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Board#3:社交App的循環模式;付費訂閱還是免費廣告;美國對華為的恐懼;第一屆「九點獎」……

TechBoard 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甄選每周重要科技評論的欄目。我們將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閱讀的科技評論文章,並鼓勵讀者去閱讀原文。這是 TechBoard 的第三期。

我們推薦了 Ben Evans 對當下 Newsfeed 乃至社交媒體的觀察和洞見;Medium CEO Ev Wiliams 對內容分發的商業模式的理解,傳統廣告驅動的式微和付費訂閱的興起;YouTube 的被審與自我審查史;美國對華為的恐懼;牛津大學第一屆「九點獎」;對蘋果決定自製晶元的趨勢展望;還收納了 Quora 上的一個問題「GAFAM 哪家巨頭會先倒下?」以及一圖勝千言的「解答」。

《Newsfeed 之死》

Newsfeed 並沒有準確對應的一個中文譯詞,且理解為你關注的動態更新的信息流吧。Ben Evans 近日在博客中寫道,「鄧巴定律」(人類大腦只能合理處理同 150 個好友關係)和「扎克伯格定律」(社交媒體上的分享欲)使得現在每個人的 Newsfeed 都處於過載(Overload)狀態。尤其是「扎克伯格定律」,正是因為每個人只是在他自己的社交空間上發布動態,而不是對他好友列表裡每個人分發一份他剛拍的可愛狗狗的照片。「這是我的空間,我想發就發」人人都這麼想,因此 Newsfeed 過載也就不足為奇了,當你的 Newsfeed 每天都能刷出成百上千條動態的時候,按時間排序的設計就沒什麼存在價值了,反正你也看不完。就算設計了手動可設置的過濾機制,歷史也早已印證了普通用戶從來不會去用這個功能。

Ben Evans 戲稱 Facebook 一半想著怎麼往 Newsfeed 里塞更多的「垃圾」內容,另一半卻想著怎麼把垃圾過濾掉。所以 Facebook 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用演算法呈現 Newsfeed」之路,他們試圖通過演算法來判斷出你個人對內容的權重,比如你經常看某個好友的頁面、給某類內容點更多的贊,那演算法就不會讓你錯過它的每一條動態。但這個邏輯也遭到了很多挑戰,既然演算法是人編的,那人也能「欺騙」演算法,標題黨和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就是其「成果」。其實 Google 搜索也是用的演算法邏輯,搜索結果不是按時間或大小排列的,而是演算法權重出來的,但搜索行為更具有目標性,而且 Google 提供了複雜的過濾機制讓用戶找到自己想要的結果,Facebook 在這方面做的就差強人意了。

那要如何解決 Newsfeed 過載問題呢?一方面是互聯網上掀起的遠離 Facebook、Twitter 的風潮,鼓勵更多的一對一社交;另一方面則是 Snapchat 發明的 Stories:沒有演算法干涉、把想分享的內容打包一次性分享、只顯示 24 小時內的動態、從設計上減少了「看不完的動態」帶來的壓迫感。Ben Evans 提出了個有趣的循環:「所有的社交類 App 保持增長直到用戶需要 Newsfeed;所有的 Newsfeed 保持增長直到用戶需要演算法來過濾;所有的演算法導向 Newsfeed 持續增長直到用戶看煩了、看「錯」了進而轉向另一個社交 App;然後這個 App 保持增長直到……」在這個循環里,梅特卡夫定律( 網路價值以用戶數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長)被鐘形曲線所替代。

分享,這個驅動 Newsfeed 從成形到過載的行為,如果分享者想要達到分享的目的,目前在 Facebook 中還是要或多或少的去揣摩演算法,比如「依靠」好友的點贊、內容不會被 Facebook 刪除等等,但在點對點的社交 App 中,沒有演算法會阻止你去分享給你想分享的人。Ben Evans 還提了一句,「中國的 P2P 通訊 App 不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國國情下的通訊 App」的獨特之處。

《內容分發模式的合理化》

15 個月前,Medium CEO Ev Wiliams 發公告宣布 Medium 將裁掉三分之一的員工,關閉位於紐約和華盛頓特區的辦公室。之後 Medium 改變了商業模式,關了廣告、驅逐垃圾內容、建起了部分內容付費牆的會員製作為商業模式。並不是 Medium 招不來廣告商,而是在靠廣告盈利驅動下的 Medium 逐漸背離了 Ev Wiliams 創建該平台時的「初心」。

三日前,Ev Williams 再次發文,開篇即亮出了他的主張:「現在只靠廣告盈利的實驗涼了,提供高質量信息的人可以建立起強有力的商業模式,消費者也將得到更好的服務。」

過去,傳統上靠著廣告和直接銷售營收的內容分發模式,被無需印刷成本和能力,單純靠廣告就能分發給大批量的讀者,這一互聯網發明後產生的新的內容分發模式所取代,這看上去是個雙贏的模式。但這條路走到黑是必然的,廣告商不是慈善家,他們會不斷優化自己廣告投放的精準度和吸引力。免費、大批量生產的內容還充斥著互聯網,這套模式玩轉了幾十年還在玩呢,但越來越玩不下去了。

Ev Williams 以電視和音樂兩個內容產業舉例:Netflix 用無廣告、付費但內容高質量的模式侵蝕了傳統電視台;Spotify 間接的「拯救」了快被盜版下載毀掉的音樂產業。而它就在四天前以 300 億美元的估值上市。內容創作者的選擇更多了,也更有空間和意願去創造高質量的內容,消費者體驗更舒心、對內容更滿意了。這才是雙贏。

Ev 就此延伸,依次回懟了三個普遍流行的觀點:人們會為了娛樂付錢而不是信息;會為了音頻視頻付錢,而不是文字;沒有付費習慣的人就不會掏錢。Ev 表示付費牆已經建起來了,免費的好內容將會越來越少。廣告驅動終將被更好的商業模式 —— 付費訂閱制所取代。用戶會降低自己標準嗎?不僅會,而且已經降低很久了,那些互聯網上無用的「垃圾」內容經久不衰就是證明,但那是因為沒有或沒找到替代品。當你被 HBO 的自製劇所吸引,發現 HBO 不僅沒有廣告,還有更易得效果更好的正版電影,那你還能坐回沙發上看廣告插播肥皂劇嘛?不僅是音樂和視頻,遊戲、廣播、服飾、餐飲……從線上到線下,人們都在消費自己負擔得起的更好的東西。作者認為,內容領域之所以從內容到體驗越做越差,是因為支撐創作者的不是讀者的錢,而是廣告商的錢。

但 Ev 也表示,他不是呼籲出版商們趕緊轉型吧,畢竟現在對普通讀者來說,要是所有的信息源都立起了付費牆,牆再矮他也爬不完啊。Ev 認為有兩種很好的付費模式:大規模的創作團隊和大批量的讀者,比如現在的《紐約時報》、《紐約客》;小團隊,讀者規模小但忠實,比如一個人「寫遍互聯網」的 Stratechery。他認為另一種「打包給讀者,讓他自己選」的模式更適合內容分發平台。這種模式可以讓 Netflix、HBO 去做自製劇,讓 Spotify 支持獨立音樂人,進而整個行業都進入一種良好的循環。實際上 Medium 在一年多前的轉型即是如此,只不過他們支持的是獨立的寫作者,提供給用戶的「百家爭鳴」的差異化選擇。

「當內容創作者爭奪的是消費者的付費意願而非眼球時,那些提供高質量、差異化內容的創作者們會勝出,這是我所期待的世界。」

《YouTube 審查簡史》

最近幾個月,YouTube 被「凈化互聯網內容」之風好好吹了吹,作為一個 UGC(用戶生產內容)的平台,儘管沒有義務下架政府要求刪除的內容,但無論是就社會責任感還是民眾的呼聲,YouTube 也開始了「自我審查」之路。本文即是梳理了近十多年來 YouTube 內外的審查簡史。

遙想當年,YouTube 乘著 Web 2.0 和帶寬加速的東風,成為一枝獨秀的 UGC 視頻平台,2006 年時代周刊就直接把「You」定為年度人物,稱其為「民眾的平台」。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法律的監管,DMCA(數字千年版權法案)、CDA 230(通信規範法案)使 YouTube 不得不開始刪除部分侵犯版權的內容。盜版內容下架即可,但涉及政治、社會活動的視頻內容使得 YouTube 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封鎖,隨著名單越來越長,YouTube 就開始了「自我審查」,據說 2007 年暫停的埃及反酷刑活動家的賬號即是來自埃及政府的壓力。2008 年,YouTube 制定了針對非版權糾紛內容的三條排查準則,2010 年則又給了用戶「上訴」的通道,當年 10 月,YouTube 刪除了英國漫畫家諷刺穆斯林的視頻,但並未聲明是違反了哪條規則。

截止到 2011 年底,YouTube 成為全球訪問量第三高的網站,但一系列政府「要求刪除」的內容也越來越多,隨著敘利亞戰爭升級,要求對暴力、仇恨內容審查的呼聲越來越高,YouTube 這樣一個 UGC 視頻平台就變成了「網上戰地」。一方認為 YouTube 做得遠遠不夠,另一方則認為 YouTube 做得太過妨礙自由。去年,YouTube 宣布了排查極端內容的新方案:掩埋」不違反規則的極端內容;極端內容上不掛廣告;擴大「可信」標記的計劃。YouTube 也在積極主動的減少其平台在現實生活中造成的不良影響,如標記促使青少年自殺的「Tide Pod 挑戰」;在校園槍擊案後刪除槍支使用演示視頻;對陰謀論視頻的標記……

最近幾年,「科技中立」的觀點愈發站不住腳了,12 年前的「人民的平台」逐漸成為了時而偏激、時而客觀的內容仲裁者。這會是內容平台的必然嗎?還是說「自由的互聯網社區」一開始就只是個烏托邦幻想?

《為什麼美國這麼害怕這家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

美國的政界人士或許不會叫對「華為」的名字,但他們堅信它是對國家安全的威脅。這個觀點在 3 月 12 日特朗普阻止史上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收購案:新加坡晶元製造商博通公司以 1170 億美元收購高通公司,十天後中美貿易戰「開打」後變得愈發「堅定」。但為什麼是華為呢?

華為是目前中國營收額最高的本土科技公司、全球最大的電信網路設備生產商之一,哪怕是在心照不宣的美國四大無線運營商 —— AT&T、Verizon、T-Mobile、Sprint 的聯合「抵制」下,華為還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佔有越來越大的份額,比三星和蘋果增長的都快,現在還在和高通競爭開發能應用在數據連接、自動駕駛、遙控醫療、工業上的 5G 傳輸技術,而在 5G 上,華為已經領先高通不少了,比起讓美國科技公司掏出昂貴的專利費,美國鷹派人士們更擔心的是國家安全問題。他們認為高通被收購會讓華為間接在 5G 研發上佔據更大優勢,而中國政府可能通過華為來監聽美國人的電話、簡訊、電子郵件等。華為稱其為「民族主義的恐嚇」,它說自己並不比蘋果、谷歌這些企業跟政府的聯繫更緊密,「我們在這行三十年了,一個安全問題也沒出過,從網路安全形度來看美國應該有什麼害怕的嗎?答案是沒有。」華為的國際媒體事務發言人說道。

文章的後半段敘述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故事,他持有公司 1% 的股份,但對重大決策有否決權;他在解放軍擔任工程師的過去,1987 年順勢下海,華為從在香港倒賣進口設備起家,到 2001 年作為思科的「套殼公司」,從低端供應商一路做到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但作者指出,華為並不如其所稱的「沒有出過安全問題」,而華為的背景也不只是個簡單的民營企業,美國對其擔憂從技術角度來看也不無道理。而目前看來,美國能做的也只有三條路,砸錢扶持本土公司、扶持外國公司(如瑞典愛立信或芬蘭諾基亞)、開發出一個牢不可破的加密技術。

目前據本文作者透露,最後一條路還未找到出口,而現在華為已經開始大批量在美國零售店被下架了。

過去與未來的串聯:去年前月首屆九點獎頒布,未來下月作品將成書

去年此時,首屆「九點獎」舉辦了。「九點獎」是牛津大學發起的,鼓勵創新思考、直面當下社會問題的「徵文大賽」,委員會將給出一個題目,參賽者提交 3000 詞內的原創觀點,獲獎者將贏得 10 萬美元並可以將其觀點擴展成書,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第一屆「九點獎」的題目是「數字技術使得政治活動不再可能了嗎?」

獲獎者 James Wiliams 是 Google 的前員工,目前在牛津大學讀博士後。他提交了名為《遠離我們視線:注意力經濟下的自由和信仰》的文章闡述他的觀點,最終從 700 多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在文中,James 認為數字技術讓我們的衝動凌駕於意圖之上,它們想方設法的去發掘我們心理上的脆弱之處,進而誘導我們走向違背初心的方向。短期來看,這種設計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進而讓人偏離設定的目標。長期來看,它是在侵蝕我們深思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宏觀來看,正因它侵蝕了每個人的決斷力,這使得整個集體都難以形成各種形式的政治觀點。James 將當下比喻成赫胥黎筆下的時代,我們不假思索的交出我們的注意力,選擇無時無刻的分心。

James 在牛津研究的,也正是如何在這種精妙的「誘導式設計」下,我們能識破並且把持住自己的理性。他在短文中也闡述了他的主張,他認為首先我們要拒絕要求用戶去「習慣」分心,掃去「產品、媒體不會誘導我們」的幻覺,且不能指望注意力經濟下的產業自己去完善。我們必須主張和保衛自己注意力的自由。James 說「科技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 GPS,它應該幫助我們前往我們想去的地方。」

James 在獲獎感言中說「……(九點獎)提的重要的問題不僅引人深思,且是合時宜的,這個比賽也通過一種絕妙的、獨創的方式把至關重要的議題投射到社會光譜上。」

不出意外,James William 的新書將於下月出版。

趨勢展望:《蘋果計劃自 2020 年起在 Mac 上用自製晶元取代英特爾》

上周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公司計劃在 2020 年起在 Mac 系列電腦上使用自主研發的處理器,取代目前使用的英特爾處理器。該項目的內部代號為 Kalamata,目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此消息一出,英特爾的股價就跌了超過 9%,創兩年來最大跌幅。據彭博社分析,英特爾全年收入的 5% 來自蘋果。

對此英特爾能說什麼呢?只能說句「我們對我們客戶的考量不予置評」。但這對蘋果來說可能是個決定性時刻,它將成為第一家擁有自己晶元的主流 PC 製造商。倘若蘋果有了自主研發並製造處理器晶元的能力,那產品更新周期的主動權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前不久蘋果表現出對「一年一更」的 iOS 節奏存疑的態度,或許他們也對硬體更新周期存疑呢?分析師認為,有自製晶元的能力能讓蘋果更好的整合硬體和軟體兩大平台,並按他們自己的節奏開發產品,目前搭載 iOS 的 iPhone 和 iPad 上使用的是蘋果自主研發的晶元,而搭載 macOS 的 Mac 產品線還是用的英特爾晶元,但之前也曾傳蘋果有打通 iOS 和 macOS 平台的意圖。

2005 年,喬布斯拋棄了 IBM 和摩托羅拉聯合設計的晶元,選擇和英特爾 CEO 保羅·歐德寧攜手把英特爾晶元裝進了 Macs,此舉引發了 PC 產業一陣震蕩,誰說餘波沒有波及兩年後以至現在呢?

本周一問:GAFAM 哪家巨頭會先倒下?

本周正逢清明節,來問個相關的問題吧:「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Microsoft 哪家巨頭會先掛?」這是 Quora 上的一個問題,截至至目前共有 99 個回答,還差一個就真的是「百家爭鳴」了。回答者們的答案都有理有據,從商業模式、行業布局、趨勢展望、弱勢和強勢領域、用戶畫像、公司歷史、對社會和個人的重要程度……多個角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還有認為巨頭之間有牽連的,簽一發動全身,沒準就多米諾骨牌連環倒呢。

但基本上大家都認為,最先倒的是 Facebook,而這些分析可都是在 Facebook 出事兒前作答的。排在其後的,認為是 Google 和 Apple 的居多,大多數回答者都覺得基於「生活離不開的零售業」的 Amazon 和「無孔不入」的 Microsoft 會活得一點,畢竟 107 歲的 IBM 現在還在「撲騰」呢。

一圖勝千言:Google Trends 顯示的 2004 年至今互聯網社區的流行度趨勢

忍不住吐槽一句:大家看到 Facebook 一陣涼時都紛紛發 Instagram 拍手叫好 ??

編輯:克里斯

題圖:Dataisbeautiful

推薦閱讀:

知識付費,我走過的坑
判官:談知識付費,為時過早
付費的才是最好的
如何利用網課實現財富自由,一小時賺過萬,其實你也可以的!
知識付費,2018年網賺風口之二

TAG:知識付費 | 華為 | 社交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