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盆底肌康復,請勿「留」到二胎後做

今年年初,廣州,有位寶媽剛懷上二胎,胎兒三個月的時候,子宮掉出陰道口。這位35歲孕婦,生完一胎後時常不舒服,以為月子沒坐好,時隔一年多,懷上二胎,沒想到孕中就子宮中重度脫垂了。到醫院就診,醫生無奈,孕期不能手術,只能暫且給她放置子宮托。

所以你要了解你的盆底肌,不要讓這種悲傷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盆底筋膜損傷不可逆

我們對盆底肌有過認識了,但筋膜又是什麼東西?

回想一下你在啃雞腿時,靠近雞腳的位置有條白色的筋,連著雞肉,還得花點小力氣才能撕下這塊鮮美的雞腿肉。

同樣,盆底肌上不僅僅是肌肉,還有很多筋膜和韌帶這些結締組織。筋膜和韌帶對於盆底肌的支撐作用非常關鍵。

有位女性不清楚自己身體的狀況,生完孩子之後急於減肥,剛出月子就做強度大的運動,又跑又跳,一段時間後出現尿失禁。

由於懷孕和分娩,盆底肌必然出現鬆弛,但我們的子宮等臟器不至於一下子脫垂下來,就是由於有筋膜韌帶還在撐著。但如果我們不及時恢復盆底肌的強健,筋膜遲早也會支撐不住,斷裂後,像拉斷的橡皮筋,無法再恢復。筋膜損傷後出現的脫垂,通常要通過手術方式去治療。

一胎後不修復,二胎時損傷更大

非常多的二胎媽媽跟我反應她的問題,聊完之後來一句:「我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都沒像現在出現那麼多問題。」那是當然,生一個怎麼能跟生兩個比較。懷一胎時肯定比懷二胎時年輕,身體也相對好一些,很多孕媽在懷二胎時明顯比之前懷孕辛苦。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懷孕對於盆底肌的慢性損傷,在二胎時就x2了。有個二胎孕媽說:我懷孕後期打個噴嚏就出現漏尿,之前可沒發生過。

特別是一胎產後出現盆底肌功能性障礙的,如果不及時康復,在二胎孕中,癥狀容易加重。

盆底肌是有記憶的

我們都見過吃不胖的瘦子,和瘦不下來的胖子。如果突然讓瘦子多吃,他開始發胖,但到某個程度會停止下來。讓胖子減肥,一開始瘦了,然後又出現平台期。這都是由於身體的記憶功能,記住我們某個階段的狀態,不輕易改變。

盆底肌也一樣,孕期子宮發育帶來的壓力,使得盆底肌逐漸鬆弛,在分娩後,不會立即恢復原狀。此時盆底肌就「記憶混亂」,它不知道該記住孕前健康的肌肉,還是產後鬆弛的樣子,此時我們要抓緊做康復訓練,別讓盆底肌「記住」鬆弛的狀態,定型之後,恢復難度增大了。

生完做好盆底肌康復,二胎後恢復起來更快

身體很神奇,你對它好,它就會對你好。生完一胎做了盆底肌康復的女性,比沒做康復的女性,二胎後出現脫垂的比例低。盆底肌恢復得越好,盆底肌功能性障礙發生風險越低。

如果女性在產後積極鍛煉盆底肌,堅持維持良好盆底狀態,二次產後,也能較快找到對盆底肌的本體感覺,更容易喚醒肌肉神經。

盆底肌的位置很特殊,承載人體70%重量。

了解你的盆底肌,別把康復「留」到二胎後做。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


推薦閱讀:

警惕!白雜訊哄嬰兒入睡的說法極其錯誤,危害極大
寶寶脾胃不和,7大信號早知道!
寶寶面部、頸部長紅斑,好醜呀 ! 是皮膚病嗎?
近幾年的林卡爾真的是個騙局?靠譜嗎?
寶媽須知:寶寶積食了怎麼辦?

TAG:育兒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