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說的話,別人永遠聽不進去?

我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你都見過什麼樣的理科盲?

有一個網友收集了很多常見的謠言,例如:

全城瘋搶!食鹽可防核輻射,手快有手慢無!

告訴孩子!睡覺要關WIFI,電磁波可致癌!

大師偏方!茄子綠豆兌水喝,包治百病!

初看覺得好笑,細細琢磨心裡又有一些慌張,如果這些事發生在自己身邊,我該怎麼做? 我該怎麼勸?

當自家老人不信醫院信偏方

當自己朋友不信努力信傳銷

當自己親戚不信工作信彩票

這時候身為他的家人/朋友/同事, 無論自己怎樣去勸,擺事實講道理,搬出親人的身份相威脅,往往效果都不好,甚至更加堅定了他的想法。

那怎麼辦呢? 是否有一種方法,能讓我更容易的影響他們,讓他們聽進去我說的話?

有的

這個方法就藏在《故事思維》這本書中

本書作者安妮特·西蒙斯,是美國研究故事思維在營銷和團隊中應用的管理專家,集團流程顧問公司的總裁,是將故事思維領域,應用到商界的第一人。

她的著作眾多,《故事思維》是其奠基之作, 暢銷全球10餘年!

本書致力於引導和教會人們掌握和利用故事思維。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故事思維》到底講了什麼?

講故事永遠勝於講道理。

講好一個故事,可以賦予冰冷的數據和殘酷的事實以溫情。

可以觸及到最有心機、最強硬、最敵對的人內心深處的柔軟所在。

為什麼要講故事?

一般來說,試圖影響或者說服別人改變自己的觀點,讓他們相信自己之前並不相信的東西,非常困難。

除非你讓他們看到這種必要性, 在看到之前,人們絕不會認為自己應該與你合作,也不認為你真的可以幫助他們。

無論你是什麼身份! 如果你過度依賴邏輯,發表理性的言論,注重原因是什麼,你就錯過了聽眾最看中的一部分 — 人性。

事實本身並不會讓人們看到,唯有通過某種經歷,或是對個人經歷的模擬,也就是通過故事才能讓人看到。

你通過故事創建一個平台,事實藉由平台而進入聽眾的大腦,從而改變他們的看法。

在那之前,不論你怎樣述說利弊,分析邏輯,人們也無法看到。

只有故事,才能給事實以生命。 只有生命,才能讓人們有所觸動。

本書作者講了6個故事案例,稱之為每個人都該會講的基本故事:

「相信我」的故事

「我是誰」的故事

「我為何而來」的故事

」願景「的故事

「授人以漁」的故事

「講自己經歷」的故事

講故事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本領,值得我們去學習掌握,它可以幫助我們影響別人,你沒有任何理由學不會,某種意義上,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故事,你每天都在講述故事。

如何講好故事

知道了講一個故事的好處,那麼好故事該去哪找呢?

本書作者安妮特·西蒙斯,在這裡講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從前有一個優秀的射手,聽說遠方有一個射手之國,在那裡人人都是更優秀的神射手。

他翻過山,踏過荊棘走了很久,終於走到了一片樹林。

從樹林邊緣一直到樹林中心,每一棵樹都插著一根正中靶心的箭!

他穿過樹林,走到了一個穀倉,看見了射箭的人。

他上前恭敬的問:「您是如何做到箭箭都正中靶心的?」

那個人回答道:「誰都可以做到啊,你先射出一箭,然後再找來塗料,在箭頭處畫個靶心!。」

我們可以用空間的不同將故事思維的運用分成兩個場景:固定場景和流動場景。

在固定場景,例如演講、開會、教學時, 台上與台下之間是提前安排的,大部分時候是由主講人引領著聽眾,遵循著某個主題前進。

在這些場景中,變化基本都是在一定範圍內,在事先準備時主講人已可預料到。

所以主講人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主題,提前準備一些恰當的故事,輔助自己的演講,達成更好的效果。

而在流動場景,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法完美的根據某個時刻立刻就能想出一個針對的故事, 那我們就可以根據上文講的射手的故事,用「打哪指哪」這一招來應對。

根據需要表達的觀點,自己設計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不需要很長,甚至可以是一句話! 一句諺語!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我們不需要隨時根據場景,來講出一個完美的針對性的故事去影響別人,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們能做到的,是用這個故事去打開一個突破口,引導對方沿著這條軌跡跟著我們一同前進,慢慢化解對方的抵觸心理,讓他們記憶起自己的真實經歷,印證你的觀點。

循序漸進的將對方從衝突的一邊,委婉的轉移到另一邊。

只要從你和對方達成共識的地方出發,一步一步的前進,對方就可以看到你眼中的世界!

善加利用故事思維

最終,最好的故事取勝。

不是正確的故事,也不是字最多的故事,而是能讓多數人記憶更深刻的故事。

很多人聲稱自己從不感情用事,他們不是在極力的否定,就是受到某種情感的驅使,產生出一種情感淡漠,比如貪婪與恐懼(對情感的恐懼),人類是一種感性的物種,所有決定都受到情緒的影響。

人們總是堅持認為自己理性,這本身就是不理性的。

在本節標題中,我用了「善加利用」這四個字。

《故事思維》這本書,不是一種知識,準確的講,是一種方法,一種技能,一個工具。

是一種讓你更容易影響他人的技能,更容易掌握巨大影響力的工具。

善加利用,我們可以在朋友深信傳銷時,突破他的心靈枷鎖,讓他懸崖勒馬,挽回損失。

可以在長輩迷信時,講一個相關故事,讓他們回心轉意,不受欺騙。

如果我們不能正確使用這個技能,也有可能產生我們不願看到的後果。

我們之所以想去影響別人,是因為我們自信有一個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可在有時候,這不是事實。

你越堅定地認為你是「對的」,越容易給與你意見相左的人貼上錯誤的標籤。

人們不會很好的回應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無論他們與你有多親。

我們更容易去想像我們的敵對方是愚蠢的、頑固的、或是懶惰的,從來不會思考他們是否有合理的理由,甚至是否我們的觀點才是錯誤的。

在這裡我想講一個故事:

某個城市發生了一場火災,當消防員趕到時,火勢衝天,但是由於樓體坐落角度問題,消防員無法靠近背面的樓體,只能全力營救正面樓體的居民。

萬幸最後樓里的人通過安全門撤出了,沒人受傷。

當事後記者採訪時,在正面樓體的民眾大聲的感謝消防員,稱讚他們不畏傷亡,危難時刻猶如天使。

而在背面樓體的民眾,大聲的咒罵著消防員,甚至上前廝打, 認為他們統統都該被解僱,白領納稅人的錢! 簡直是在謀財害命!

在這個故事中,哪面的民眾說錯了呢?

當你想影響一個人的時候,請記住:

你不是英雄,別人也不是反派。

深刻認識到故事思維的巨大威力,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利用它

我們可以拿著它去善加利用,去拯救,去合作。

自然也可以有人拿著它去做那相反的事。

我們忙著用它拯救深信傳銷的朋友時, 也許某個傳銷人員也學著用它給這個朋友洗腦呢!

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前,馬丁路德金 講了一個關於愛與正義的故事 ,這個故事名字叫《我有一個夢想》 。 它改變了世界,點燃了自由與希望之火。

1925年12月8日,一個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德國人,出版了一本關於自己的故事的書, 這個故事名字叫《我的奮鬥》,它也改變了世界,點燃了戰爭掀起了種族屠殺。

我們需要好好利用故事思維,讓我們事半功倍。

也需要警惕它所能帶來的巨大威力。

個人巨大的影響力和能力,讓我們覺得恐懼,我們也應該恐懼。

孩提時代,外婆的故事總是讓人聚精會神,老師的占本宣科卻讓人昏昏欲睡。 我們的天性就是愛聽故事。

故事思維時時刻刻都在被運用,有些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張瑞敏怒砸冰箱」的故事,一度給海爾公司的產品牢牢打上了「優質」的標籤;

喬布斯「活著就要改變世界」的故事,則讓蘋果公司成為「顛覆式創新」的代名詞。

聽故事,一直是人類最原始的需求。

在現代社會,陌生人之間的溝通更加頻繁,掌握故事思維,可以助你無論在事業還是生活中,事半功倍!


推薦閱讀:

《原諒我紅塵顛倒》:如果理想不夠理想,就讓現實足夠現實
《你好,法奈利》前半部分,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女版蓋茨比
故鄉天下黃花,從民國初年到文革,六十年里一個村莊的巨變
達觀怡然 微笑向暖——讀許燕吉的《我是落花生的女兒》
如何成為一個自強自立的女生

TAG:讀書筆記 | 書籍評價 | 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