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寺之戰真田信繁違約說
前些天和他人討論道明寺之戰的時候發現現在依然有人以司馬遼太郎的小說《二軍師》為依據,認為真田信繁是有意違約故意遲到賣了後藤基次,因為司馬遼太郎的《二軍師》錯的過於離譜,當然無關人司馬遼太郎小說家什麼事,但有的愛好者以此為真就不太合適了,對此我還是另開一貼說明。
首先《二軍師》說真田信繁素來是用兵神速的武將,我不知道他是通過什麼結論得出來的,小田原征伐?第二次上田城?還是真田丸攻防戰,反正我是不知道哪裡體現出來「素來用兵神速」。
之後我將闡述後藤基次的戰略註定失敗,這次大阪方的戰略的確是註定失敗,這點沒有爭議,此次戰略的關鍵在於大阪方認定幕府軍的進軍安排會和冬之陣差不多,認為德川家康會帶領大隊人馬經大和國穿過生駒抵達國分,之後從大和街道前往大阪,後藤基次的戰略是利用河內、大和邊界上的山嶽天險設防(此處不利於打軍團展開和作戰),以少數精銳來迎擊幕府軍的戰略,想法的確很好,但在此處實際通過的只是松平忠輝所率領的三萬五千人左右的偏師,而德川家康、德川秀忠所率領的十二萬餘部隊則是從河內方向進發。另外此計劃更是經由內應已被幕府方面得知,且在大阪方出發前松平忠輝方面軍已經通過奈良街道的隘地,更是證明後藤基次的戰略在開始就已經徹徹底底的胎死腹中;這點毫無爭議,並不是什麼開了未來視。
後藤基次的戰略已經破產,而後藤基次並沒有選擇撤退,而是退而求次的選擇登上小松山來迎擊幕府軍,此舉可能是為吸引敵方火力,待後續部隊到來,但不管情況如何,此時的安排已經超出軍議內容沒有什麼其他統一部署,更沒有什麼默契。順便司馬遼太郎的《二軍師》,開局就認為軍議地點是小松山那更是無稽之談。
回頭來說道明寺真田信繁是否故意遲到,首先道明寺的軍議內容其中一條是各部在藤井寺匯合,之後再一起開拔道明寺,當天的行軍確實是受大霧影響,五月一日後藤基次率領前衛部隊出發(注意是前衛部隊,不是光有後藤基次一隊),後藤基次首先抵達,但遲遲等不到後續部隊便進軍至道明寺,最後登上小松山,這一系列行為是預料之外的,在這場大霧中,後藤基次和自己所率領的前衛部隊都失去聯控,最後自己一隊登上小松山,連和自己共同出發的前衛部隊(薄田兼相、明石掃部、井上時利、山川賢信、北川宣勝等部)都失聯,要說霧天沒有影響行軍那實在有失公允,而且如果真的是真田信繁有意賣了後藤基次,那除非是串通了除了後藤基次隊外的所有人,但小松山之戰後的其餘前衛部隊也接連遭到毀滅性打擊,待毛利、真田等後衛部隊入場後才改變戰局,說他們為保存實力而串通這又明顯不可能。而且這鍋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甩給真田信繁又太過隨心所欲。連和後藤基次一起的其餘前衛部隊都沒有趕上支援後藤基次,我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鍋偏偏要甩給在後衛部隊的真田信繁。
以上。
推薦閱讀:
※伊達政宗和石田三成——擁有意外友誼的二人(2)
※鏖戰三方原:奇蹟與實力的對決
※父與子:日本戰國時代的父子檔們·武田篇
※德川家康是怎樣結束戰國時代,建立德川幕府的?
※龍仁之戰若干問題再次更正( 附朝鮮南三道勤王活動及四月末至六月初漢城一帶戰局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