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埋頭苦幹,聰明人打造品牌

普通人埋頭苦幹,聰明人打造品牌

作者:王瑋楠(富書籤約作者)

01

這個時代,已經不是乖乖埋頭幹活就能春種秋收了。

這是一個比拼個人品牌的時代,社會對你的提出的問題,從「工作幾年了」漸漸變成「有多少人聽說過你」和「又有多少人認可你」。

在達到某個數量級的關注之前,每個人的名字都只是一個簡單的符號。如果你不想變成一個路人符號,就得自我突破。

每個人都需要打造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是一個讓你和外界連接的方式,你連接到的人越多,你的價值也就越高。

一個歌手,自己縮在卧室里唱歌,只能被自己聽見;如果能去體育館唱歌,能被上千人聽見;如果再通過直播或者錄製的方式,能被數萬人聽見。

一個媽媽,如果在家帶娃,能幫助到自己的家人;如果她能給鄰居分享自己的育兒經,就能幫助身邊的十幾個家庭;如果她能寫一本育兒書,就能給全國的寶媽提供參考。

如果你偶爾覺得活的無趣,有可能是因為個人品牌太小,施展不開。

如果你沒有個人品牌,就得到處抱大腿。

每當應屆生在找工作的時候,他們都會把自己學校的名稱寫在簡歷的最上方。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招聘官第一眼看的信息。

對於大公司來說,校招有個「初篩」環節,就是通過畢業院校等信息來過濾掉60%以上的簡歷。在這個階段,聘官根本還沒有開始看每個人的具體情況。

對於應屆生來說,他們的學校名字,決定了自己是那出局的60%還是過關的40%。

進入社會後,大腿效應會越來越明顯。

你在跳槽的時候,新老闆會看你是來自知名企業,還是無名氏公司。

你在社交的時候,新朋友不一定理解你的崗位,但如果有聽過你的公司,一定會接茬。

就連你在相親的時候…咳咳,不說了。

很多人都知道,單純看背景未必準確,但大家還是在這麼做,因為效率高。

但是問題就來了,二八原則告訴我們,大部分人的學校和工作背景,肯定不是最頂級的。

02

如果沒有大粗腿可以抱,就自己造一個。

頂級背景的數量是稀缺的,比如哈佛耶魯,北大清華,每年的招生名額都是固定的。

世界500強的那些企業,每年雖然也能招不少員工,但是和龐大的求職人群相比,也是杯水車薪。

要是你沒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最近都流行DIY,不如給自己打造一個。

最近有一本書特別火,叫做《原則》,作者是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先生。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原則》的暢銷和爆紅,但是這位老先生,早在40年前就開始寫作。

在最早期的時候,他給自己創辦了一個欄目,叫《每日觀察》,每天將自己對市場的看法進行總結,發電報給各路讀者。

作為該欄目的創始人,達利歐先生自然就能享受到首席作家的待遇,每天都可以發布頭條,讓所有的訂閱者第一時間看到自己的文字。

這個欄目的讀者群體越來越大,連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都是該欄目的訂閱者之一。

如果他當年是去投稿,可能發展速度就沒這麼快,甚至歷史止步於編輯的拒信中了。

我自己,也曾經有過一次DIY背景的經歷。

那時候我在美國上學,想找實習機會。當時的情況下,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直接找到企業的關鍵人,從他們手裡拿到實習名額。

但是,想要實習的學生多如牛毛,企業都愛答不理。

我當時參與了Toastmasters演講俱樂部,這是一個連鎖俱樂部,需要有人拜訪不同的分支並且寫報告。

因為這是個志願者崗位,沒有工資,所以位子一直空置。

我發現後,第一時間申請上崗。後來,我以Toastmasters Area Governor的身份,不斷拜訪轄區內的分支俱樂部。

我除了按要求完成本職工作外,還額外投入大量時間和各分支的負責人交流。

每個俱樂部背後都有一家企業在出錢出場地支持,由此我也認識了很多公司的關鍵人。

最重要的是,我不是以學生的身份接觸他們,而是站在國際演講俱樂部這個平台上和他們交流。

後來的故事你也猜到了,實習的機會水到渠成,一段時間後,我還給幾位學弟做了內推。

對於達利歐先生來說,《每日觀察》不僅是份刊物,還是自己每天上頭條的機會。

對於我來說,演講俱樂部的志願者崗位不是一個耗時還沒工資的崗位,而是一個絕妙的交流機會。

好機會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我們自己捕捉到的。

03

如果你毫無頭緒,不妨試試將自己多年的習慣打造成個人品牌。

以時間效率達人張萌老師舉例,她是一名19年早起者。對,就是你理解的那個意思:她每天早起,堅持了19年。

在前十多年中,她都是默默的早起,讀書寫字。忽然有一天,她決定將自己的早起放在微博上,公開打卡。

於是,很多微博用戶看到了她,被感動,決定加入。從那時到現在,張萌老師帶動了幾十萬的粉絲一起早起。

每天早晨4-6點的微博,經常被他們霸屏。

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多年的習慣,可以現在開始培養。

年糕媽媽的創始人李丹陽最早就是因為自己有需求,開始深入研究育兒心得,並定期發在微信上。

隨著她的堅持,越來越多的粉絲訂閱她的內容,年糕媽媽也變成了一個超級大號,在2017年獲得6000萬元投資。

互聯網時代打造個人品牌的條件,遠好過達利歐先生那會兒。

你不需要用印報紙或者拍電報來推送你的內容,而是可以靠各種網路平台輕鬆搞定,短時間內影響到很多人。

04

沒有個人品牌不是懶,而是不思考。

有很多人非常勤奮,通過放棄休息,死磕自己,來找到一種精神上的安全感。

如果這樣做還是沒有成功,真的不是命不好,而是方向不對。

在個人品牌時代,最重要的是找到影響力的輸出方式,想辦法觸達更多的用戶。

你的價值由你能影響多少人而決定,這和你每天工作多少個小時無關。

有些明白人,在上學的時候就開始打造個人品牌了。

他們想競選學生會主席,因為那是崗位能影響到很多學生。如果競選沒成功,他們會拉上幾個同學新註冊一個學生會,從而成為主席。

在第一年,可能沒有人會搭理這個小組織,但是第二年,第三年,這個新學生會的影響力慢慢上漲。身為主席,他個人品牌的含金量也就越來越高。

等這樣的學生畢業後,可能也會是第一批創業,在社會上打造個人品牌的人。想必,他們會搶到相應的紅利。

正在努力的你,有想過自己的個人品牌該是什麼嗎?

如果沒有,不妨現在開始想,並不算晚。

作者簡介:王瑋楠,富書籤約作者,獨立課程設計師,微博@課程設計王瑋楠。本文首發富書(ID:zhongchoudushu),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推薦閱讀:

真正決定人生高度的,是你的行動力
父母皆禍害,子女皆討債鬼?親子之間的恨和愛一樣客觀存在,需要被看到
一個低品質勤奮者的自我批評
拆掉思維里的牆讀後感
哈佛教授:沒有危機感,就是你最大的危機

TAG:個人品牌 | 職場 | 自我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