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我們的膝蓋強健有力?下篇
膝蓋強健有力的前提是徹底治癒我們的膝關節炎,導致我們患膝關節炎的原因有兩個,內因和外因,內因是我們的骨質密度,外因是我們的行走姿態。如果沒有充分理解這兩點,我們很難治癒我們的膝關節炎,即使治癒,也容易複發。所以,仔細看看我們身邊,有哪個親屬,或朋友的膝關節炎真正徹底治癒了?
關於膝關節炎治療的問題,後面會讓大家見到真正的奇蹟。今天主要講上一篇未完成的續篇:張力。
我上一篇說到拱橋原理,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為何拱橋在底部沒有任何支柱的情況下還能承受來自上方車輛,行人以及自身的重量,而且還經久耐用?原因就在於拱橋的張力。拱橋每一個微結構承擔的重量串加起來就是拱橋整體張力的承重量,拱橋耐用的原因就在於拱橋局部微結構承擔的重量不足以危害到局部部件的使用壽命,這就是張力的威力。
那麼,如何打造我們膝關節的張力結構呢?
如果我們把膝蓋當做身體的全部支撐點的話,以膝關節單一,簡單的緩衝結構,完全是超負荷運轉,所以,最容易導致磨損的部件就是半月板軟骨,大部分人患有膝關節積水,就是源於半月板軟骨磨損後釋放到關節腔內的化學物質過多,刺激關節腔滑膜,導致滑膜向關節腔分泌的潤滑液失去動態平衡,分泌多於吸收。平時我們關節脹痛,就是關節腔積液過多,關節腔內壓過大導致。
半月板軟骨,關節面軟骨是關節腔內最重要的部件,也是核心部件,這些部件如果損壞,手術修復的難度非常大,對外科醫生的技術要求極高。
所以,在膝關節整體張力的運用中,我們重點保護的就是這個核心部件。
從今天開始,「膝關節是整個身體的全部支撐點」這一觀念讓它在我們的腦海中消失,記住:膝蓋僅僅是支撐身體重量的一個局部部件。
膝蓋整體的張力結構,是由臀大肌、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大腿後側的股二頭肌、膝蓋內外兩側韌帶、小腿後面的腓腸肌和腳踝共同作用而成。
這個張力的激活點就是腳尖和腳踝。
我們很多人站立的姿勢是以膝蓋為整個身體支撐點,行走也是以腳跟,膝蓋來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其實這是錯誤的站立和行走方式。正確的站立方式應該是以髖關節、臀部肌肉、大腿後側肌肉、小腿後側肌肉、腳跟為整個身體的支撐點,行走則是以它們整體的張力來支撐整個身體重量,而不僅僅是腳跟和膝關節。
在行走中激活膝關節的張力,外在的體現就是整個身體的力量感,整體感。
說的有點兒抽象,大家自己慢慢理解吧,等講治療部分的時候再細化分解。
關注瀟哥健走微信公眾號,精彩還在後面。
推薦閱讀:
※不同程度的痛風,都能吃辣木籽調理!
※百善孝為先
※手指一動就發出彈響,還疼的厲害,如何治療彈響指才能好的快?
※痛風,不可承受之痛——狙擊痛風三板斧!
※關節炎吃什麼食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