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怪物談 | 啊!好變態,可是好喜歡!

我的家鄉有一條護城河,每個孩子的暑假裡,必定少不了在那河裡鑽猛子的清涼回憶;當然,那裡也免不了經常傳來淹死人的新聞。

奶奶非常嚴肅地告誡我,河心深處有水猴子,貌似人形,牙尖爪利,有女人一樣的黑長頭髮,精瘦矮小,卻力大無比。一旦被它捉住腳踝,就算是壯年的男人也逃不脫。因為與小孩身形相仿,水猴子最喜歡捉孩子去遊戲——就是將人拖入水底,用水草、淤泥填滿口鼻……

我當然是很害怕的,那段時間都不敢去河裡扎猛子了。偏偏中午來到學校,又見一群同學簇擁著一個女生,聽她講她爸爸如何遇到了水猴子,又如何死裡逃生。

「我爸躲在水草後面,水猴子沒看見。它的指甲像刀片一樣又尖又長,刷地就把我爸襯衫劃破了。」

同學中發出陣陣驚呼。我在感嘆水猴子如金剛狼一樣犀利的同時,指出了她故事中的漏洞:「你爸去游泳,咋還穿襯衫呢?」

後來她好幾個禮拜都沒理我。

水猴子的故事,我猜大概每個河邊地區的孩子都聽過。長大之後我才知道,水猴子還有個學名,叫「河童」。

再後來我知道了,除了會捉人腳踝的河童,這樣似人非人,專門害人性命的怪物還有很多其他形態。比如:

從百草園牆上現出一張人臉,會叫喚書生的名字,然後吸他腦髓的美女蛇

穿著紳士禮服,長手細腳步態詭異,專害小孩的Slender Man(殺童魔)

航海時會遇到的,用歌聲迷惑人心,獵殺海員水手的美人魚……

雖然地域不同,外形不同,技能不同,但他們都同屬一個種類:人形怪物。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大多數傳說中,人形怪物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喜歡害人。不論是美成超模的人魚,還是帥成布拉德皮特的吸血鬼;不論是官至一品的清朝殭屍,還是天真無邪的熊孩子河童,他們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專門和我們人類過不去。

這可能與人類對「似人而非人」物體的天然恐懼有關。

被「似人而非人」支配的恐懼

我從小害怕小丑,鹿sama看到牽線木偶就感到瘮得慌;而我們有個朋友,好嘛,連猴子都怕,理由都一樣——他們太像人,但又不是人。

這種恐懼心理,與機器人界的恐怖谷理論有點類似。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昌弘提出,當機器人與人類非常不像,或者非常像(相像度超過95%)時,人類對機器人都沒有負面感覺,甚至越像人越招人喜歡。但到了某個特定區間的相像程度(面貌、形態與人非常相似,卻又與健康端正的人類形象有著明顯區別)時,人類會突然感到極為反感。

▲ 在這個「像人又明顯區別於人」的區間內,該物體越像人越可怕,恐怖感直至谷底。

▲ 在「恐怖谷」區間內的高模擬機器人容易令人感覺僵硬恐怖,有面對行屍走肉的感覺。所謂「越像人越恐怖」。

引起該現象的原因有不少,在此列出主要的兩點:

一是對死亡的恐懼。表情動作僵硬的殭屍、吸血鬼、人偶、能劇面具、高模擬機器人、蠟像等等,其實都是一種擬屍體形態的存在。

二是對不利於進化、非健康人體的恐懼。半人半獸類怪物、河童、slender man、小矮人等傳說,都體現出人們對畸形、殘疾的恐懼。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經過數百萬年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汰,人類腦中有一種偏袒功能,能夠本能地感應並排斥那些體現遺傳性疾病或缺乏健康特徵的外表。這類反常的類人實體對人類基因庫存在潛在衝擊,因而會拉響觀察者心中的警報

— 被目擊的人形怪物 —

出於對人形怪物的興緻,在一個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的下午,我和鹿同學背上小書包,遍訪圖書館和朋友家……翻閱了《山海經》、《世界妖怪經典》、《博物學家的神秘動物圖鑑》、《怪物考》等書,才發現被人類聲稱目擊過的人形怪物大家族,原來有辣么龐大!

多圖預警,你們隨意感受一下

人魚/人蛇類怪物

豬臉人

牛身人

▲ 真· 植物人……

左:猾褢 中:顒鳥 右:赤鱬

▲ 怪臉三連

隨著航海交通技術的發展,人類對生命世界的發現和記錄也逐漸豐富和系統起來。但是由於認識的局限和記憶的洗刷,很多物種的面目在描述中也難免失真。比如哥倫布目擊的美人魚,可能其實是海牛;而作為水鄉孩子童年噩夢的河童,可能也就是水獺。

這讓我想起曾經看過的清代志怪小說中記載過的小矮人,其實可能是弗洛勒斯人;而相傳出沒尼泊爾喜馬拉雅山的雪怪(snow man),有可能就是尼安德特人

記載者並非信口雌黃,但被目擊的也並不一定是怪物,而是人屬之下的另一個人種,在幾百年前可能還曾與我們共存在這個世界上,後來滅絕了而已。(感興趣的同學推薦去看《人類簡史》那本書。)

好害怕,可是好愛看

那麼問題來了。

怪物讓人害怕很好理解。但是很多人對怪物(又或鬼故事)又害怕又想看……

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呢?

#說起來…孫大聖也算人形怪物吧…#

首先,這可以參考極限運動愛好者。

極限運動,令人觀之喪膽,可就有真的猛士喜歡體驗刺激——他們是通過「作死」的方式來挑戰死亡(fight the death)。

人對死亡的恐懼是與生俱來又永恆不變的,這樣才有皇帝求長生不老葯、術士煉丹的故事。他們對抗死亡焦慮的方式是與死神交易,試圖讓自然賜予他們長生之法。

另一種對抗死亡焦慮的方法就是「作死」——直接向死神宣戰。鬼宅探險、秘境尋怪、極限運動,都是後者。看吧,我根本就不怕你!死神又奈我何?我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

畢竟一個革命者,是不能讓害怕征服的呀!

其次,這種對怪力亂神又愛又怕的心理,還有另一個因素作祟——情緒。

無論是興奮還是恐懼,情緒的產生都會伴隨著一些神經遞質的釋放,例如在大腦獎勵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多巴胺

大量多巴胺的分泌會形成一種幸福感,這種作用是長期的,甚至可能成癮的,所以才會出現又怕看,又還想看的情形。

比如在鹿sama工作壓力巨大的時候,我每天就在家裡準備好靈異故事、恐怖電影、爆米花、酒、軟枕頭、香薰……她一到家就點起一盞幽幽的燭台,裹緊小被子,伴隨著凄凄慘慘的背景音樂開啟夜晚,號稱無比減壓。

用鹿同學的話說,我連鬼都不怕了,還怕客戶?

嗯,所以看完怪物展,我也可以說,我連妖怪都不怕了,還怕Papers?

推薦閱讀:

貓妖

TAG:心理學 | 怪談 | 怪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