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再快、《戰狼2》再熱,難阻北京汽車業績遇冷

精彩導讀:雖然在票房50多億的《戰狼2》中出盡風頭,但集團高管相繼流失、自主核心板塊虧損,合營企業競爭力下滑並首度出現虧損,依賴賓士的程度越來越深,卻難掩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對其加深的質疑。想要回歸A股,對嚴重依賴投資收益的北京汽車而言,這就是長久之計嗎?

雖然已經發布盈利預警,但當財報公布時,北京汽車還是讓不少投資者感到心寒。

3月22日,北京汽車公布2017年全年業績。這份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北京汽車在過去一年中,收入達到1341.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5%;毛利則達到354.99億元,同比增長達到35.3%。

北京汽車解釋稱,這主要是由於旗下豪華合資品牌——北京賓士收入和毛利增長所致。

不過,這一切表象卻難掩蓋北京汽車業績遇冷。

在另一組數據中,北京汽車及其附屬公司的凈利潤由2016年的115.36億元,下滑至去年109.98億元,同比下降4.7%。

而引人注意的是,歸屬於該公司權益持有人的凈利潤則從2016年的63.67億元,大幅下滑64.6%,至22.53億元。這令北京汽車每股收益也從前年的0.84元,減至0.3元,同比下降64.3%。

這一方面是由於北京現代投資首次出現虧損,自主品牌銷量大幅下滑被迫提供額外促銷,以及北京賓士收入增加,導致所得稅費用增加所致。

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汽車四個業務板塊整車銷售146.6萬輛,同比下滑達到24%。這種情況下,北汽視為核心的自主板塊,面臨著公司高管流失,產品、品牌力越來越差的窘境;北京現代則在艱難恢復過程中;賓士品牌則將在接下來兩年,面對著產品換代的寶馬、奧迪反撲,以及沃爾沃、捷豹路虎的狙擊。

那麼,北京汽車究竟是否極泰來,還是會就此淪落為完全依賴投資收益度日的汽車上市公司?畢竟,讓他人扼住命運的咽喉並不好受。

自主高管流失,剝離資產求生

如果說前幾年,李峰掌舵下的北京汽車推出了一系列SUV車型,讓人看到北京汽車自主板塊的曙光——北京汽車可能會與上汽乘用車、廣汽乘用車成為中國國有汽車自主事業的希望,那麼現在,它基本上破滅了。

與後兩者相比,它們已經南轅北轍。雖然《戰狼2》中的「免費」廣告讓北京系列車型增長45.3%,達到4萬輛,但去年北京品牌乘用車總銷量為23.6萬輛,同比下滑48.4%,不免令人唏噓。

其中,紳寶系列銷售8.6萬輛,同比下滑57.2%;威旺系列銷售8.6萬輛,同比減少52%;北京品牌新能源乘用車銷售2.3萬輛,同比減少52%。

從汽車市場的角度,這表明北京汽車的產品並不像其新能源汽車在政策庇護下那麼「受歡迎」。

銷售收入方面,北京品牌相關收入從2016年308.87億元減少至去年的173.8億元,同比下滑43.7%。這直接導致北汽自主毛利率從2016年的2.8%,下降到去年的-15.4%,毛利虧損26.8億元,盈利承壓。

為扭轉頹勢,北汽開始為自主品牌瘦身,如剝離產能和低端品牌。這與當初北汽集團董事長信誓旦旦,要發展北汽自主品牌背道而馳。由於北京汽車銷量讓人失望,北京汽車在2月23日與北京賓士簽訂資產轉讓協議,將其北京分公司資產約合58億元轉讓給後者。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北京汽車及其附屬公司研發開支2017年竟然出現下滑,這或許也微妙的暗示,北京汽車的命運不容樂觀。2017年,北京汽車及相關公司流動負債超過其流動資產達人民幣82.67億元。

除業績下滑,剝離資產止損,去年至今,曾經為北京汽車及其附屬公司創造不錯業績的李峰、蔡建軍等人接連離開北汽。中信證券認為,集團人事變動,將成為北京汽車較大的風險因素。

頗為諷刺的是,北京汽車在其2018年經營戰略中卻談到,該公司要剔除不良之風,優化流程和效率。

北現復甦,賓士並非鐵板一塊

雖然北京現代已經躲過韓系車非經營性因素影響,2017年第三季度開始復甦,但該公司去年總體銷量僅為78.5萬輛,市場份額已經跌至3.5%。

與此相對應,北京汽車從北京現代錄得投資收益由盈利轉為虧損3380萬,同比減少高達42.5億元,引人注意的是,這是多年來,北京現代首次出現虧損,足見北京現代所造成的影響之大。

北京汽車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北京現代及相關配套企業受國內乘用車行業競爭加劇、韓系車整體低迷等因素影響造成利潤下降。但不可否認的是,從未來較長一段時間觀察分析,現代起亞在中國市場「黃金時代」重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去年,北京現代戰略車型ix35上市,售價直接從最初的15萬元區間,下探至12萬元以內,直接與吉利、長城汽車等主流中國品牌貼身肉搏,標誌著現代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品牌淪落。部分機構預計,2018年銷售回升的北京現代有望扭虧為盈,利潤約為5億元。

作為北京汽車的「瑰寶」,北京賓士表現依然延續近幾年的亮眼業績。但得到北京汽車相關資產的北京賓士並非鐵板一塊,也潛藏非常大的風險。

去年,北京賓士銷售收入達到1167.73億元,同比增長36.9%,銷量增長33.3%,由於售價較高車型佔比增加,其毛利達到381.79億元,同比增長50.5%,毛利率為32.7%。由於要購買進口零部件,北京賓士外幣兌換損失達到12.66億元,如果自身零部件實力能夠提升,或許這部分費用就可省下。

當然,不可否認,賓士業績還可能保持一段時間快速增長。不過,北京汽車的這顆「搖錢樹」,可能裡面已經開始腐爛。這反映在賓士汽車在中國市場整體增速放緩。

一方面,是因為在中國消協受理汽車產品投訴統計中,賓士品牌成為排名前十的僅有的兩個豪華品牌,位列第9名;涵蓋了產品質量、售後服務,以及合同等各方面嚴重的問題。

而據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網站公開的信息統計,賓士品牌,尤其是北京賓士頻繁且大量的召回也令人擔憂。有媒體就指出,賓士一年的召回規模往往能達到其年銷量的一半。

另一方面,雖然北京汽車和賓士打算大規模投資電動車,但眾所周知未來新能源的政策風險較大,北京賓士推出的電動車,其競爭力也可能不及比亞迪的騰勢。

所以,對於今年希望回歸A股的北京汽車而言,主營核心業務萎靡,想依靠具有風險的投資來吸引資本市場,而投資者和市場的眼睛是雪亮的。

文字為【汽車K線】(微信號:autoKline)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更多精彩文章,可掃描下方二維碼,歡迎關注【汽車K線】。

weixin.qq.com/r/tThcRL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萬物有靈且美,請不要錯過每一個關於奇蹟的故事

TAG:北汽集團 | 北京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