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風度的我的敗者感言
本文原本是回答《如何看待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無關的微博用戶「NASA中文」獲得新浪微博「權威科普機構獎」?》這個問題,但寫作過程摻雜了太多個人情緒,還是發到這裡吧。
知乎上有過一個問題《如何看待 NASA 中文公眾號對中國天文科普的作用?》,我在那個問題下也寫過一個回答《章佳傑:如何看待 NASA 中文公眾號對中國天文科普的作用?》。我寫那個答案的時候,大概還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心態,答案的文字也是恨鐵不成鋼。
關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開了一個專欄《光怪陸離》,時不時寫點文字。如果大家認同這點文字還算傳遞了一些科學知識的話,那我還能舔著臉說自己也算是對科普這個事業有所貢獻。我在答案里聲嘶力竭地質問「官方被束縛了手腳不敢露頭,靠這幾位愛好者撐場面,這個場面還能撐多久?」,其實也多少有一點為自己發聲的意思。我自己寫了文章,也深刻體會到,要做科普是多麼難。
這幾個月以來,我自己的狀態也一直不夠安穩,心情起起伏伏的。思來想去,有的問題也慢慢想明白了。三百六十行,術業有專攻。NASA 中文這樣的賬號比中科院、國家天文台更深入人心,並不是他的科學素養更好,只是因為他在「營銷炒作」(中性詞)這個領域做得更好。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是營銷明星,需要是流量小鮮肉,「營銷炒作」就是對應的專門領域。不論是人家很早就註冊了這個有些迷惑性的名字,還是人家善於蹭上各種熱點、迎合大眾口味,也不提人家穩定地輸出內容、讓粉絲有不斷的八卦材料……這些所有的動作,都是人家在這個領域裡比我更「專業」的表現。
世界原本就不是公平的,有的娛樂明星一分鐘的收入都遠高過很多教授一年的工資,這不同行業本來就不能用單一的標準來衡量。在任何一個行業里持續努力、持續積累、持續輸出,這都是值得敬佩的行為。試想如果讓我來做這個賬號,可能還沒熬過開頭積累粉絲的階段,我就精疲力竭了。從這個角度看,我是佩服 NASA 中文的運營團隊的。
最近我一直心情不太好,常常一個人發獃,想的久了,往往灰心喪氣起來。在知乎上混久了,不免產生一些幻覺,覺得知識真的是值錢的。可是深究起來,還是笑話成分居多。廣大人民群眾想要的不是知識,而是「自以為在學知識」的這樣一種幻覺。現如今雨後春筍般發展的知乎 Live,有幾場是真正傳播了知識?我的專欄,到現在20幾篇文章,十七八萬字,我自信還是乾貨居多。這裡面有多少知識呢?而觀眾們又願意為此付出什麼嗎?別說付費了,連贊都只有寥寥幾個。我分享到朋友圈,大家也都表示「字都認識但是看不懂」,慢慢變成了我一個人的獨角戲。
所以,我學到了,術業有專攻。「讓廣大群眾接受你的觀點」這本身就是及其專業的領域,我實在做不來。推己及人,我也不會再苛責國家天文台了。甚至,面對現在越來越水的知乎群眾,面對現在娛樂八卦話題下隨便抖個機靈都上萬贊、而科學相關話題下連關注者人數都寥寥,我也不再忿忿不平了。世界原本就是這樣的而已。
有什麼不好呢?別人也看不出來非官方,大眾看見授獎說不定也能增加一點對科學的興趣呢。既然沒有什麼官方賬號,那乾脆娛樂至死有什麼不可?至少受眾多得多了。我反駁的文字、痛斥的言語,也許只是為了掩飾我自己的酸葡萄心理罷了。
我只是一條在這個專業領域被人打下擂台的敗犬。
我討厭這不公平的世界。我更討厭這樣失敗的我自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