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理論漫談

本來已經打算不再寫王陽明的相關內容的,因為些這種文章耗費力氣太大,但是看的人寥寥無幾,所以幾乎沒有更新下去的動力了。但還是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始有終,至少給那幾個一直在看的人一個交代。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中的一個核心命題,如果把這個命題理解偏了,那麼後面的致良知和實修都會走偏,而且對於宋明理學的把握都會有問題。

一,知行合一背景

再談知行合一這個命題時候,我們有必要想一下王陽明為何要提出這個命題。總的來說不外乎三個傾向,一是糾正傳統儒學知行不合一的偏,二是陽明時代的時代更加需要主體性,三是陽明個人的思想邏輯之使然。程朱理學發展到了明朝已經出現了許多問題,諸如對於人性的壓制,以天理對於人慾的壓制,在這種情況明朝時期商品經濟又開始發達,這時候西方科學也開始湧入中國,歷史將這場運動叫做西學東漸。於是主客開始博弈,而陽明顯然是站在心靈這一邊的。

二,什麼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理論是由「良知」衍生出來的。所謂良知是從孟子來的,孟子曾說人有四端,惻隱羞惡人皆有之。惻隱之四端乃是用,良知乃是體,體用一元,顯微無間。所以王陽明說良知「知善知惡是良知。是天理之照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其實只是分善別惡的一個總名,那個為天理本源的人心便是「良知」。「良知」是「知行合一」的源頭,也是歸宿。即是知行合一。因為體用一元,那麼良知的用回歸到體層面自然都是合一的。

王陽明首先指出他的知行合一:「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傳習錄·上》)「知行之體本來如是,非以己意抑揚其間,姑為是說,以苟一時之效者也。」(《王文成公全書·答顧東橋書》)這裡所說的知行本體就是王陽明哲學整個哲學的核心範疇—「良知」。「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工上說,若是知行本體,即是良知良能。」(《王文成公書·答陸原靜》)意思就是,從工夫上說,有知和行兩件事,但就本體上而言,知和行都是同一個本體的發用,這個本體就是良知,指的也就是所謂的天理。良知包含的不單純是知,而且也包括行,單純的說知不是良知,僅僅踐行也不是良知;而是既知又行才能是良知,作為本體的良知則會表現為一致的知和行。王陽明說:「雖把知行分作兩個說,畢竟將來做那一個工夫;則始或未變融會,終所謂百慮而一致矣。又說:「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後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失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併進之說。」

在王陽明看來,知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述說,但是不能分為兩個方面去做。知不能離開行,行也不可拋棄知。兩者互相併進不可以分開。他反對「心外求理」的「知先行後」,主張「悟理於心」的「知行合一。」「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當中的「行」是指對良知的踐履。一方面指主體心理上的意念活動。他說:「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他認為意念有善有惡,當然「行」也就有「為善」、「別惡」的兩種功能。不過善惡只是同一心理活動的兩個層面而已。另一個方面指的是主體的實踐行為。他說:「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

「行」是依據主體的意念而有的具體行為。是本體的一種外在顯露。「行」。就是有意的去做一件事情。行就是有目的的行為。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要將人們把言行統一到知中來,以知為行,以知代行。他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當你見到後,頭腦中的念想產生後,便已經是行了。這裡說的就是以知為行。王陽明的「知」和「行」是相互融通,彼此包含的,兩者是分離不了的。

王陽明反對「知先行後」的理論觀點和只知不行的說法。他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認為只作行的工夫,或者單純的做知的工夫,都必然會走錯道,更不能說是道德修養。

「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覺,便是冥行,便是『學而不思則罔』,所以必須說個知。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必須說個行,原來只是一個工夫。凡古人說知行,皆是就一個工夫上補偏救弊說,不似今人截然分作兩件事做。某今說知行合一,雖亦是就今時補偏救弊說,然知行體段亦本來如是。」這就是說知行是要從良知中發用出來,既知又要行;知行統一,這才是真知真行。他認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只有知了去行,才能夠知得真切。避免「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

我們可以從上述的論述當中清晰的看出,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意在實行。王陽明的「知而必行」是「良知」自然由內向外顯現的認識路線。也就是說,知對行有一個引導的作用,而行則是知的具體落實。總的來說,「知行合一」既總是知而又重視行,而大體上來說是比較傾向和重視於行的方面。

推薦閱讀:

《道德經》的「道」到底是什麼?
知制漢語之「客觀評價」
如何理解「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斐多》讀書筆記(1)——諸神的關照
我為什麼要堅定不移地反對"勃學"?

TAG:哲學 | 心學 | 王陽明王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