人否認小米手機的營銷做的好,如果小米說自己是第二,相信廠商中沒人敢說是第一。

也許是因為成功了,所以小米的營銷,進行了方法論包裝,謂之為《參與感》。

黎萬強把消費者選擇產品的過程走過了三個階段,分別是

產品稀缺時期--——>功能型消費

消費文化時期-——>品牌型消費

個性至上時期-——>體驗型消費

而小米認為消費者進入了更高的階段,希望能參與到自己喜歡的品牌發展中來,他把這種叫做「參與式消費」。

按黎萬強的說法,構建參與感就是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讓用戶參與進來,建立一個可觸碰、可擁有,和用戶共同成長的品牌。

構建參與感的三大戰略是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

在具體戰術上是策劃開放參與節點,設計互動方式,擴散口碑事件。

這些方法論,在現在基本上也成為互聯網行業做營銷的學習方法論,不論實際是否真的做到像這本書說的那樣,但至少口頭上都在說:把用戶當朋友,要讓用戶有參與感。

但是學習之前,我覺得至少還要思考以下3個問題

1, 參與感的基礎是依託於產品的,而不是依託於營銷。

營銷的基礎是產品。要想誘發粉絲參與,就必須得是一種能誘發粉絲參與的產品。很簡單,你願意跟別人分享,自己是小米手機的粉絲,但你原因跟人到處說自己是杜蕾斯,岡本的粉絲嗎?至少相比較而言,前者更容易一點。

2, 從來沒有一種通用的營銷方法

一本方法論的書,不是讓學習的人拿來照搬照抄的,否則繼小米之後,仍然有許多廠商做手機,但到現在,為什麼依然沒有做出第二個小米。方法論的書,更多的是一種參考,把書中的內容結合實務去思考,思考自己的行業特性、企業特性、產品和服務,思考有沒有共通點,如果有,怎麼辦?如果沒有,怎麼辦?哪些路可以走?哪些路不可以?高管和員工思維怎麼轉變?存在哪些缺口?

3,企業做自媒體的運營思維

《參與感》中有一個章節是講小米的自媒體是怎樣做的,我覺得這一章節值得大多數媒體運營從業者或是想做新媒體的企業認真 讀讀。

現在很多公司做微信微博運營的方向跑偏了:

@做新媒體,不結合產品和業務本身來分析其可行性,分析新媒體在業務中充當什麼樣的角色,應該怎麼去運營。人家做微信你也跟風做微信,根本不管微信公眾號這個渠道是不是能觸達到目標用戶,人家做社群,你也跟風做社群,把一群無效的用戶聚集在qq群或者微信群,整天閑聊,節日的時候發個幾分錢的紅包,就以為是在做社群營銷,根本不管自身業務是不是適合做社群營銷等。

@做新媒體,不考慮究竟能帶來多少消費你產品的用戶,即有效流量。而是把新媒體僅僅當作內容承載渠道運營,一味追求內容閱讀量,轉發量。並自嗨的認為,達到10萬+,就是牛逼。但是做傳播的本質目的是什麼,還不是要帶來消費你產品的用戶。有10萬閱讀量,卻沒有1個人來買你的產品和1000的閱讀量,卻從中轉化10個人消費你的產品,你選哪種?

@做新媒體,不考慮把流量吸引過來幹什麼?無論做哪個渠道的運營,作為企業或公司,最終的目的都是要挖掘這個渠道的商業價值,就是考慮如何把吸引來的流量變現,這才是運營思維。我們必須考慮,如何用給用戶提供價值的產品,把流量變現。

營銷就是要以好質量好設計好服務讓粉絲願意買你的產品,人人都明白這個理,但是一到實操上面,就南轅北轍了。這是1個更值得思考的問題。

下回準備聊聊,如何在4個月時間,把產品微信服務號從0做到7萬。

如果你也感興趣,就為此文點個贊。


推薦閱讀:

揭秘:8人團隊起家,上線500天PK掉快手和美拍,「抖音」以什麼脫穎而出?
從產品運營角度怎樣具象「用戶思維」?
產品經理如何提升運營思維?
明白這三個運營核心價值之後,我的KPI越來越好。
運營社群的關鍵是什麼?

TAG:讀書筆記 | 產品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