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一種最安全的保守社交態度
前幾天的時候看了一期《奇葩大會》。
年少成名的才女蔣方舟在節目中分享了自己如何克服「討好型人格」的經歷與感悟。
她提到自己是一個很少在朋友面前表現憤怒的人,總是傾向於滿足他人的期待,討好別人的喜樂。
蔣方舟認為,這種討好型人格最大的問題在於無法追求個人的獨特價值,過分謙卑的樣子無法獲得真心的喜歡。
聽完之後,我和馬東一樣,也覺得心頭中了一箭。
蔡康永嘲諷馬東明明很愛懟人的時候,馬東又以一個玩笑帶過。
與其說是被拆穿,倒不如說是再次偽裝。
也許,互損只是討好觀眾的另一種形式吧。
我所認為的討好型人格,並不是強調一味執著地諂媚與奉承,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立場和靈魂。
它是一種現代人不經意間採取的社交態度,是一种放低自己姿態的相處之道。
這種廣義的價值取向主要體現在兩點。
一是站在別人的立場多於站在自己的立場,將滿足他人的需求視作個體的價值實現,內心稱之為無私。
二是永遠選擇克制當面的憤怒和不滿,道歉和感謝是最常用的詞語。社交時總是嘗試緩和氣氛而不是引起矛盾和爭執,內心稱之為隱忍。
我不想把它看做是低人一等的象徵,而是把它想像成一份自我實現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協議或約定。
它像一次妥協與犧牲,是用內心真正純粹的輕鬆快樂交換生活中的安定平和。
原始而真實的喜悅固然令人興奮,卻也絕對昂貴。
奇葩大會節目中有兩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
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聽起來很有道理也很有深度,可是喝完雞湯再走回現實又發現,愧疚讓人溫和,任性需要成本。
我突然明白,這也許就是現代人為何都有討好型人格的趨向了。
因為大部分人,都在平凡的生命中找尋能夠受人尊敬的意義,都在顛簸的生活里挖掘能夠讓自己不再流浪的閃光點。
而這一點很困難。
因此,在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時,沒有背景倚靠和大佬撐腰的大多數都只能暫時委曲求全,一邊討好別人,一邊排泄負能量。
至少這樣做,安全且有效。由心而生的快樂欣喜少了,突如其來的非議和爭吵也少了。
那些已經獲得成功與名望的人,比如蔣方舟和高曉松,才能夠大膽地去選擇剔除這種人格的陰影痕迹,自由地活成更加特點鮮明的人設,從而實現獨特的個體價值。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一句話: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那些優越條件。
也許,討好型人格沒有對錯好壞,只有適不適合,需不需要,值不值得。
我自己就是一個典型的討好主義者。
受人所託的時候,我總是學不會拒絕。
大學本科期間,只要室友有需要我幫忙拿快遞或者外賣的時候,我總是義不容辭。即是有時不順路或者並不空閑,我也依舊幫忙。
於此相反,自己遇到同樣的情況時,我又盡量不麻煩別人,迫不得已開口求助之前,內心也是非常糾結。
有時候在趕完課程任務的時候,身心俱疲的我也會陪著別人去夜跑或者吃一次燒烤,然後還會不情願地把完成的作業發給同學參考。
我擔心拒絕會讓別人以為自己冷漠。
很多次,我都在揣測別人的心思,隱藏自己的憤怒,收斂自己的不滿。
我漸漸發現,比起讓自己真正感到快樂,我變成了一個更喜歡看到別人沒心沒肺大笑的人。
其實自己身邊也有那種總是勇敢表達自己看法的朋友,比起討好型的yes和right,他們更喜歡用no或but來接茬。
儘管會暗自羨慕那些人的直率,也會慶幸他人代替自己表達了某些觀點,可是面對那種自傲和個性導致的尷尬與難堪,我就更加不敢露出鋒芒了。
編輯Y也表示常常發覺自己是一個沒有底線和原則的人。
在與父母,與朋友,與同事相處時,迎合他人的期待這件事,變得自然而平常。
小時候毫不掩飾的稜角被人不喜歡之後,她在說話表達之前會越來越多地思前想後,唯恐因為不適宜的言語得罪他人。
久而久之,也就活成了一個能夠笑著聽完一整段心裡全然不同意的言論輸出的人了。
比起打斷別人的不禮貌,她選擇忍受無理的不如意。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在這個社交網路媒體無處不在的時代,這樣一種生活態度被無限放大了。
內心空虛的現代人通過朋友圈,通過微博來博取讚賞與轉發,很多人費盡心思正對他人胃口,實現自我滿足。
就像蔣方舟在節目中所說:
會不會有一天,當我們關閉美顏相機的時候,會對鏡頭前的自己感到陌生而茫然,我們自己都快要不認識自己了。
「只有漂亮和可愛,才能獲得別人的點贊,只有正義的顏值,才能得到別人的喜歡。」
其實,點贊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討好呢。
但實際上,如果讓我再活一次,我可能還是會選擇成為一個傾向於討好別人的人。
成為那種個性張揚,毫無顧忌表達論點的人,是需要強大的氣場和足夠的能力的。
這種討好型社交態度的存在意義,是弱者的一種自我保護,是一個比較安全的相處模式。
就像我一樣,溫和成了個性的代名詞,沒那麼好,好到高不可攀,也沒那麼壞,壞到趨之若鶩。
我們這種人,連委婉地表達不滿和憤怒的機會都很少,否定和反駁是最不喜歡掛在嘴邊的詞。
討喜意味有所收斂,有所保留,身邊找不到可以完全暴露自我的對象。
不暴露,也就不危險。我們都深知長久健康的溝通習慣多麼重要,但是它需要有衝突和不適的代價。
如果能夠選擇,我也不會把侵蝕自信的愧疚當做日常,不會把設身處地的恭敬當做強勢。
如果有所選擇,我也會想要在不受評價制約的陌生社會環境里生活,跳脫出原有的框架,重新審視當下的人生。
因為心中的這一點點執念,偶爾,我還是會想。
我會想到自己在家裡一覺睡到大中午,對老媽的催促不理不睬,飯點時捧著手機打完整場王者榮耀,不去擔心父母是否會因為我不下樓一起吃飯而生氣。
我也會想到在迪士尼遊玩時,乘坐「創極速光輪」時放生大叫的時刻,一個人在旋轉木馬的背上幼稚地像一個孩子的時刻,以及那些在不相識的人群里跑跳著閑逛的時刻。
那些任性的時光,我都不曾忘記,如果有的選,誰不想一直放肆。
但誰能一直放肆。
對於很多情商沒那麼高的人來說,如果處理不好孤獨,嘗試去做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不失為更合理的選擇。
這也是一種為自我獲取朋友理解和鼓勵的方式。
我無法評價好與不好。但至少,它讓你感到被需要。
即使是片刻的虛無與假象,也能充當苦澀生活里一點點積極的陽光。
如果說朋友恰恰喜歡溫和的自己,這種喜歡是不能作假的。
而這種真實感和存在感,對於大部分孤獨患者來說,已經是平凡人生里最大的褒獎了。
雖然討好型人格很安全,可是討好別人久了,就難免對自我關注少了。
漸漸地,這種社交態度帶來的就是自我認知的缺失,甚至失去自我意識。
永遠安全的處理方式,意味著對危險的應變能力完全為零。
內心世界的豐盈與外部環境的富饒一旦失衡,就容易產生焦慮和不安,最終帶來抑鬱。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社交態度,都要適度而不過度。
推薦閱讀:
※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享受孤獨
※孤獨不等於寂寞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書評《島上書店》:每個人的孤獨,都是對自我的最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