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愛因斯坦

現代科學認為,每個人的潛力、潛質相差無幾。一些科學家經過對人的大腦研究後證實,影響人的智商的腦細胞大體相當。那麼,為什麼有的人顯得聰明,有的人卻很愚鈍,有的人有所作為,有的人卻碌碌無為。人為何有差異呢?對此,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明確回答:「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

現在我們實行「五天工作制」,有人據此作了一個析: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按72歲計算,其一生中是睡覺20年,吃飯6年,生病2年,文體活動8年,工作14年,閑暇時間22年。可以看出,其中閑暇時間最多。顯然除了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時間外,一個人的差異在於怎樣開發和利用22年這一寶貴的時間資源。

古今中外,那些有成就有造化的人,無不是充分利用了業餘時間。

被稱為汽車銷售大王的世界基尼斯紀錄創造者喬·吉拉德,曾在一年中零售推銷汽車1600多部,平均每天將近5部,他的成功,就與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分不開的。吉拉德曾說:「我用我的方式成功。」這方式之一就是充分利用業餘時間,無論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他都在「推銷」自己。甚至在吃飯付賬,看體育比賽時,他也不放過讓人們知道他就是喬·吉拉德。

古往今來,科學地利用業餘時間成才的人比比皆是,太陽系學說的創立者哥白尼,科學家牛頓等的許多成就,都是利用閑暇時間苦心鑽研取得的。恩格斯一直在曼徹斯特紗廠工作,業餘時間鈷研大量古典政治經濟學,推陳出新,寫出了許多名著,成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

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數字英雄」的搜狐總裁張朝陽博士說:「我就是平凡人,我沒有發現自己與別人有什麼大的不同。如果說有不同,那就是我每天平均除了7個小時睡覺外,其他時間都在工作(思考)。」

魯迅先生不承認自己是天才,他認為自己只不過是把別人聊天的時間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到了工作和學習上。

許許多多科學家、發明家,甚至我們周圍小有成就的普通人,無不充分利用了大量的業餘時間。可以說,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僅是在工作時間努力,他決不可能做出輝煌的成就,做出傑出的貢獻。(mingrenzhuan.com)

在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時間、同樣條件的業餘時間裡,兩個文化程度相同的人,經過若干年後,一個通過業餘時間,可能成為具有某方面專長的學者,另外一個不願學習,就可能成為庸才。

小張是某重點中學的高一學生,進入高中以來,每次測試,成績總是落在後頭,左思右想也找不出一個原因來。他想:「我上課還算認真,作業也能應付著完成,就是喜歡在課餘時間邀上幾個人打打球、玩玩牌。想想這也沒啥錯,中學生總是喜歡玩的,況且不是說要減輕學習負擔嘛!」

上海復旦附中高三學生楊域利用兩年多的雙休日和寒暑假苦練計算機技術,在一次國際中學生計算機中,與其它兩位同學一起代表中國隊榮獲冠軍。

同樣的兩個學生,不同的是兩個人對業餘時間的利用,相應的結果也就不同了。一個整天只知道玩,所以成績也就差了許多;一個善於利用每一寸有用的時間去學習,於是他也就獲得了成功,獲得了屬於他自己的勝利。

其實,只要留心就會發現,我們身邊就有許多因為充分利用業餘時間而成為出類拔萃的人。相反,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恰恰不懂得、不珍惜業餘時間。有些人在「雙休日」面前,表現出一種懈怠、無聊、空虛的情緒。有的通宵達旦「築長城」,有的沉迷於酒吧、舞池而精疲力竭;也有的把大量業餘時間耗費在人際應酬上。由於玩過了頭,到了上班時間沒有精神,患上了「星期一綜合症」,這不僅有悖於雙休日應有的意義,而且浪費了人生的許多大好時光,讓自己與他人的差距越拉越大,到頭來落得個「空悲切」!正如一位哲人所說:「閑暇時間生產著人才、也生產著懶漢、酒鬼、乃至流氓、罪犯。」

一個有能否成為一個事業上有作為的人,關鍵在於你是怎樣利用業餘時間的。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差距。每個人所擁有的時間是一樣的,只有把握住每一刻屬於自己的時間,不沉溺於玩樂,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本文章來自轉載)

推薦閱讀:

古代故事
三代同堂的我們,生活不容易
大好時代,你卻為什麼一直那麼窮?
你不是不甘心,你是輸不起
最高級的情商,就是以幽默的方式過一生

TAG:業餘時間 | 人生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