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頭豬改變歷史,你沒有看錯——《血仇》
各位看官好!俺是小黑!
今天俺要給你們安利一部美國的「歷史劇」。
是的~你們沒有看錯,就是歷史劇。
以往我們看的美劇多是以劇情、特效、驚悚、科幻等元素為主。
就算是有歷史題材的美劇,也都是多以揭露別的國家以及世界歷史為多。
就像前陣子特別火的美劇《王冠》。
美劇把別的國家的歷史都拍的流弊的不行不行。
可到了自己就很少有特別出彩的作品了。
其中,俺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有2008年的《約翰·亞當斯》。
你們可以將他看作是美國版的建國大業。
HBO的歷史迷你劇《約翰·亞當斯》,根據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的生平以及美國初期歷史改編。
由於約翰·亞當斯在任期間恰逢英美戰爭時期,所以同時還有大量英國演員加盟。
約翰·亞當斯是托馬斯·傑斐遜組成的《獨立宣言》起草委員會的成員。
也是美國第一任副總統,後來又當選為總統(1797—1801),曾被譽為"美國獨立的巨人"。
《約翰·亞當斯》。根據獲得普利策大獎的同名暢銷書改編。
此書是美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傳記文學之一。
劇中描繪了約翰·亞當斯波瀾壯闊的一生,特別是他對美國的立國之道及社會基礎的貢獻。
其次,就是2005年播出的《西部風雲史》
本片的最大看點就是從白人移民和北美本土印第安人兩個不同家庭的視角來表現西進運動近一個世紀的歷史。
幾代人在歷史之輪下的生死沉浮,給人以真正厚重的史詩感。
特別是對於美國那段黑歷史並沒有避諱。
印第安人面對的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屠殺,更有精神文化消亡的絕望感。
從這兩部劇就能看出,美國人對自己的歷史一直都是一個態度。
那就是百分百的還原真相,絲毫不避諱黑歷史。
絕對不會像有的國家一樣隨意的篡改歷史,甚至是篡改教科書。
額~你們都懂,俺就不明說了。
至於說為什麼美國沒有什麼像樣的歷史劇,這還要從他們的國家說起。
美國作為一個建國才200多年的國家。
就是算上殖民地時期,也才400多年的時間。
跟我們擁有5000年歷史的華夏文明相比,美國基本上算是個沒有歷史的國家。
但正因為短,所以每一段歷史都被美國人格外珍惜。
這點從他們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的歷史景點就可以看出。
一座存在了一百多年的老房子對美國人來說,就好比是中國申遺的兩千多年的歷史古迹一樣。
而那些膾炙人口的經典歷史片段,
更是成為編劇們從不厭倦的素材。
今天俺要安利的這部歷史題材的迷你劇,
就是在美國歷史上真實發生過得一起悲劇。
《血仇》
這部2012年在美國開播的迷你劇,真實的揭露了那段歷史。
哈特菲爾德和麥考伊,分別是兩個家族的姓氏。
這兩個家族,在美國歷史上因為互相殘殺而久負盛名。
哈特菲爾德家族成員:
麥考伊家族成員。
麥考伊家族由族長倫道夫·麥考伊率領,住在肯塔基州一側。
哈特菲爾德家族的帶頭大哥則是有「魔鬼」之稱的威廉·安德森·哈特菲爾德,他們選擇了西弗吉尼亞一側。
據資料顯示,僅1880-1891年11年間,這兩大家族的爭端造成至少1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血仇》的故事發生在南北戰爭結束後不久。
昂斯·哈特菲爾德和蘭道爾·麥考伊本是戰場上的南軍戰友。
但昂斯生性機警,看到大勢已去,他便開小差溜回了家。
耿直的麥考伊則不屑昂斯的作為,直到南軍徹底戰敗,才從戰俘營里回到了拖輪河畔的老家。
此時,在昂斯的帶領下,家族的伐木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而老實巴交的蘭道爾不諳商道,只是勤勤懇懇的經營家族的農活。
不同的價值觀,也為之後兩個家族的矛盾爆發埋下伏筆。
而要說起哈特菲爾德和麥考伊兩大家族首次起正面衝突的原因,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他們竟然是為了一頭豬。
這得是多大的一頭豬,能引發這麼大的血海深仇?
整件事情的起因是這樣嘀~
原本兩個家族還算是相安無事,都忙著自己的生活。
可不巧,麥考伊家中的一頭豬走丟了。
一頭豬可以供他們全家吃一個冬天,所以這頭豬在當時也算是貴重財產了。
一次偶然,麥考伊發現一個哈特菲爾德家族成員的車中的豬和他家丟的那隻一模一樣。
於是,雙方便爭了起來,後來這場糾紛鬧到了法院。兩方家族成員全部出席,目的則是爭奪一頭公豬的所有權。
麥考伊家族認為,弗洛伊德·哈特菲爾德偷走了他家的豬。
因為在豬耳朵上有他曾做過的記號。
哈特菲爾德家族表示,自己也曾在豬耳朵上做記號,當時還有證人。
原本只要將豬弄來就能知道到底是誰的了,只可惜豬已經被哈特菲爾德家族給吃掉了。
全堂哄然大笑,這本就是一場鬧劇。
因為證據已被腸胃消滅,所以法官判麥考伊敗訴。
麥考伊家族自是不甘心,於是這也就成為兩家人恩怨的開端。
之後一次不經意間的口角誘發了兩個家族間的一樁血案。
再加上掰扯不清的經濟糾紛,就此推動了血腥的復仇之輪在兩個家族間來回碾壓。
自從有了第一起血案,雙方以「你砍我左膀右臂,我取你心肝脾肺」的原則。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你殺我兄弟,我宰你兒子。
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年代,生的多才是王道,打起架來幫手才多。
接下來的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你殺我一個,我殺你倆,你再殺我仨,變成了回合制式的尋仇。
一般像這種家族恩怨的戲碼,在咱們國產劇中肯定要在安排一場虐戀。
兩個家族的年輕人愛的死去活來,最後一般只會有兩種結果。
一、藉由這段美事,兩家人重修舊好。
二、最後兩個人落一個不得善果的結局。
在《血仇》中也安排了同樣的橋段。
注意,這不是編造,而是真實發生的啊!
哈特菲爾德家的兒子約翰斯和麥考伊家的姑娘羅斯娜發生了點不該發生的事情。
這段虐戀無疑是火上澆油。
終於,在1888年兩家人打了一場不亞於正規軍的騎兵槍戰——「葡萄灣戰役」。
家族鬥爭發展到這個份上,也算是登峰造極了。
這段世仇一直持續了一百多年,佔了美國歷史一半還多的時間。
直到2003年,兩大家族六十個後裔才正式簽署了和平協議
哈特菲爾德和麥考伊,才最終停戰。
兩個家族之間的爭鬥,還差點引發西弗吉尼亞州和肯塔基州之間的內戰。
也許知道這段歷史的人都在感嘆人性和為之後能和平收場而欣慰。
可俺個人覺得這根本上還是跟美國的司法體制有著不可忽視的關係。
美國法律分為聯邦法和州法律。
根據美國憲法規定,除了明確授予國會的,都歸屬州法律。
像常見的刑法、民法、民事程序、證據採納等等~都屬於州法律管轄範疇。
在現如今法律不斷的完善的情況下,都仍然還會有人去鑽法律漏洞。
更何況在當時的那個社會,每個州的人都認為對方的行為已經違法了,卻不曾想過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合法。
由於當時並沒有統一的司法體制,以至於在那個時期發生過不少類似的事件。
導演凱文·雷諾茲就是希望通過這段血腥歷史能對更多人產生警示作用!
也希望這樣的歷史慘劇不要再次上演。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