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山區的孩子,讓我忍不住想為他們打Call
是的,我們在雲南臨滄的偏遠貧困縣做了一次公益活動。
沒有送棉被,也沒有送衣服。
我們把兩名高校老師,帶到了斗閣中學初一七班的45名同學身邊。
這個學校並不窮啊!
11月7日,在學校午休廣播站BIG BANG 「IF YOU」的音樂聲中,我們踏進了位於雲南臨滄圈內鄉的斗閣中學。
設備齊全的多媒體教室、乾淨廣闊的籃球場、菜色齊全的食堂……學校完備的設施,以及學生「時髦」的音樂品味,讓我們一瞬間懷疑自己來到的不是國家級貧困縣的中學,甚至忘記了自己花了16小時,跨越了2000km和2個小時顛簸的山間公路,才來到這裡。
他們並不缺硬體,而是一種眼界
一批又一批的來自企業及政府的捐助,讓這個貧困山區學校的孩子們第一次有了電腦、投影儀等硬體設備,但沒有人教這些孩子該如何面對互聯網。
這裡孩子的父母大多都是務農或打工人員,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腦、手機的事情,與生活的重壓相比變得微不足道。
作為這個班級的美麗中國支教英語老師,徐天一老師在與孩子們的幾個月的相處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這些孩子們他們相差不是一種智力,不是學習能力,而是一種遠見,一種可以讓孩子們清楚為什麼要學習的動力?」
於是,在兩個月前,她決定做一次全新的嘗試。
她開始為孩子們播放我們平台上的《中國詩歌藝術》以及《天文漫談》,希望通過這些優質的課程資源,來引導孩子們。
「當我第一次告訴他們,這是大學裡的課程,孩子們都非常好奇」。
那就讓他們來一次「面基」吧
在孩子們學習了2個月之後,我們決定給他們一個驚喜!
我們把《中國詩歌藝術》的主講老師——四川大學王紅教授,以及《天文漫談》的主講老師——華中科技大學徐學軍副教授,帶到了這些孩子們身邊。
先上場的是王紅老師的詩歌課。這堂課程的「主角」是這些山區的孩子們。課上,王老師不講課程內容,而是由孩子們主動提自己在學習課程後的一些問題,或是學習感悟。
不少孩子通過一幅畫來描繪了他們想像中詩歌中的情景,非常踴躍地向王紅老師展示自己的作品。
上面這幅畫出自班級黑板報的設計者何嘉欣同學,這是她心目中寫下《望岳》詩歌的景色。
畫里藍綠色的群山,層疊的白雲,是這位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看過千百次的景緻。畫中站在山頂遠眺的人,是她在學習《中國詩歌藝術》後想像中寫詩的杜甫,也是每日望著重山、渴望看見更大世界的她自己。
夜幕降臨,由徐學軍老師帶來的星空體驗課,如期上演了。這是徐老師今年第二次來到斗閣中學,共計奔波了萬里,只為帶著孩子們看一次星星。上一次由於山中變幻不定的氣候,他未能帶著孩子們親眼看星星。
從下午開始,徐老師就開始調試設備,時不時抬頭觀察天氣,生怕又落空。
好在天公作美,這一次徐老師終於帶著這些孩子們,看了星空。
在這個沒有霧霾的偏遠鄉村裡,孩子們每天晚上抬頭就能看到滿天的星空,但這次是他們真正這麼近距離地看見星星。
「原來土星長這個樣子」,「跟電視上看到的不一樣」,孩子們簇擁在徐老師周圍,開心地議論著。
One More Thing
這次公益活動,只是一個起點。
未來,中國大學MOOC將與美麗中國支教項目,將帶著越來越多像王紅老師的《中國詩歌藝術》以及徐學軍老師《天文漫談》,這樣優質的慕課課程和慕課老師進山區,讓孩子們能夠接觸到中國最優質的教學資源。
另外,中國大學MOOC還將繼續投入資金,為像徐天一老師這樣子的美麗中國支教老師服務。
我們還為這個公益計劃,取了個「詩跟遠方」的名字——「一起看見更大的世界」公益計劃。
最後,附上讓活動現場不少人感動的四川大學王紅教授發言,2000字的內容,5分鐘閱讀時間,帶你真正體會到慕課的精神。
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
各位老師,各位來賓,很感謝給我這樣一個發言的機會,其實今天最我讓感動的是前面徐天一老師作為支教老師,那麼到位、那麼動情的發言,我和她都是老師,雖然我比她年長很多歲,但是在教師這個身份上我們是完全一樣的,我還要向支教老師學習,我是受到大家的鼓舞來參與這個活動,想「通過慕課與世界互聯」。
這是最近一個很真實的感受:兩個星期前,雲南保山有一個支教老師,也是美麗中國計劃的教師,發私信給我,這個初二的老師在帶學生學《中國詩歌藝術》,跟這個班級的孩子們的年齡差不多,課程比較重,他們進展不是很快,有當期要交的作業來不及交了,問能不能把作業延期?我就為這19個孩子更改了作業計劃,不僅把那一周改了,之後的考核直到考試也都推遲了,為此我還發公告向所有的學習者道歉。因為國慶時有同學希望將作業截止時間延遲到國慶假期結束後,我延了3天,有同學不高興,說老師你別改來改去,我們都做好了時間表的。在中國大學MOOC上這門課程牽扯到很多學生,擅自改動時間,會影響其他人。這次為了19個雲南保山的孩子改了時間以後,我專門發公告向其他同學道歉,當時的課程選課人數已經達8500人,沒有任何人有異議。雖然是後台很容易完成的小小操作,其中的意義讓我深受感動。
這麼多選課者當中,有在校大學生、企事業單位在職學習者,還有許多像我這種年歲的年輕時沒有得到良好教育,在退休的時候來學習的,他們都很認真。 最年長的據我所知有60多歲了,大家一致同意為西南山區這19個初中生改變考核計劃,這說明學習慕課的人士有一個共識:教育公平、教育無界。在這裡,不分身份、年齡、學歷、水平,無論地北天南,我們有完全平等的學習權利。在這裡,代表著祖國未來的最年輕的學習者有優先權,這也是我這個已有31年教齡的教師的教育夢、中國夢,感謝中國大學慕課平台!感謝「美麗中國」支教計劃!
簡單分享兩個感受。一個感受是作為教師,慕課讓教師擁有了三尺講堂以外的遼闊天地,與廣大學習者無障礙互聯互通。我的《中國詩歌藝術》是我們四川大學文科的第一門國家級精品課,2005年獲批,在校內每一年都開課,比較受學生歡迎,但是這12年來選課的學生加在一起,絕不會超過5000個。慕課開設一學期,選課者最少也有1萬,這讓教師確實極具職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學生呈幾何級數的增長更彰顯教育的意義、加重教師的責任,對教師素質的要求也不斷加碼,互聯網時代的教師必須兼具教育者與學習者雙重身份,不僅要學習自己的專業,還要學習許多專業以外的東西,包括互聯網技術,包括科技,包括慕課製作,必須要學習,必須比學生更熱愛學習,更善於學習,否則根本無法完成我們越來越重要的教育使命。
互聯網、慕課其實也給我們老師提供了無障礙學習的便利,打一個比方,我過去是一台獨立電腦終端,沒有聯網;如今我是一台聯網的電腦,而且有許多介面和世界互聯互動,包括和我們雲南的山區,和我們西南邊疆,這麼多的支教老師,這麼多可愛的孩子們互聯互動,這在過去想都沒有想到,別說很久以前的過去,就是兩三年以前也沒有想到這麼遠,中國確實是發展太快了。在慕課的平台上,我自己是教師,也是學生,我也會學各種以前不太了解的、感興趣的學科,比如說設計、音樂欣賞,我們徐老師的《天文漫談》慕課等。這種通過互聯網的教和學的體驗,我覺得就很像佛教所說的高境界,千燈相照,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智慧都是一盞燈,只不過有時候有些階段燈被外界塵土蒙蔽了,我們擦亮這盞燈,點亮內心的大智慧、大光明。而且人和人之間的智慧相互碰撞,相互輝映,散發更多的光明,不會遮蔽,只會更光明,所以這是知識和知識相互輝映,智慧和智慧的相互激發。滿天星斗,讓世界無比美麗;生命蓬勃,也讓我們的內心一片光明。
第二個感想,我覺得慕課這種無障礙互聯互動教育方式,讓孩子們看見了更大的世界,其實預示著我們中國教育的壯麗前景,中國的未來在青少年,我們的孩子能走多遠,未來中國就能走多遠。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一直是人類孜孜以求探究的兩大世界。「一起看見更大的世界」公益計劃用慕課帶著我們西部的中學生探求這兩大世界。比如徐老師的《天文漫談》引領孩子們望星空、看宇宙,那是無窮大的外部世界。比如《中國詩歌藝術》,探索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這也是一個無窮大的世界。外部和內在都無窮大。我們的孩子起步早,任重道遠,如果能夠志存高遠、自強不息,一定是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兩個100年」的目標,按照這個時間表,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候,我們中國許許多多的初中生,包括鄉村的、偏遠地區的初中生,那時候就是40多歲的中年人,剛過不惑之年。他們就是我們民族復興最重要的力量,民族復興的主力。如何讓他們成為高素質的主力,這是我們在座所有的與教育有關人士,我們大家的重大命題。該怎樣藉助於現代技術,大家合力,用所有人的力量托舉起他們,讓他們越過千山萬水,越過重巒疊障,越過自然和人為設置的許多屏障,去看世界,看外部世界,去看宇宙,讓他們成為建設家鄉、建設我們自己國家的高素質人才,其實這是我們所有在座人士的重要課題。民族偉大復興的根基在教育,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正在迅速突破傳統的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壁壘,讓每一個熱愛學習的青少年得到平等學習的機會,成為明天中國的頂樑柱。我已做了31年的教師,在教師生涯快要結束的時候,還能參與如此壯麗的事業,無比榮幸、自豪!
願與在座諸君一同努力。謝謝。
推薦閱讀:
※了不起的孩子 總是知道些沒用的東西
※過目不忘是種怎樣的體驗?
※孩子,別逼媽媽來上學
※如果你一覺醒來發現自己一無所有,你可以憑藉自己曾經優秀的教育與學識經歷擺脫自己貧窮的命運么?
※面對當下的兒童市場,怎樣策劃一個好的兒童的產品?