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缺糧草,李秀成積極想辦法,有人卻慫恿洪秀全拖後腿

在《三國演義》中,面對諸葛亮率領的蜀漢大軍,司馬懿選擇堅守不出,任憑諸葛亮派人陣前辱罵、挑釁,送女裝羞辱,都沒有出戰。諸葛亮強攻不得又無法與曹魏兵交戰,最終只能無功而返。

司馬懿的戰術之所以能成功,在悅史君看來一點也不神秘:城中有糧,遇敵不慌嘛!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為了應對曾國籓的強勢進攻,也曾想在天京廣積糧,但天王洪秀全大哥信王洪仁發的一個舉措,讓他前功盡棄。

迅速挺進蘇南

清朝咸豐十年(1860年)三月,在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等人的通力進取下,清朝欽差大臣、江寧將軍赫舍里·和春左支右絀,江南大營再次被擊潰。

同年四月,干王洪仁玕與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等人協商下一步行動,提出了自己的對策:

為今之計,自天京而論,四(西)距川、陝,西(北)距長城,南距雲、貴、兩粵,俱有五、六千里之遙。惟東距蘇、杭、上海,不及千里之遠,厚薄之勢既殊,而乘勝下取,其功易成。一俟下路既得,即取百萬買置火輪二十個,沿長江上取,另發兵一枝,由南進江西,發兵一枝,由北進蘄、黃,合取湖北,則長江兩岸俱為我有,則根本可久大矣。

洪仁玕認為,考慮護衛天京的需要,接下來攻取蘇、杭、滬等地,是最容易也最現實的,李秀成對此非常贊同。

信王洪仁發嫉妒忠王李秀成等人的大功,也唆使三弟天王洪秀全下詔,命李秀成率所部一月內拿下蘇、常,於是太平軍在蘇南地區的行動迅速而激烈。

忠王發運糧計

清朝咸豐十年(1860年)秋,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在天京與群臣談論當前局勢,憂心忡忡地說道:

曾國籓善用兵,將士聽命,非向、張可比。將來七困天京,必屬此人。若皖省無他故,尚不足慮。一旦有失,則保固京城,必須多購糧食,為持久之計。

李秀成認為,清朝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湘軍統帥曾國籓比之前的對手都強大,如果想要保全天京,必須多買糧食做好準備。

天王洪秀全聽說後,把忠王李秀成召來就是一頓指責:

爾怕死!我天生真主,不待用兵而天下一統,何過慮也?

李秀成當然不相信洪秀全的胡話,但也只能嘆息告退,他與贊王蒙得恩、章王林紹璋等人商議後,還是決定臣民多買米糧運回天京。

信王洪仁發等人這次沒有阻止忠王李秀成他們的決議,反而彈冠相慶:「此亦一權利也。

信王貪利遺患

清朝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信王洪仁發等人利用忠王李秀成要求廣積糧的主張,向天王洪秀全請求用鹽引、牙帖等辦法來管理進出天京的米糧,洪秀全立即表示同意。

於是,信王洪仁發等人對外發布了讓所有臣民都瞠目結舌的一道命令:

欲買糧者,非我洪之票不能,要票出京者,亦要銀買方得票行,無錢不能發票也。得票買糧回者重稅。

在這種情況下,洪仁發等人只要出售准許票就能攫取暴利,而天京城外的人想要運米糧進來,天京城內的人想要買米糧,成本都變得特別高,最終導致沒人肯買米糧回天京,天京城內的米糧也越來越少。

忠王李秀成剛開始覺得很奇怪,後來發現是信王洪仁發等人的餿主意後,趕緊上書天王洪秀全,要求廢除洪仁發等人之前的命令。

天王洪秀全也覺得情況比較嚴重,就召來信王洪仁發詰問,洪仁發一臉無辜地答道:

奸商每借販米為名,私代清營傳遞消息。設非洪氏,誰能別其真偽?此實我兄弟輩之苦心,所以防奸,非以罔利也。

這倒好,本是設卡抽成發黑心財,反而被洪仁發說成是防止清朝姦細的好辦法,也是會歪個理。

天王洪秀全當然選擇相信自己的大哥信王洪仁發,就沒有再理會這個事情,忠王李秀成也只能是憤憤然離去,一點辦法都沒有。

悅史君點評:忠王李秀成在統兵作戰的第一線,他看到了危機,也想到了對策,但信王洪仁發的橫插一杠,卻起了反作用,加速了天京城的蕭條。

這其中,天王洪秀全無原則的袒護和盲目也有責任,形勢也在繼續崩壞中。


推薦閱讀:

歷史人物年齡的錯位印象

TAG:太平天國 | 洪秀全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